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号”在前进
2020-06-30谢楠
谢楠
摘 要:微信公众号是个人或集体信息活动的展示,是信息发布、在线沟通、成果展示的平台,也是记录一个个成长故事、传递集体文化的平台,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我校少先队也有这样的一个平台,它有个响亮的名字——“高科小主人梦想号”。
关键词:红领巾 微信公众号 调查
一、打破空间界限 线上调查互动
我们的“梦想号”成立至今已有一段时间,受众群体也由起初的寥寥无几上升为有几百个忠实“小粉丝”,且趋于稳定。时代背景下,微信公众号的日趋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互联网,并呼吁大家要“高度重视网络教育”,共建“网络强国”;在《少先队改革方案》也提出要建设好“网上少先队”,构建少先队传媒体系。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改进,不拘泥于现状,为“梦想号”成就更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为此,在“梦想号”中我们推送了一份问卷调查,用心去聆听大家的声音。
1.调查内容
此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总结了2017—2018一年来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少先队活动,让队员们为自己最喜欢的活动投上宝贵的一票,第二部分则是对于“梦想号”满意度的调查。
本次问卷的设计主要从这几个角度出发,分别是:定位、风格和内容三方面,让我们能够从结果中看到不足,从而在之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2.调查方法
考虑到时效性、适应面和准确性,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由于调查单位少,代表性强,所需调查人员少,工作误差比全面调查要小。本调查通过随机抽选一部分队员参与调查,据此估计推断出整体的满意度情况。
3.调查对象
依据抽样调查中样本的随机抽取原则,本次调查对象为“一至二年级辅导员随机选取2名小红星儿童团团员,三至五年级随机选取普通队员1名、队干部2名”,以保证样本在整体中的均匀分布,减少偏向性误差,实现代表性强的目的。
4.调查结果
截止至指定时间,共收到问卷137份。在推送调查问卷后,欣喜地发现短短1小时内就有3名队员完成问卷,可见如今的“梦想号”已经成为队员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的一个“小领域”。
我们对问卷调查的整体结果也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本問卷中,有69名男生队员和68名女生队员参与,男女比例平衡,年级分布情况如下图显示:
可见,四年级的参与度高,一、二年级参与度相对较弱,结合实际分析原因,的确公众号的大力宣传阶段正是如今三四年级的年龄阶段,如今一二年级之所以参与度低,与后期的宣传力度成正比。结合这个情况,在之后维护中要做到继续宣传和推广,尤其加强“梦想号”对新生、新入队队员的普及。
队员们对“梦想号”的喜爱程度较高。问卷中显示:92.7%表示很喜欢此公众号,7.3%表示一般喜欢,0%表示不喜欢,为进一步提高队员对“梦想号”的喜爱程度,结合问题,继续对问卷进行分析。
在“你觉得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内容重要吗?”这一调查中,发现尚存9.49%的队员较关心学校少先队活动情况,且0.73%的队员表示并不关心学校少先队活动情况,可见,这些队员对于少先队带给自身的归属感、荣誉感的认知度尚有不足,增加他们对少先队集体的热爱感成为之后开展活动的重点。
48.18%的队员希望“梦想号”推送频率为每周一次,41.61%的队员希望每周推送两次以上,10.22%的队员希望在没有重大活动时,可以不推送。在“如果一天推送多条文章时,你会怎么做?”的调查中,65.69%的队员表示每条都会看,29.2%的队员表示挑一条喜欢的看。数据中得出:队员对于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既讲究一定的数量,又讲究质量。“梦想号”的推送必须保持甚至加强质量与数量的保障,增加队员们的满意度。
在针对“内容”的调查中显示:大比例队员喜欢“图文并茂式”的文章,喜欢“个性化有特色的语言”,注重“精炼的文章内容和精美的配图与照片”,这与我们的预设与一直以来形成的风格达成一致,在日后的维护中我们也将继续保持。
91.97%的队员表示当推送的文章中有视频时会点开观看,并有58.39%的队员表示较希望看到有关“少先队知识类”的视频,这给予我们灵感,多收集有趣、有意义的视频成了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希望利用这种新媒体的手段在激发队员兴趣的同时还能增加队员的知识储备量。
绝大部分队员表示乐于转发“梦想号”的推送内容,转发后的文章被点赞数较多,这些数据是对我们之前工作的肯定。结合“哪些内容更愿意转发”的调查结果,各项结果呈现均衡状态,可见队员追求推送活动的“丰富性”。结合实际情况,虽然“梦想号”各方面的推送已经做到较为均衡,初步达到“丰富性”,但尝试开发拓展新栏目,在原有“丰富性”的基础上锦上添花,是我们之后所追求的事。
