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

2020-07-01马永军

关键词:智力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马永军

(延安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自20世纪末,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推行,到2012年高校扩招被叫停,高校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一直维持在34.5%以上。大学生数量的剧增不仅给高校教育质量带来了诸多问题,也使大批涌入社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愈加突出。面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下的诸多不确定性增多,许多大学生在刚踏入社会便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这不仅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而且使学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沟壑日益加大。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性人才,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前高校教育值得关注的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认为,成功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绪智力。成功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智能储备,而且需要有控制情绪及处理矛盾冲突的情绪智力素养。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1998)在《情感智商》一书指出,“人的基本理论观植根于潜藏的情感能力,这种能力对人的成功非常重要”[1],“较高情绪智力素养的人能够在不良环境下调整自己的心态,且对社会支持具有较高的领悟能力”[2]。情绪智力作为一种受后天因素影响较为明显的智能储备,探寻诸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我国著名体育心理学家毛振明(2017)认为,运动是情绪智力的助燃剂,情绪智力和智商都需要培养,这叫育人[3]。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它与情绪智力培养的关系,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深入开展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1 情绪智力概念及内涵

情绪智力概念,最早源于1920年Thorndick关于“社会智力”(socialintelligence)概念的描述。在随后几十年的探索中,研究者们对于情绪智力的理解持不同观点。目前主要偏向于两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个体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移情,并且识别和使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的能力”[4],包含了“自我情感的表达与评估、他人情绪的识别与评估、情绪控制和运用情绪的能力”四个方面的维度[5]。另一种观点认为,情绪智力与智商(IQ)相类似,是一种“情商”(EQ),“是影响人应对环境需要及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关系能力的总和”[6]。但有学者指出,这一概念将动机、人格概念纳入其中是不恰当的。1997年以后,情绪智力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研究者们大多关注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结构。如卢家楣(2005)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或者说是一种操控情感的能力[7]。目前,尽管情绪智力的概念依然存在争议,但大多数研究者还是比较倾向于Mayer和Salovey的概念。1998年,Coleman进一步研究指出,情绪智力对于个体成功的意义远大于智力的作用,且能通过经验与训练得到提高[1],该研究成果引发了人们对情绪智力干预研究的广泛关注[8]。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不同运动参与者的情绪智力为对象,分层随机选取陕西部分高校1~4年级不同专业普通在校本科生240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48人,女生92人,有效回收问卷221份,回收率为92.1%。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超星发现、中国知网查询有关运动与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相关文献,了解体育运动与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借鉴。

2.2.2 量表测评法

情绪智力的测量采用Wong和Law在2002年编制的情绪智力自评问卷(WLEIS)[8]。此问卷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关注EI的本质及结构(Law,Wong,2004)。问卷共16个条目四个维度,分别为:评估自我情绪的1、5、9、13题;评估他人情绪的2、6、10、14题;控制情绪的4、8、12、16题和应用情绪的3、7、11、15题。该问卷采用了Likert5点计分法,1代表完全不适合、5代表完全适合,总分越高则表示情绪智力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6。本文按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以上)、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参与体育项目、体育锻炼年限等分类,对测试对象的情绪智力得分进行比较分析。

2.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参与者与非参与者的情绪智力

情绪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经常都会发生,积极的情绪是一个人工作和学习的助推器,促进人的发展,与之相反就会阻碍个人的发展。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人际关系网的突变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使这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波动,出现不良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学会应对或及时缓解这些情绪压力,久而久之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和职业发展。因此,在他们还未步入社会之前,提升他们自我情绪控制非常必要。表1数据显示,在情绪智力的评价自我和情绪控制维度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非经常参组并没有显著性差异(0.05)。在评价他人、应用情绪和情绪智力总分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的得分,均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这说明体育运动与学生的情绪智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0.05)。该结果提示我们,经常从事体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体育活动能够保持快乐心态,调节情绪。运动场上,不管是单人比赛还是团体比赛,运动员不仅仅是一个独立个体,他们身后有着一个强大团队的支持、包容与鼓励。运动员不仅为团队荣誉而战,也是为自己而战。因此,经常进行规律的运动,可以改善情绪,缓解不良情绪的发生。

表1 不同组别大学生情绪智力得分均值与标准差(M±SD,N=221)

