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主导产业的产学研一体化融合问题及对策

2020-07-01王海军金姝彤

关键词:主导产业科研院所沈阳市

王海军, 金姝彤, 张 悦

(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沈阳 11087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和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1]。选择具有创新知识或互补知识产权的相关主体进行协同创新[2],并辅以金融支持,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的首要选择。

一、研究背景

沈阳是“一带一路”向东北亚、东南亚延伸的重要节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也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沈阳的经济发展对于全面实施东北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高水平建设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落实沈阳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等战略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在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东北三省的城市群体中,沈阳市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条件和配套保障措施: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教育科技资源实力较为雄厚、区域创新氛围较好;然而科技创新对主导产业链的推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缺乏行业一流领先企业、高水平科技资源偏少、创新创业中介服务机构尚不完善,已经成为沈阳市重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瓶颈。

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思路。自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哈肯奠定了协同学理论基础后,协同思想与创新理论以“产学合作”“产研合作”“产学研合作”“产学研金合作”等形式进一步融合;进一步地,国内学者以湖北省、江西省和宁波市等地为例,探讨中国背景下的产学研一体化融合问题[3-5]。由此,结合沈阳市主导产业链转型发展的重大需求,探寻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打造类似于“互联网+”的战略使能工具,充分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与其他创新要素交叉融合的优势,助力沈阳主导产业链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新旧动能的有效转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借鉴价值。

二、相关理论基础

1. 产学研一体化融合

1966年,美国学者Lincoln[6]首先进行了产学研理论的研究。1987年,Freeman[7]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主张组建区域创新系统、产业/部门创新等系统网络,通过促进新技术和组织模式的开发、引进和扩散等系统内的活动达到相互作用的效果,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理论源泉。1995年,Etzkowitz和Leydesdorff[8]提出的著名的“三重螺旋”理论,高校、产业和政府之间通过组织合作设计加强资源分享、提升创新绩效。这些研究成果构成了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我国较为完善地提出“产学研一体化多方共赢”的理论是在2016年举办的第三届全球创新创业论坛上,主办方希望打造“公司-高校-政府”之间的桥梁,以合作的形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融入了“金融”行业的支持,在不同环节、不同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的金融联系。2017年,“上海智慧能源互联网产业联盟(SEIIA)”的成功组建,标志着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协作平台雏形初步形成。此后,协同理论与创新研究理论得到了融合,并以“产学研合作”等形式来探索产业界与大学、科研院所等开展交互与合作,进而推动企业以及产业的技术进步[9]。

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存在于企业界、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四方层面[10]:其中的“产”除了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外,还应该包含来自于产业链的研发机构[11];“学”中的大学可以从合作中获得企业的经济支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创造新的学术成果;“研”指大学过于追求学术价值而导致错位[12]的科研机构和基于市场价值研发的科技成果;“融”指对产学研的金融支持或以产学研为基础的金融服务体系。然而,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更多的是指涉及多种主体的合作创新活动,基于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13],在发展过程中更加强调产学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创造主体地位;更加聚焦企业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推动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更加重视金融资本推动科学研究成果参与产品企划、产品开发、产业化等成果转化过程。

目前,产学研一体化融合领域主要探讨了“大学-产业”之间的合作方式与治理机制、合作驱动力和影响因素、知识或技术转移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加深了学术界和产业界对于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基本理论认知;同时,从企业能力(包括吸收能力、动态能力、技术能力等方面)[14-17]、资源因素[18]、体制因素[19]和环境因素[20]等方面探讨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然而,现有研究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一是产学研一体化融合主体之间合作新模式,亟需超越以前线性、静态合作交互模式,探讨产学研各方主体如何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并围绕创新的最终载体——新产品开展研发和技术协作;二是产学研主体之间合作过程中可落地、可操作、可实施的微观管理机制,特别是合作交互的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协同创新合作伙伴评价与管理机制、利益相关方的协调机制等;三是产学研一体化推动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与高端升级、产业转型的新动力。这些领域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滞后性发展将束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亟待围绕这些现实问题深入研究、寻找突破口。

