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的思考与探索
2020-07-01孔维嘉邵云飞
孔维嘉,邵云飞
(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 611731)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的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1]。在过去的30年间,在与世界上其他经济体相比时,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速。由于内部与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使我国继续在未来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增长率已变得愈发不现实[2]。这些影响因素具体的来说有以下几点。首先,因为需求侧的缓慢增长,世界经济从衰退中复苏的前景依旧不甚明朗。其次,无论是国际上创新驱动的竞争压力抑或是国内供给侧结构升级的需求都日益加剧与被重视。最后,我国持续减少的人口红利与对环境、资源方面越来越严格的限制都使得改变我国发展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为适应未来的发展方式而引入一套新的评价体系变得十分有必要。而新指标及评价体系的引入并不是第一次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早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有数十项新的指标在国家层面上根据时代的需求被引入[3]。不过,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系统可以成功地全面反映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要素。
现今,已经有许多统计指标被用来量化诸如创新、技术进步和环境影响等新时代发展要素。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一种指标只能揭示某一方面的统计特征。要全面的研究国家层面的经济,单个的统计指标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理想的条件下,研究者应使用一些相对独立的指标以构建需要的指标体系[4]。而且,因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宏大的涉及了多方面的概念集合体,尝试构建一个合适的经济评价体系显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自十九大召开后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针对构建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展开了讨论与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旨在为决策者在选择合适的高质量统计指标及构建相关经济评价体系方面提供一个建设性的视野,本文将聚焦于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解析国内外一些现有评价体系构建案例。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最终为构建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提供较清晰的方向以及改进建议。
2 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2.1 高质量发展的定义
高质量发展这一词及其内涵最早在于2017年第十九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提出。目前,学术界中对这一新近提出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确切定义。由此,许多学者都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总体而言,虽然学者们在研究中根据自己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描述,但大部分学者同意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应包含以下三种特质(详见表1)。
1)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一样,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根据经济学原理,“质量”这一概念是由产品的价值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一过程而体现的[5]。用户对于质量的满意程度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因此质量这一词天生便与人们的需求存在绑定关系。从宏观层面来看,人们的需求总是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步而改变。由此,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持续增长的需求而存在的一种具有框架性、指导性和具有推动作用的概念。
在其他学者的研究中也存在着相似的观点。在文献[6]中,作者对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进行研究后,得出了高质量发展就是从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等多方面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的结论。任保平和李禹墨两位学者也指出高质量发展的中心思想就在于人民对更高层次生活的向往的满足[7]。同时,李远[8]认为高质量发展主要是基于人民需求。
2)发展质量的提升。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特征则是发展的多方面质量。有别于之前的统计指标多注重于发展的数量层面,现今高质量发展在质量方面赋予了更高的权重。在安淑新[6]的研究中,发展质量被从多个角度划分。首先在微观层面,高质量的主体通常是产品或者服务。而当视角上升到中观维度的时候,主体则是关于产业与区域的发展质量,如果以投入产出为例,那么高质量发展则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与有效的资源配置。最终在宏观层面则涉及到了国家经济的质量与效率。在这样的一个视角下,不均衡的经济发展应该被视为主要问题之一。另一些学者也发现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例如改变第三产业快速却不均衡的发展现状,有助于提升经济表现[7]。
其他一些学者也在研究中发现无论是对经济结构的优化还是对增长驱动力的转变,都证明了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发展模式的转型阶段[9]。在财政监督方面,邵军认为高质量发展应聚焦于解决例如结构失衡、资源依赖、贫富差距和环境污染等在高速发展时期造成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10]。
3)以创新作为中心驱动力。如上文所提到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伴随着经济驱动力的转型,在我国人口红利与国际上全球化红利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发展创新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任保平、李禹墨的研究表明,创新将会是经济发展最有力的推进剂[7]。其他的一些学者也认为创新的能力,包括使用先进的技术替代过时技术的过程,对国家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6,8,10]。
2.2 评价指标与统计目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统计指标是“是反映社会经济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3]。同时,这些指标也可以从统计学角度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因此,为了满足反映发展表现这一需求,指标的采用也会随着时代而变迁。就我国而言,统计指标的发展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发展进程中的统计工作,许多带有时代特征的统计指标被逐渐采用。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本文将指标的引入以时间作为维度划分成了三个阶段(详见图1)。
具体来说,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建设一个具有完备工业体系的国家。在那时几乎所有的工厂与企业都是国有的。因此,大部分被选出的统计指标都是旨在反映国内的工业建设情况,例如能源的生产与消耗量,工业总产值和其他的一些诸如人口的简单指标。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几乎在各报告中都被使用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DP),都是晚至1953年底才被采用为国家指标[3]。
自改革开放开始,我国主要的发展目标开始转向国家的现代化与经济的繁荣。在这一时期许多新指标被选中用以度量社会的发展进程,例如建筑业总产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研发投入等。同时,为了给决策者提供一个更清晰的国内经济情况,另一些例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采购经理指数(PMI)和生产价格指数(PPI)等指标同样被引入。
当新时代的钟声被敲响时,给予人民更加幸福的生活与技术进步的重要性显得更加明显。作为举措之一,在2013年,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引入了“创新指数”用来描述创新的能力。紧接着,科技进步贡献率也被加入作为描述性指标。同时,政府开始对于人民生活的质量比以往更加重视,特别是希望了解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其反馈。也由此一些指标如劳动生产率,互联网普及率被国家引用。
我国近期发展的核心目标是从工业生产导向向技术导向过渡,由此政府也同样选取了新的评价指标。从以上可以了解到,国家用来评价经济发展的统计指标以及评价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一直随着国家的统计需求与发展趋势而发生着变化。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这一划时代的理念后,问题也随之而来: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元素以及该怎么量化它们?
