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威盆地黑山区块煤层气U型井技术研究

2020-07-01李颖涛王泉波杨国旗韩薛云

云南化工 2020年6期
关键词:段长度煤岩煤层气

李颖涛,王泉波,杨国旗,冯 洋,韩薛云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一厂,陕西 延安 716000)

1 黑山区块特征

1.1 地质特征

黑山构造位于武威盆地营盘凹陷中部,为晚古生代石炭纪煤层,埋藏深度372.77~1405.15m,面积约220km2,平均煤层总厚度13.32 m,含煤系数平均为7.21%,煤层平均含气量5 m3/t。位于太原组中部主产煤层4-1煤层,具有以下特征:埋深适中(平均949.36m),利于开采;煤层平均厚度为1.80 m,基本全区发育,煤层横向分布稳定,煤层含夹矸0~3层,夹矸厚度0~1.02 m,夹矸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含炭泥岩、粉砂质泥岩或粉砂岩,为简单-复杂煤层结构,通临井武试1井和武式2井物性剖面分析,该煤层较其他岩段,电阻率,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通过煤岩电镜扫描分析可知,该区煤岩以原生矿物为主,次生矿物发育很少,煤岩岩性致密,有微裂纹和孔洞发育,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及各项异性。

1.2 煤岩力学特征

黑山区块4-1煤层密度比较低、泊松比离散型较强、弹性模量比较大、抗张强度和抗压强度高于常规煤岩,同时具有性脆、易破碎等特点,非常有利于钻头进行破岩,表1为煤岩力学参数。

表1 煤岩力学参数表

根据上述4-1煤层力特征可知:4-1煤层厚度比较大、面积非常广、连续性比较好,同时储层煤岩机械强度较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特别有利于水平钻井;煤层顶板稳定,有利于造斜。因此,该煤层适于采用U型井开发煤层气。

2 煤层U型井主要难点分析

U型井技术,又可称为水平连通井技术,两口不同位置的水平井与水平井、水平井与定向井、水平井与直井或者定向井与定向井,连通在同一目的层,所以综合了欠平衡钻井、地质导向、两井连通等多种先进技术[1-3],另外,由于煤层具有易碎、易垮塌特点,故要求煤层井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2.1 U型井连接及贯通方式的选择

对接就是贯通两口井井下流道,通常,按照井眼轨道方式可分为3种:相交、相切和井底相切。图1为对接水平井对接方式。

图1 对接水平井对接方式

针对武威地区使用U型井开发煤层气时,两井应选择相交连接,两井相交相对于相切和井底相切来说,连接技术要求更低,经济成本也更低,而且可以达到预期的连接要求[4-6]。

2.2 水平段最优长度的确定

通过文献查阅能得到水平段单位长度采油指数JS,的计算模型,但很少考虑到压降的影响[2-6],而产量误差可描述为水平段流体的压降与油藏压降之比。本文运用采油指数这一概念来描述水平井筒中流动,考虑到压降的影响,进一步将水平井计算模型与流体摩阻的计算结合起来,推导出煤层气水平井水平段最优长度的计算模型[7]。

如图2所示为井筒和储层耦合,Pe为气藏的外边界压力,Pw(x)表示沿水平段井筒方向坐标x处的压力。

图2 油气藏和井筒的耦合

井眼中流动公式可描述为:

由质量守恒可以得到:

利用下列边界条件:

利用边界条件 qw,x=L=0和式子(1),(2)和(3)联立得:

其中产能公式:

式中:Kv,Kh分别为垂直、水平渗透率,10-3μm2;μg为气体黏度,mPa·s;β为各向异性比值,为( Kh/Kv)1/2。

式(5)为水平段最优长度计算公式。

该区块的基本数据,煤层气相对密度νg=0.5781,泄气半径Re=500 m,水平井半径rw=0.1 m,地层渗透率K=0.5×10-3μm2,垂直与水平渗透率比值 Kv/Kh=0.4763,原始地层压力 Pi=21 MPa,井底压力Pwf=19 MPa,煤层气粘度μ=0.02 uPa·s,气层厚度h=10m,体积系数Bg=4.675×10-3,表皮系数S=0。根据上述计算模型,计算得到水平段长度与产量的关系图如2。

从图2可知,当水平井段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产量随水平段长度继续增加幅度较小,再增加水平段长度,钻井成本和井下风险都会增大,因此该区最优水平长度为1000 m左右。

图2 水平段长度与产量关系图

3 结论与建议

1)武威盆地煤层是一种低密度、低渗透率的非常规储层;武威盆地煤岩密度较低,泊松比离散性强,力学性质表现为弹性模量、抗张强度及抗压强度较其它煤岩高,黑山区块应首选U型井。

2)根据黑山区块煤层特征,结合U型井不同对接方式,在满足技术要求条件下,选择经济成本低的两井相交的对接方式,并应用欠平衡钻井及地质导向等先进技术[3]。

3)对常规水平段单位长度采油指数JS,的计算模型进行改进,考虑了压降影响,结合了流体摩阻计算,推导水平段最优长度的计算模型,得到U型井主井眼水平段长度优化为1000 m。

4)煤层基脆性大、裂缝多、易破碎的特殊性质决定井壁失稳机理及其复杂,建议开展岩石力学详细实验,获取更多准确的岩石力学参数,更好的保持井壁稳定,减少煤储层的伤害及煤层坍塌危险[4]。

猜你喜欢

段长度煤岩煤层气
中俄原油管线冻土融沉对输油管道应变的影响研究
玉华矿4-2煤裂隙煤岩三轴压缩破坏机理研究
基于CT扫描的不同围压下煤岩裂隙损伤特性研究
重力热管几何结构优化的数值研究
2019年《中国煤层气》征订单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过渡段长度对混合梁桥的受力影响
基于测井响应评价煤岩结构特征
DFS-C02V煤层气井高产因素简析
基于煤岩结构的煤层含气量测井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