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2020-06-30常秀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渗透措施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常秀梅

摘 要:在我国文化体系中,传统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得到继承与弘扬,否则将是世界文明的巨大损失。而语文是弘扬与继承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本文主要围绕初中语文教学,就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措施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品格的完善,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树立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围绕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意义

1.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会书本上的知识外,还需要教会学生做人,也即是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品格,因为这将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基础。而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就包含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例如感恩、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有意识讲解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就能够使学生的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2.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随着国际化的交流日渐的频繁,西方的文化与思想也传入到我国,对我国国民的思想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其中腐朽的思想对我国青少年群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例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许多青少年对中国传统的节日有所排斥,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节约主义、集体主义等嗤之以鼻。若不对学生加以引导,那么他们将会在错误的思想观念中越走越远。但是,若是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接触到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俭节约的精神,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1]。

3.有助于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当前,国际化交流日渐频繁,这使得西方许多文化与思想涌入我国,对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初中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有必要承担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化经典,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更能够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传统文化渗透的主要措施分析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内容中都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例如,《背影》这篇课文就讲述了父爱,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与父亲的故事,通过父爱来引入到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让学生感恩父母,在今后做到孝顺父母,回报父母。又比如,在《过零丁洋》这首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入爱国主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述当时的社会现状,让学生对作者当时的处境有所了解,然后围绕作者的爱国事迹进行讲述,使学生们感受到文天祥的爱国情怀。

2.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渗透方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板书式教学法来进行教学,这使得课堂的气氛较为沉闷,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渗透传统文化之时,教师不能够照本宣科,而是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大多数学生对视频、图片等载体有着更加浓厚的兴趣,对视频中所呈现的内容记忆也会更加的深刻。例如,在《女娲造人》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播放相应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女娲造人的故事情节,通过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在讲述完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拓展延伸,播放一些其他的经典神话故事,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资料,然后在下堂课分享给大家。这就为学生接触中国的传统文化打好基础,通过资料的收集,有些学生分享了哪吒闹海的故事,而有的学生分享了后羿射日的故事,这些故事精彩纷呈,使得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3]。

此外,教师还可采用角色扮演法,也即是让学生去扮演文中的角色,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创作剧本,并将其表演出来。大多数初中生都有著较强的表现欲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例如,在《杨修之死》或者是《智取生辰纲》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去扮演杨修、曹操等文中的人物,那么通过参与到的表演之中,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以及《水浒传》等名著的阅读兴趣。

3.利用课外学习渗透传统文化

除了在课堂上可以渗透传统文化之外,教师还可通过课外学习来渗透。例如,学校或者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古诗歌朗诵活动,或者是利用黑板报来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组织古文学作品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到这些活动之中,他们对传统的文化也有着更深的了解,能够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使学生形成一个完善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等等。而要想更好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加强对语文教材的挖掘,挖掘文章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另外,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渗透方法,并利用课外学习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够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张艳芳.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巧妙渗透方式解读[J].名师在线,2019,(36):79-80.

[2]许雪萍.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9,(36):76.

[3]梁维林.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78-179.

猜你喜欢

渗透措施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论小学体育课程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加强中国古代经典之作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思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