在“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被许多的专家学者讨论并定义后,如何使用科学的统计指标去量化此概念的重要性也随之显现。一直以来,GDP长期作为我国评价地方政府表现的主要标准[10]。虽然GDP、收入、利润等指标依旧在衡量经济运行方面十分有效[5]。但随着我国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时代,简单地照搬这些指标将会使得准确评价发展状况成为天方夜谭。因此,找到或是建立一套针对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评价体系变得非常的重要与迫切。就如十九大报告所言,高质量发展涵盖了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发展[1]。所以需要一系列复杂精巧的评价体系去分别反映这些方面的情况。不过,经济的发展在目前看依旧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因此接下来的部分会主要聚焦于经济层面的评价体系梳理。
2.3 国内外针对高质量发展经济指标的探究现状
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且被广泛接受的相关评价体系。但围绕本文在前半部分已梳理出高质量发展所包含的三个特征,不少与此相关的来自专家与学者的观点与建议还是可以被找到。下一部分将会根据这三个基本特征为读者介绍一些具体的统计指标。
1)衡量经济与人们的生活水平。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以一种数学的方式去量化人们的需求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从经济角度量化人们的生活,吕薇指出了4种可以用来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指标,包括了就业率、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以及人均公共产品的拥有量。另外,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国家产出的总量无论如何都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在为评价体系选取统计指标时,“人均”这一概念是非常重要的[11]。
张占斌在研究中发现,为了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人民的权益,“绿色发展”这一概念必须被重视[12]。学者任保平与李禹墨也持有赞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可持续”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就是不要仅仅因为当下的经济行为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而去损害未来的经济潜力。因此他们认为单位GDP能耗以及污染物排放量这样的指标应该被采用[7]。来自另一文献[13]的研究同样也支持这一种视角,其作者们认为以“低碳”的方式发展经济不仅可以提升经济发展的表现,同时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任保平和他的同事在另一研究中也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一些现有的指标诸如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或是基尼系数都可以很好地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14]。
2)量化经济发展质量。高质量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稳固的经济本身是断然不可能实现的。不过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仅仅在经济的总量上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是不够的。在新时代,经济不仅需要有着足够的效率还必须同时兼顾质量。这一部分将从微观与宏观的视角展示不同学者的观点。
微观上来看,品牌认同在国际上的流行度则是一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指标[6-7]。
而从中宏观上,有学者指出理想的经济指标应该包含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与经济的活力这两个维度[11]。更具体的看,合理性部分是为了反映不同投入要素的效率。另一方面,作者也表示为了量化经济的活力,指标体系的建立也应以两个方向作为指导。第一个是关于企业与投资,第二个则是创新。吕薇指出在具体层面可以使用多要素生产率去表示投入效率,而生意导向的指标则可采用经商便利度。而任保平他们则对如何构建指标体系展开了研究,他们强调表示高质量发展绩效应包括发展速度与经济结构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反映发展的状况,具体的指标可以从工业增加值率、企业杠杆率、有效投资率、资本利用率等指标值中选取[7]。
学者吕薇也对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认为采用诸如技术密集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与贡献率都可以较好地体现经济的质量特征[11]。持有相似观点的学者还有孟灿文,他在研究中发现为了更好地优化经济结构,政府应该对于有着新的驱动力、新的商业模式的产业给予更大的重视[15]。
3)度量创新。至于度量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影响,吕薇认为最重要的是确定创新在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因此采用像高科技产业对GDP的经济贡献率这样的指标是一个可行的选择[11]。而且正如创新在文章中被描述为在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样,任保平等建议政府应该考虑以取得一段时间内三方专利的数量对应我国高端技术的质量[7]。其他的一些学者也认为诸如技术经济转换率、R&D投资,单位GDP能耗等指标都可以较好地反映创新[16-17]。
2.4 国际上现有发展评价体系中经济的量化
虽然“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及其内涵是在我国被着重提出,不过大部分的国家通常对发展或多或少也有着相似的观点。因此,其他各国对于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对我国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2.4.1 可持续发展