2. 主导产业的界定

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更是构成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对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全行业技术创新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集中有限资本带动后向联系产业共同发展,这使他成为涉猎主导产业研究的学者,但其并没有明确给出主导产业的概念。主导产业理论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明确提出主导产业的学者是罗斯托,他指出产业部门会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发生变化,而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具有创新能力高、相对需求收入弹性高、带动能力强和持续增长率高的特点[21]。

通过检索并分析51篇相关文献后发现,学术界普遍认为主导产业具有五个典型特征,即“三高两强”(见表1):高增长性、高创新性、高发展潜力、强关联性、强比较优势。另外,与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通常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情况相比,主导产业一般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创期或成长期。

三、沈阳市主导产业链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现状

国家及沈阳市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主导产业的发展(见表2)。其中所涉猎的产业主要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智能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医药制造业、冶金建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包括电子商务、生产性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物流等)。

表1 主导产业特征及选择基准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主导产业“三高两强”特征,再结合制定和实施《沈阳市打造千亿产业链(集群)的工作计划》,在沈阳市产业结构体系中,传统优势装备制造业(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等)、以医药设备、冶金建材等为重点的高技术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与节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具有典型的主导产业特征(见表3)。

四、沈阳市主导产业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结合主导产业“三高两强”特征,再基于辽宁省“一带五基地”建设框架《方案》《沈阳市打造千亿产业链(集群)的工作计划》《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2018—2035年)》等政府文件,沈阳市产业结构体系中传统优势装备制造业(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等)、以医药设备、冶金建材等为重点的高技术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与节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具有典型的主导产业特征。

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和问卷调查方法,并辅以案例深入访谈等手段,从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金融机构三个视角探究沈阳市当前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企业而言,影响产学研一体化融合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沈阳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偏少,技术创新水平不高”(占82.14%)、“缺乏专业的技术转移管理团队”(占77.38%)、“支撑技术转移的经费较为缺乏”(占65.48%)。对于大学和科研院所而言,影响产学研一体化融合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缺乏专业的技术转移管理团队”(占54.10%)、“专利技术产业化经费支撑不足”(占47.10%)、“专利技术水平较低”(占24.70%)。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影响产学研一体化融合的主要制约因素是“金融机构潜在投机行为影响技术创新”(占51.19%)、“金融逐级授信机制影响创新主体贷款需求”(占30.95%)、“金融机构对技术创新无形资产重视不够”(占28.57%)。

表2 国家及沈阳市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

表3 沈阳市重点产业发展状况比较

综上发现,目前沈阳市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大都存在着合作层次不高、深度不够、行为短期、效率偏低等问题,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金融“两张皮”的问题十分突出。归纳起来,沈阳市主导产业链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第一,认知不够。在沈阳市企事业单位内部架构设置上,普遍缺乏专业的技术转移管理团队与专业管理人员;技术发明人员、专利管理人员或参与知识转移的人员积极性不够。第二,资源落后。比较发现,沈阳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不足,大学、科研院所专利技术水平较低,专利产业化率低;大学、科研院所及科技服务中介提供的资源内容创新水平不高,而沈阳市的金融机构普遍规模较小且呈现分散状态,难以有效支撑产业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第三,体制机制不健全。未能形成适合沈阳市实际需求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式,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的考核机制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策略不匹配;以上创新主体的技术转移或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缺乏或不完善,用于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的专项资金不足;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第四,环境不完备。长期以来,沈阳市市委市政府鼓励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协同发展的战略难以有效落实到位,或缺少有力的抓手。在科技+金融方面,沈阳市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金融机构传统贷款流程与授信机制导致融资难,缺乏健全的风险投资资本退出机制。同时,产学研一体化融合气势不够高涨,没有形成一批强有力的带头主导企业。

