APP下载

氢回收技术改造探讨

2020-07-01穆正德邹宝用

云南化工 2020年6期
关键词:合成氨管径尾气

穆正德,邹宝用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云南 开远 661100)

工业上氢回收装置可分为二步:第一步为尾气预处理,第二步回收尾气中的氢。我厂原造气工艺采用焦碳制气,原采用1200m3/h的氢回收装置(渗透膜回收法),提氢后的放空尾气送无动力氨回收装置作动力,进行氨回收后放空气。随着近几年焦炭价格的攀升,2012年底红磷分公司实施原料路线及合成氨装置优化改造项目完成后,合成系统的放空量随之上升。1200 m3/h氢回收装置不能有效平衡合成系统惰性气体含量,造成部分有效气体直接放空,2013年对合成氨装置氢回收处理能力进行提升改造。

1 改造情况

2013年1月28日和2013年3月13日分别对合成氨系统气体进行取样色谱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合成氨气体色谱分析结果

从表1可看出,全烧煤棒后合成循环气中惰性气体含量达到20.7%。现有氢回收装置已满负荷运行,当压缩一入半水煤气流量达37000m3/h时,氢回收装置处理气流量1400 m3/h左右,合成系统压力控制30.8MPa,合成系统仍需开塔前放空阀进行放空,造成有效气体的浪费,污染环境,只能减负荷生产。

1.1 氢回收装置计算及选型

1.1.1 合成放空气量的计算

按合成氨装置半水煤气为40000m3/h满负荷生产时计算,通过变压吸附脱碳、精炼后进合成岗位的新鲜气量约为34960 m3(标),放空气中惰性气含量为20.7%,补充气中惰性气体含量为2%计算[2]:

V放空气=V新鲜×(I新鲜/I放空)=34960×2÷20.7

=3378 m3

1.1.2 氢回收装置进出口管道的核算

1)新增一套处理能力2400 m3/h的膜分离氢回收装置。氢回收系统处理达3600 m3/h,合成系统放空至氢回收系统管径计算,按合成系统放空压力31MPa,气体流量(标准状况):3600 m3/h,气体温度 40℃计算[1]:

V1=P0V0/T0*T1/P1

=(0.101325×3600)/273.15×(273.15+40)/31

=13.5 m3/h

QV=13.5m3/h

根据HG/T 20570-95标准,氢氮混合气流速为5~10 m/s,所以取 u=10 m/s。

d2=QV/0.785u

=(13.5÷3600)/0.785×10=0.0004777

d=22mm

目前合成系统放空至氢回收系统管径为Φ35×9,管径为15mm,不能满足改造后处理气量的要求,所以要选用规格为Φ43×10,内径为25 mm高压无缝管,才满足氢回收装置提升改造后的需求。因此,气体在管内实际操作流速为:

U =QV/0.785d2

=13.5/0.785×(0.025)2×3600

=7.6m/s

氢回收系统进口管改为规格为Φ43×10的高压无缝管,气体在管内实际操作流速为u=7.6m/s,符合国家HG/T 20570-95标准,氢氮混合气流速为5~10 m/s。

2)氢回收装置氢气回收总管管径计算

氢回收装置处理能力3600m3/h,处理气中H2含量约为56%,装置氢气回收率≥92%,则氢回收装置氢气回收量为1854.72m3/h,压力设计为0.8 MPa,气体温度按40℃计算:

V1=P0V0/T0*T1/P1

=(0.101325×1854.721954.08)/273.15×(273.15+40)/0.8

=269.31m3/h

即 QV=269.31m3/h

根据HG/T 20570-95标准,氢气流速为8m/s,所以取 u=8m/s, d2=QV/0.785u

=(269.31÷3600)/(0.785×8)=0.01191

d=109mm

查无缝管规格表,选用Φ133×4.5,内径为125mm的无缝钢管,才满足氢回收装置提升改造后的需求[3]。因此,气体在管内实际操作流速为:

U=qV/0.785d2

=269.31÷{0.785×(0.125)2×3600}

=6.1m/s

经过计算,氢回收装置氢气回收总管管径规格选用Φ133×4.5的无缝管,此时管道内气体流速为6.1 m/s。符合国家HG/T 20570-95标准,氢气流速为8m/s。

1.2 方案的选择及改造流程

根据对合成系统放空气的计算,拟新增一套由两个1200m3/h的膜分离器并联组成,处理能力为2400 m3/h的氢回收装置,满足合成氨装置全烧煤棒工况的需要(改造前后工艺流程见图1、图2)。氢回收装置总处理能力3600m3/h,装置主要技术指标为:净氨后气体(原料气)氨含量≤10mg/kg,产品氢气纯度≥92%,压力≥0.8MPa,氢气回收率≥92%,尾气送无动力氨回收装置压力≥2.0MPa。

图1 改造前工艺流程图

图2 改造后工艺流程图

2 运行情况

项目改造完成后,装置运行平稳,各项性能指标都较为理想。表2为氢回收装置部份运行测定记录数据。

表2 氢回收装置运行记录数据

净氨后气体(洗氨塔出口气体)氨含量未检测出,设计要求为净氨后气体(洗氨塔出口气体)氨含量≤20mg/kg,系统操作压力控制在8.5 MPa左右;根据装置运行分析数据,氢气回收率≥96%以上,尾气经过减压后引入无动力氨回收装置,压力控制在1.6~2.0MPa,满足无动力氨回收工艺正常稳定运行。

3 经济效益

通过对氢回收装置进行提能改造,增加处理气量和回收合成放空气。按1400m3/h计,含氢56%的放空气通过膜分离回收装置后,氢回收率按92%计,每小时可回收氢气721m3,全年可节约原料煤(实物)约 3360 t。

4 结论

通过对氢回收装置进行改造,提升氢回收装置处理能力,解决了合成氨装置造气岗位全烧煤棒制气后氢气回收处理能力的匹配问题,完全回收合成系统的放空气,有效平衡合成系统惰性气体含量。

猜你喜欢

合成氨管径尾气
安徽昊源35万吨合成氨产品结构调整项目竣工环保验收
陕西黑猫8万吨/年合成氨项目将于今年建成投产
大管径水平定向钻在沿海滩涂施工难点及措施
大管径预微导纠偏防护窗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大管径大折角热水供热管道设计方案
适应更严格尾气排放的工艺选择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探究
HOLLIAS—MACS—V6系统在合成氨装置上的应用
拓扑缺陷对Armchair型小管径多壁碳纳米管输运性质的影响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