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几点认识

2020-06-30赵金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认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赵金坛

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逐渐由传统的传输式教学转变为更积极主动的“团队协作、研究探讨”的合作式教学,给学生构建出更愉快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合作,在面对一些疑难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请教的方式进行彼此的交流,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更多,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认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合作探讨中学习,给学生构建出更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能够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大胆地发表意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精密结合的课程,在教学中有较多实践部分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对于动手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信,使学生不断进步。

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是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间的相互竞争,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探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三、合理的分组,让学生取长补短

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合理的分组对合作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以往对学生的简单“划片”分组无法体现出合作学习应有的效果。在小组的分配上,要确保每个小組内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确保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进行帮助,以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更要确保每一个小组之间不能有太大的差异,导致小组之间无法做到“公平竞争”。在小组内角色分配上,要让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组长,让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做发言人,确保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更加高效。因此,充分的了解学生,合理的分组,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当和学生融为一体,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不仅能够确保对学生进行小组分配的时候能够更为合理,还能够进一步带动师生间和谐关系的相处,间接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提出有效的合作任务,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对于合作任务问题的提出,老师应当提出切合小组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共同合作去进行探讨、解决。因为过于简单问题,学生个人就能够解决,小组合作也就没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难度过高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也很难解决,体现不出合作探究的效果。在合作探究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没有固定答案或条件不完善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发挥自过于枯燥、乏味、抽象的知识不但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要对合作任务进行设计,变静为动,变无趣为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体验虚席的乐趣。

五、兼顾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

在教学当中,学生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也正是通过让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去帮助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如果合作学习不能起到实效,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就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逐渐失去自信,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初中数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应当给予更多的帮助,可以对让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通过长期的训练与培养,让这些学生的个人能力能够得到相应提高,同时借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对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及信心,让他们更愿意积极参与到合作小组中去,使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运行。

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补性,培养学生向他人虚心学习的习惯,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增强团队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加强小组间的凝聚力,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别人,懂得用欣赏其他同学的闪光点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退。对于问题选择,要切合小组实际,让小组成员通过团队协作,共同解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学生是课堂的主题,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学生是被动的被老师拉着前进,这样,不但老师觉得教学吃力,学生的也会对老师过度依赖,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进行思考,习惯了老师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维,已经忘了怎么独立思考。同时对于初中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单纯地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袋里,不但很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学生实际运用时更无法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大大打击他们学习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热情,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下,老师应当转变自己的身份,变以往的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所获得知识,不但能够在实际运用时更加得心应手,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带动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之间通力合作去进行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具有强大的能量,让学生提高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的乐趣,相互取长补短,培养团队精神,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更是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的教学新理念,让初中数学教学更科学、更有效。

猜你喜欢

认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