五、推进沈阳市主导产业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建议

基于沈阳市主导产业的产学研一体化融合问题,必须探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融合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体系,提出的对策建议要既能立足于具体问题和长远目标,又能解决创新主体协同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为此,设计多主体嵌入的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对策建议体系,见图1。

图1 促进主导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多主体对策建议体系

在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多主体对策建议体系中,核心是政府机构通过强调主要政策支持作用,围绕主导产业企业,通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融合网络促进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大学和科研院所起到技术支持作用,社会金融资本及科技服务机构起到资金和科技服务支持作用。同时,政府机构还扮演着引导作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并规范大学和科研院所、金融及科技服务机构经营理念、战略决策与组织行为,引导其支持主导企业提升技术能力和创新水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发挥政府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中的引导作用

(1) 加强政府顶层组织设计和协同

首先,建议成立沈阳市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全市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工作,建立科技、经信、发改、财政、金融等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具体措施方面,借鉴斯坦福工业园、旧金山湾区的成功经验,以沈阳浑南区双创示范基地、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沈阳-大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为突破口,探索推动沈阳区域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其次,建议设立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规划办,并赋予其清晰明确的权责:一是监督产学研一体化专项资金的使用,并为金融机构投资提供必要的担保;二是在各政府部门间担负协调职能;三是对接优势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部门,负责有关政策的执行,加速技术转移转化;四是制定激励和约束措施,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

(2) 优化产学研一体化配套支持体系建设

首先,加快培育和完善一系列服务于产学研一体化的配套支持体系建设:一是科技信息服务类配套支持体系建设,完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提高信息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二是科技创新评估与咨询类配套支持体系建设;三是产权交易类配套支持体系建设;四是专利技术转移孵化类配套支持体系建设;五是科技金融与风险投资类配套支持体系建设。

其次,以市场化、专业化的手段运作配套支持体系解决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中的不对称问题。在“科技创新”阶段,以市场需求引导企业研发创新,以区域发展引导协同创新;在“技术转移”阶段,结合沈阳市大学和科研院所知识供给与技术需求,辅以金融资本、科技服务中介等推动技术转移,实现多方共赢。

再次,完善科技成果转移的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制定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利益分配管理办法,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具体合作模式给出相应的利益分配建议方案。对涉及到共性技术的研发、扩散和转化进行引导,对参与协同创新各方的主体进行利益协调与风险补偿。

2. 强化以沈阳市优势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

对于沈阳市主导产业链中的优势企业来说,如沈鼓、沈飞、沈阳远大等,不仅要成为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还要当好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的排头兵。

首先,沈阳市优势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针对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的经费投入,并在研发、实施、成果转化等阶段加大对合作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

其次,积极探索模块化下的技术创新战略,努力打造性能稳定、结构弹性的模块化产品架构,充分利用产品架构的聚合和纽带功能,以寻找优质的合作伙伴。

最后,提升沈阳市优势企业自身的创新力、吸收力。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置内承业务部门需求和外接高校和科研院所、上承全球科技发展前沿和下接用户需求的多功能、多层次研发机构。可供借鉴的如沈阳远大集团探索的科研公司管理模式,建设功能独立的企业研发机构——沈阳远大科技园,该机构与产业公司之间是独立市场链关系而非从属关系,解决了之前产业公司因业绩制约而注重于短期能迅速收益的项目、研发与市场脱轨等问题。

3. 提升沈阳市创新供给侧的科技创新和管理能力

根据调查,影响企业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的首要制约因素就是“沈阳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偏少,技术创新水平不高”。因此,大力提高沈阳市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尤其关键。主要建议包括:第一,加大对大学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大学和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特别是要增强与沈阳市主导产业相关的学科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第二,赋予大学和科研院所独立进行知识创造的权利,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让科研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从事科研工作。推动大学和科研院所改良传统的绩效评价模式与指标体系,将服务社会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第三,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并形成具体可操作的措施,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为主导产业企业提供智力服务,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第四,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大力实施技术许可、探索试点职务性发明的专利权归属新模式等具体措施,并简化专利许可及技术转让登记手续等,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转移的政策氛围。对东北大学、沈阳化工大学等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试点工作中形成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向全市推广。