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已经萌发。在那时,学术界发现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只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从质量的角度上来观察,发展与创新与结构的改变通常有着强烈的关系。而且极为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发展这种抽象的概念应该可以被数量性的指标所量化。在80年代,Barbier指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出发点在于减少贫困,换句话说,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18]。因此在这个体系中采用的指标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多是体现在数量方面。举例来说,该体系选用实际收入与成本效益的增长就可以反映经济的上行。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也发生了改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统计任务,根据联合国的定义,现今可持续发展所度量的目标方面已从80年代的10个增长为由一共232个统计指标共同量化的17个。虽然可续发展包含了三个大类(经济、社会和环境),此评价体系依旧大量采用了纯粹的经济指标,例如,附加值占GDP的比例、调整后人均净收入、调整后净积余等等。另外,在Barbier与其团队最新的研究中,为了更好地研究经济的可持续性,支付意愿这类指标也被建议加入对于社会总福利的计算[19]。
2.4.2 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是另一种在世界上被广泛采用的指标体系。它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所开发的一种旨在衡量生活质量或国家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最初这个体系中只有三项评价指标,包括寿命、教育程度以及人均GDP。一些学者指出HDI并不能很好地展示出有着不同结构国家的真实情况。因此学者们在后面的研究中为HDI加入一些新的特征作为补充。不过HDI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发展情况,因为它基本上忽视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弱化了质量因素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20]。
2.4.3 克罗地亚发展指数
此评价体系的发明是旨在提升克罗地亚经济与提高克罗地亚内战后国民社会福利。这一社会经济体系将全国分为三大区域,并且使用11个指标用以反映经济发展、结构难度、人口统计以及一个特殊评价标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特殊标准包含了雷区与边界等问题的统计[21]。在经济方面,因为战后经济的低迷,作者只选用了人均收入、失业率作为统计指标。因为大多数常用的经济指标经过计算后被发现在克罗地亚的特定环境下信度不足[21]。
总结之下,因为各个国家阶段性的发展与目标都各有不同,因此寄希望于一个“万能”的评价体系去量化所有的情况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换句话说,统计指标应该是根据国家现有目标与实际情况而选择的。相关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学者们发现在就算只在中国,不同的城市通常都有着不同资源禀赋和经济现状[22]。为了更好地全面量化由不同地区和领域组成的经济,统计目标必须被仔细地归类选择。由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指标可以说是构建评价体系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体系在选取统计指标时,都采用了数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
3 我国构建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的方法现例
上文已对选择相关统计指标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与讨论。如何使用这些指标去建立一个可实用的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便是接下来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自高质量发展在党的十九大上被提出后,一些学者已围绕此主题构建了一些评价体系的样板,旨在从不同方面量化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这里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3.1 长江三角洲生态城市评价模型
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徐丽婷和她的同事们一起基于对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群构建了一个评价模型[23]。在经济方面,不同区域的业绩主要被归入三个大类,分别是经济实力、经济潜力以及另一个被先前学者提到过的类别——经济活力[11]。研究中所用的数据都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与相关省份的年鉴。至于数据处理方面,作者采用了熵值法和TOPSIS法来赋予各指标相应的权重与贴近度,因此经济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贡献度就变得清晰了。
在这个模型中,虽然作者将经济分解成了不同的部分来获取一个更全面的视野,但是此模型在刻画经济发展方面依旧存在一些瑕疵。本模型的最终目的在于量化出经济对构建生态城市的障碍度与贡献率,重点在于研究经济与城市生态的内在关系。作为结果,其所使用的经济指标过于简单,只包含了例如GDP、第三产业占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然,这些指标只能在表面上反映经济发展的状况,至于对深层次的质量方面,这些粗略的描述性则略显不足,因为它完全忽视了一些如教育与创新的无形要素。因此,从经济的角度上,此模型缺乏可以从质量层面揭示发展状况的合适指标。
3.2 区域高质量发展模型
在对先前研究以及文献的梳理下,马茹和其团队针对质量方面设计了一种用以研究省级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24]。在研究中,作者首先对在研究中经常被混淆的两种概念进行了清晰的定义。她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是存在差别的。首先,这两个概念都指出经济的增长不应只关注于数量与规模,经济的结构、环境的成本效率等都是应该被考虑的。但是,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却是不同的。具体的说,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囊括了数量与质量要素,因此它相比经济增长质量有着一个更宽的理论范围。而经济增长的质量是对于增长率的一种补足。因此,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其实是以第一种概念作为目标。
