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临渭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0-06-30强勇
强勇
摘 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渭南市临渭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在了解该地区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从而进一步完善阳光体育运动在该地区的实施,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目标,为渭南市体育事业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渭南市临渭区 中学生 阳光体育 开展现状
一、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1.调查研究对象:抽取渭南市临渭区范围内的3所学校的部分学生及教师领导共计520名。研究对象层次分布见表一。
2.调查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2000年到2019年CNKI学术论坛数据库的优秀论文及相关研究成果,及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等大量文献资料,为此次调查研究提供有力依据及相关信息。
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针渭南市临渭区范围内的3所学校,共发放学生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97份,有效率99.4%,其中男生259份,女生238份;教师问卷共计发放20份,有效回收20份,有效率100%。
访谈法:对所调查学校的部分体育教师进行访谈,获取并收集相关信息,为此次调查提供有力依据。
数理统计法:收集调查数据信息,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渭南市临渭区中学生对阳光体育的了解情况:“阳光体育”旨在鼓励广大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到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通过表二可以清楚地看出:在该地区学生对“阳光体育”这一新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问卷中集中体现在学生对“阳光体育”的内容以及目标这两个范畴
之中[1]。
2.渭南市临渭区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时间段及每次活动的时间: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工作一辈子”口号的影响下,此次调查有针对性地对渭南市临渭区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时间安排做了详细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3.渭南市临渭区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项目选择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渭南市临渭区中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多样化,其中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健美操,武术,跳绳以及其它类型的运动项目。其中足球,排球,武术等项目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其主要原因多数学生表示为此类项目相对其他项目缺乏趣味性,另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是学校不重视此类项目的发展,缺乏相关方面的场地、器材及教学组织活动。
4.渭南市临渭区中学学校开展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及学生参与情况:从表三可以看出:所有调查对象中,有80%的学生表示学校并不能按照教育部门规定每周开足3节体育课,其中以每周2节课所占比例最多,为48%;与此同时,在对部分教师的问卷中,我们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学校在体育方面缺乏经费投入,甚至54%的教师认为学校从来没有在体育方面投入过任何经费,那么也就不难想象此类学校为何没有成立任何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领导机构,其所占比例更是高达惊人的70%,所以也就谈不上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从而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组织机制的健全及场地设施的完善,并且顺其自然地成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障碍性因素,直接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开展。
5.影响渭南市临渭区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因素:影响渭南市临渭区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学生自身学习压力大,家长干预,场地器材不足,课间体育活动缺乏教师指导,及学生自身对体育的热情不大等。
三、结论与对策
1.结论:渭南市临渭区中学生对“阳光体育”的了解还处于初步阶段,是比较肤浅和有限的,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基础之上成为影响渭南市临渭区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2]。
渭南市临渭区中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多样化和性别特征。按照各项目所占比例,对项目选择情况作出如下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足球,田径,健美操,排球,武术等,可能与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和场地器材的局限性有关。
2.对策:加快学校体育建设步伐,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学校作为学生的直接领导和教育机构,必须足够重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且必须纠正以往教师重知识教育,忽视学生体质教育的旧观念。
以《國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线,建立长效机制,走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各主管部门应做好监督工作,促使各级各类学校加快形成阳光体育运动的七个“抓”:抓教育,要水平;抓投入,要条件;抓项目,要特色;抓联络,要合力;抓典型,鼓干劲;抓评估,要长效。
参考文献
[1]刘海元,袁国英.关于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8):10-14.
[2]黄丹彤,刘晓星,练情情.“阳光体育”能改变多少现状[J].教师博览,2007,(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