注:*代表差异显著

3.2 不同运动项目参与者的情绪智力

由表2数据可得,注重团体协作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非常明显,与跑步、舞蹈、羽毛球等除竞赛环境下相比,二者的影响效果差异较为显著(0.05)。分析这一结果不难发现,集体协作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对学生的情绪智力影响意义很大。当学生在参与活动时,看似他们是在进行一场娱乐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但在活动过程中时时刻刻要求他们之间要进行协作,建立联系,这种不间断的连续性的协同刺激,在不经意间强化了他们的人际协作能力。同时,输球与赢球结果的短时频繁出现,也是在营造一种成功与失败后的情景体验过程,这种体验是一种类社会交际的过程,对于大学生日后步入社会,遇到生活中的挫败得失的认识非常有帮助。对于日常跑步、舞蹈等健身为目的的项目来说,它对参与者的相互协作要求并不高,无论是一个人或多个人都可以进行,且运动过程中的互动体验较少,因此才会出现以上结果。

表2 不同运动项目组别情绪智力得分均值与标准差(M±SD,N=87)

注:*代表差异显著

3.3 运动参与年限与情绪智力的关系

表3中显示,随着运动年限的不断增加,大学生情绪智力得分在自我评价、评价他人、应用情绪及情绪智力总分上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说明运动年限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具有明显效应。运动道路上,有失败也有成功,运动体验的日积月累在不断教育我们需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比赛的胜利,应该不骄不躁。面对运动中的不公平,我们应该保持理智,用正确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面对运动技术上的难点,应该理性分析找出原因,克服对失败的恐惧,在别人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攻破难点,掌握技术动作。长期坚持不懈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缓解身体疲劳,让身心得到放松,保持身心健康,而且能不断促进自我交际能力的提升。理实生活中,有些学生行为处事怠惰因循,不够果断,可以适当多参加以发展灵敏性与灵活性的体育活动,如足球、网球、跨栏、跳远等项目。另外,经常参加打太极拳、瑜伽等相对静态的运动活动,可以极大地改善学生遇事易冲动,暴躁不够沉着冷静的缺点。还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抑制其兴奋,培养心境,让其遇事不骄不躁。部分研究表明[9-10],体育运动在人的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缓解生活各种压力,缓解人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产生的负面情绪,使人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作用。体育运动真正能够改善人的情绪智力水平,还需要一个漫长和长期坚持的过程。

表3 不同运动年限组别情绪智力得分均值与标准差(M±SD,N=87)

注:*代表与第一项差异显著;**代表与前两项差异显著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体育运动与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关系比较密切。通过数据分析,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在问题意识、情感控制、问题处理等情绪智力的几个维度上,均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随着运动年限的增长,体育运动对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作用尤为明显。

(2)体育运动实则是一种“准社会场景”呈现。在学校教育中,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社会行为的规范教育,协作意识和集体观念等培养,是其它教育形式无法与之比拟的。体育运动的这种优势体现于,它时时刻刻在要求参与者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进行,不断地为参与者提供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的场景,而正是这种准社会规范和人际沟通,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参与者意识和价值判断,并为他们积累了大量与之相类似的“处世”经验。从这个角度讲,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够大大改善学生的情绪智力。

(3)体育运动是通过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实现情绪智力教育。体育运动具有竞赛性,想要取得胜利,参赛者就必须抛出一切杂念,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展现出自己最完美的水平,这就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当面对有一定技术难度的体育项目时,不自卑、不害怕、不气馁,要相信自己,鼓足勇气战胜它,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极限,增强自信心。失败时,要及时反思自己的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鼓励自己重拾信心,争取在下一次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有一定难度和耐力性的运动项目,不仅能增强学生身体机能的适应力,而且对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至关重要。

4.2 建议

(1)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运动参与的重视。学校应充分利用学校运动竞赛的方式进行组织、宣传与动员学生参加运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娱乐活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2)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团体在学校体育活动开展中的积极作用。学校应当鼓励和支持各类体育社团的发展和活动开展。在参加体育社团的活动中给予一定的选修学分,可以让大部分学生在体育社团中找到自己的圈子,增加体育参与的几率,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闲暇时间,也可以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

(3)注重大学生体育参与的覆盖程度,适当增加集体运动项目的开展频次。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是一项需要人、财、物、时等全方位参与其中的过程,这对一般高校来说,常常因为这些原因并不太乐意更多地开展各类体育赛事。这样一来使得大部分大学生在学校体育竞赛中仅处于“旁观者”或“局外人”的境况,学校体育活动势必难以对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产生一定影响。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各种集体类项目的广泛开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种比赛中,才能真正发挥体育运动对大多数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意义。

猜你喜欢

智力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欢乐智力谷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