据调查,影响沈阳市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的首要制约因素就是“缺乏专业的技术转移管理团队”,即使在东北大学这样的重点高校里,具备承担技术转移全职工作、具备专业能力的技术经理人才也属凤毛麟角。因此,必须要“让专业人做专业的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独立或联合成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赋予其独立的财务和人事权利,并匹配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此外,应着力培养高校技术经纪人队伍,将科研人员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潜心进行科研和人才培养。

进一步地,要加快推进沈阳市科研院所向企业化、专业化和模块化的转轨,形成独立自主、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主体。例如,借鉴台湾工研院的模块化组织模式[34],引入模块化手段针对其科研创新系统进行重构:首先,构筑分工明确的创新体系,包括工研院焦点中心(创新项目牵引)、基础研究所(技术创新核心机构)、连结中心(提供专业化服务)。其次,工研院职能部门及其下属组织模块在本身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依托创新任务和耦合机制催生了内部模块之间的沟通协作,并开展与国际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

4. 扎实稳妥推进科技和金融的有效融合

一是鼓励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革以往经营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与体制机制,支持主导产业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研究、前沿研究以及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诸如设立独立的项目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灵活的风险管控机制、绩效评价与考核体系等。

二是大力培育有助于创新创业的多层次、多样化新型科技金融组织,诸如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地方产业基金等,在不同环节、不同领域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金融支持。

三是围绕产学研一体化合作项目的不同阶段,加强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动,鼓励金融机构围绕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展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服务创新,形成组织有力、运作高效、形式多变、机制灵活的金融服务体系。

5.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式和层次的进阶

(1) 构建多主体嵌入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生态网络

顺应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设计并实施促进系统持续优化、多方共赢的运行机制,如“资源无障碍引入和退出机制”“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机制”等,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的“生态圈”。进一步地,积极推动“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有效联动,使产业、学术界、科研、成果转化、金融、人才、政策、中介、环境、服务等方面因素融合提升,形成围绕沈阳市主导产业链“整体、和谐、同化、持续”的互为耦合促进,构建具有沈阳特质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新模式。

以建设“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为发展契机,建立健全沈阳市产学研一体化创新联盟合作运行机制,以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为纽带,推进联盟成员统筹配置资源,解决联盟经纪费短缺问题,鼓励合作承担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加强技术联合攻关。参考实体性机构的股权或话语权分配,保障有竞争力的联盟成员获得更大的权利和利益。加快建立以专利和技术标准为纽带的“专利池”合作机制和标准创新联盟合作机制,加强专利族群的模块化设计,逐步掌握重点产业技术发展的主动权。

(2) 加快建设开放式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

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引领,建设一批整合企业、高校院所创新资源的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具体建议措施包括:加快沈阳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步伐,推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软件创新中心、东北大学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依托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建设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创新平台建设运行新模式。借鉴国内外有益模式,推动沈阳金谷科技园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合作模式升级。依托沈阳市主导产业链的领军型企业或创新型骨干企业,整合产业技术链创新资源,加速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通过市场机制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促进重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与产业链协同创新力。在此基础上,搭建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建设东北科技大市场,建立市场导向的创新资源聚集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

探索推进实施“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模式。将传统的孵化过程向前后延伸,从选种开始,到育苗-成林-造林的全链条打造过程。以“招标式”校园创业大赛、创业工坊等官助民办的模式,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手段,通过“创业工坊咖啡厅”“天使投资孵化基地”“企业家融资平台”“创业者俱乐部”等形式,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投资基金,同时实现创业管理经验分享、市场推广渠道捕捉、科技前沿动态交流等,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科研院所沈阳市
关于军工科研院所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思路研究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Study on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English idioms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述评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论广东省连南县主导产业的选择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系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