94.89%的队员希望队员们参与公众号的制作,数据表明队员小主人的意识强烈,参与度高。改进“梦想号”的撰写机制,放手让队员参与制作成为“改革”的重点,需要努力创设更多的机会和平台邀请队员参与制作,让“人人都是小作家、个个都是小主人”的美好愿景开花结果。问卷也显示:超过一半的队员希望在寒暑假、双休日“梦想号”能够照常推送,结合队员的参与制作兴趣,有了以下设想:寒暑假和双休日的推送活动是否可以分工给不同的队员?一来在这个时间段队员有充分的时间设计与编撰,二来能够实现他们的参与愿望。
二、突破目前局限 及时更新改进
根据调查中呈现出的不足之处,我们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1.定位是抓手
内容的定位是公众号的主心骨,做好内容定位等于做好推广。稀缺价值的内容能引发用户分享收藏,争议性的内容会引发用户激烈参与,独一无二的内容会引发用户持续关注。我们的“梦想号”是一个传播知识、传递正能量、记录队员活动的平台,用户群体划分明确,为队员、家长和辅导员。在推送中要注意具有针对性,从而达到一个精而专的方向发展,防止杂乱无章。
2.风格上生根
(1)每条微信公众号的推送都只选用一种主题颜色,配合同色系的色彩搭配,使页面在视觉上达到和谐,具有观赏性,观赏性是促使继续阅读的基本因素。
(2)秉承“个性化有特色的语言”的初衷。这需要我们常于学生沟通,倾听队员们的声音,了解不同年级阶段层面的“喜好用语”,也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平台,跟上时代流行的脚步,与时俱进,捕捉更多的“流行用语”“网络热词”,并不断更新词库,将这些“新言、新语”整合进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中,或者以对话的形式、故事的形式、甚至诗句的形式进行排版和设计。通过“特别”的表达形式促使文章在阅读起来更方便,浏览起来更吸睛,从而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使文章更易被队员接受和喜爱。
问卷显示学生更喜欢“图文并茂式”的文章,可见图片也是很重要的一大因素。除了可以从网上去搜集一些契合主题的、富有教育价值、有童味的图片外,对日常拍摄的要求也进一步的提高。我们既可以安排一支固定的摄影团队,也可以组织摄影爱好者参与拍摄,这样,拍摄队员活动将不再是完成任务式的填空,而是一次次“美”的创作。在一个个小镜头下,我们会捕捉到了体现队风、队貌、队性、队员们的灵动风采。
3.内容上升华
增加标题、封面图片的吸引力。一个众所周知的情况:无论是主动推送的圖文,还是别人转发的图文,基本上第一眼只能看到标题。
(1)结合问卷情况,标题的吸睛程度决定着点击率,这就需要我们多讨论多思考,用颇具趣味性又不失精练的语言“抢占”13个字的标题黄金位置。封面图片往往与标题一起呈现在主要的位置,因此封面图片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既要贴合标题、也要贴近活动主题、符合学生审美。结合之前的推送时的经验,封面图片的像素其实也有一定要求:太小了会模糊不清,太大了图片会被压缩,从而扭曲变形,这些都将直接影响美观。为此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多收集一些优质图片,初步调整大小后将它们收藏进图片库,便于后续的查找与使用。
(2)除了继续推送几个“常客”栏目:学校大型活动、光荣升旗手、少先队相关知识,通知外,适当开设新栏目如队员自主制作栏。可以让感兴趣的队员成立制作小组,自主参与文章的编撰、格式的编辑、页面的美化。辅导员仅充当审稿的作用,仅在队员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从而实现队员们的自主管理,提高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学期末可以通过集体投票,民主选举出“最佳人气奖”“最佳创意奖”等。鼓励队员成立“制作小组”,合理分工,负责寒暑假、节假日中“梦想号”的推送,提升“梦想号”的辐射力、互动性。“人人都是小主人”,借以消除小部分队员的漠视性。
(3)在日常推送中尽可能多地分享队员成就、展示队员身影。自我参与度直接影响到队员的关注度、他们的转发率和朋友们的点赞数。队员成就与身影的呈现如获奖情况、参与积极性等,能满足队员们自我实现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1943年其著作《动机论》中提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包含爱与被爱,归属与领导)、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又饱含积极意义,利于塑造队员的行为品德,增添外在动力。
共同成长在这美丽的校园中,“梦想号”成为我们张江实小队员们的共同标签,每个人都心存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我们在探索中不断改进,一起朝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进!前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