这一模型以鲜明目的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设计理念,并以目标为导向[24]。模型中有着五种基本指标类别,分别是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状况以及对外部的开放性。同时在从年鉴中收集数据后,研究中对它们进行了无量纲化的操作使得来自不同维度的数据可以在计算中被赋予权重。
虽然在这一文献中,作者是以省为单位而不是国家层面构建模型,但它为后续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此研究不仅扫去了研究对象的迷雾,同时,最重要的是为其他学者处理来自不同维度的数据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可计算化处理角度。
4 反思与展望
在经过对文献梳理后,发现目前涉足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以及相关指标的研究在学术界较少。作为一个热点问题以及国家复兴的必由之路,毫无疑问,构建一个全面且本土化的评价体系的需求是十分紧急的。而在现有的评价体系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这一全新的发展方式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构建评价体系这一目标,决策者应尽快地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以紧密追踪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的经济质量提升以及创新驱动力。
不过,在涉及到前两项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已被广泛讨论的情况下,如何量化创新则在众多文献中往往是被忽视或是浮于表面。显然,这一主题还可以有进一步的研究的空间,比如从专利与经济或是学术成果与经济等方面进行指标探寻。在先前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都认同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同时由于创新本身具有的一些特性,往往也使得在高质量发展量化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作为无形资产,创新的成果是非常难以直接量化的,唯一可行的办法便是观察其应用的最终结果。但是,创新的应用通常具有滞后性,通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在市场中检验成果与否。这自然导致了在统计方面的一个问题,那便是当下为了反映发展水平而收集的诸如创新成果转化率一类的数据实际上反映的多年以前的状况。另一个问题在于,虽然有的创新成果在市场上并没有成功,但它可能早在创新过程中就已经改善了经济的运行质量。显然,这样的情况是无法由结果导向的统计指标所揭示的。由此,真实的创新情况很有可能被评价体系所选择的指标所扭曲,这也是在今后进一步研究中应当警醒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研究者很少以实证的方法对构建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大多数的学者都是以实验的形式选择统计指标或是直接从已有类似体系中直接引用。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者采用实证方法验证了不同指标对于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是否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作为建议,学者们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也可以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去分析,选出在度量经济质量发展方面具有较高显著性的指标。由此采用实证的方式对入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检验也是一个潜在的未来研究方向。
同时在对相关工作的梳理后,另一个主要问题也得以显现。首先,不少学者都提到现今的统计工作应该进行改进。相关研究中提到我国现有的统计系统因工作的疏忽通常存在着目标关键数据缺失、指标的混淆以及数据计算错误等问题[25-26]。而诸如此类的错误通常是由于一些统计工作者对高质量发展的粗浅认识而导致的[7]。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学者建议应对我国现有统计系统进行标准化整改,这将有助于政府与市场信息的有机互通[25]。当然这绝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在文献[7]中提到,新时代的经济评价体系必须同时兼顾长期与短期、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的统计目标。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与国外的已有体系相比,部分我国的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更倾向于照搬已有的指标体系,而不是使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亲自验证指标的显著性。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经济分析中实证的缺乏可能会造成数据科学性的欠缺[27]。另一个存在于现有评价体系的问题是它们无法在新兴产业(如创新)和传统产业上给予合适的权重。举一个例子,创新在短期内或许无法在输出方面太大的贡献,但实际上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产业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正是创新[7,14]。而在另一方面,传统的产业如制造业也并非无法对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在很多情况下,制造业依旧有着升级改革的空间,这恰恰有助于高质量的经济发展[26]。同时,一部分学者的探究也反映了我国数据统计工作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25-27]。这些问题的发现都为进一步完善构建我国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的道路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