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06-30黄江炜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习兴趣教学

黄江炜

摘 要:美术学科从基础教育阶段便一直存在,但相较于知识类学科而言,它的地位始终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以及新课改对美术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也意味着小学美术教学需要更加重视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基础在于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文章便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此内容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 学习兴趣

任何学科知识的学习,唯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够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小学美术教学也不例外。作为学生美育的关键学科,要想充分发挥出对学生审美情趣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效果,必备基础便在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文章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与做法,希望能够为教育同行带来一定思考。

一、重视教学导入,调动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需要从导入环节开始,而导入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教学质量,所以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对教学导入设计提高重视。在导入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师的专业优势以及结合小学生对多彩世界的好奇心心理,尝试利用丰富色彩与新奇造型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通过多媒体、小游戏以及设置悬念导入

教学[1]。

其一,利用多媒体去提升美术教学形象。教师可在导入中通过呈现多媒体课件去带领学生先感知新课内容,以更加形象化的声音、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促使其对该节课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其二,开展小游戏让学生能够感受学习快乐。比如,在讲解《太空里的植物》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展示与植物相关的画,先将未涂上颜色的一幅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猜测具体是什么植物?需要涂上什么颜色?在学生的思考之下会积极踊跃地发言,有的说这个是向日葵,应当涂上金黄色和绿色;有的说这是牡丹花,需要涂上红色……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兴趣能够得到有效调动,并且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很容易抓住学生的眼球,促使他们能够更加投入课堂学习中来。

其三,巧设悬念去激发学生好奇心。小学美术教师可在课堂教学通过对悬念的巧妙设计得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再次以《太空里的植物》作为案例,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可如此说道“同学们,你们对神奇的太空有了解吗?这节课老师将带领你们去太空看一看,那里除了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小星星以外,还有许多有趣的植物呢!”在教师的悬念引导下,小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激发,学习兴趣瞬间被调动,都在聚精会神想听一听太空里到底有哪些植物,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效自然会提高。

二、开展美术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偏小,所以会有更明显的好动性,教师则可在课堂教学适度开展更多趣味性、实践性的美术活动,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去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其一,可开展演示观察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比如,在讲解《色彩的明与暗》相关比内容是,教师可在课堂中拿出一张白纸,将其放在灯光之下,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张白纸,有没有发现明暗的变化?有谁可以让白纸出现明暗变化呢?”在学生的观察下,会发现将纸对这之后再放到灯光下,便能够观察到明显的明暗变化,而且在其中有一條对比明显的分界线[2]。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开展,不仅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促使其好奇心得到满足,而且也能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过程,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的学习兴趣。

其二,可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小学美术教学也有手工制作的内容,这些内容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非常有效,同时也是助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养成的关键途径。比如,在讲解《浮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先结合教材对浮雕的制作过程进行讲授,然后便可让学生去自己操作。首先,要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去设想自己的浮雕造型以及制作流程;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换每个人的意见,进而调整自己的想法;随后,各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浮雕制作;最后,将各个小组的浮雕作品摆在台前进行展示。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经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不仅能够感受到浮雕制作的乐趣,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意想法也会不断迸发,动手兴趣与学习兴趣也自然有所提高。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其一,可利用谜语创设疑问式教学情境。比如,在讲解与“写生”相关的知识时,倘若教师采取常规教学方式,大多数小学生一定会觉得非常枯燥。倘若教师采取猜谜语的教学方式,便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在猜谜、解谜的过程中去进行知识探究。具体来讲,教师可先用深色衬布将实物盖住,让学生用手去摸一摸,然后将自己所摸到的形状画下来。此时学生对衬布下的物体有极大好奇心,所以在摸的时候会非常用心,无形中便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然后教师可将衬布揭开,学生便能观察到更多触摸无法感知的细节,通过对比以及教师对写生画法的讲解,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在聚精会神听讲过后,画出一幅幅生动的作品[3]。

其二,可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情境的创设。小学美术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去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比如在讲解《图文并茂》相关内容时,便可通过多媒体去呈现出几张漫画,让学生通过观看漫画的内容去尝试填写漫画中人物对话的空白处,从而保证这几张漫画能够有一个连贯的故事情节,此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去设计出一个个不一样的故事情节。通过这一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师让学生去思考:如果漫画缺少文字,图文无法结合,将很难让读者看懂。如此看来,在现代教育手段的教学情境创设中,学生对美术知识会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孩子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尤其是对多姿多彩的美术更能感受到新鲜感。所以,为了让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强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丰富性、新颖性,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其美术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

参考文献

[1]范祝君.例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7(08):136-137.

[2]韩翠翠.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4(24):152.

[3]王世军.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4(08):133.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学习兴趣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