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例谈

2020-06-30何翠玲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教学

何翠玲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是教学发展的大趋势。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的强大的交互性能使教学过程变得情景交融,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和生动。适当和适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能起到很好地辅助作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 课堂教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是教学发展的大趋势。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的强大的交互性能使教学过程变得情景交融,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和生动。适当和适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能起到很好地辅助作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使学习变抽象为具体

语文课中有些内容的学习,如果单纯地由师生进行文本的阅读,在感知和理解上学生是有很大困难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要体会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对于生活在内地的农村孩子来说,讓他们通过品读文字来体会西沙群岛的海水的五光十色、各种各样的珊瑚等是十分困难的。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通过播放有关西沙群岛的视频和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课件,一下子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对西沙群岛的认知也就更加深刻。可见,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

知识。

又如《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如果单纯地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这些怪石的有趣,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是很难把这些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那些没到过黄山的孩子,可能把这些怪石想象成生活中或影视中看到的桃子、猴子、仙人的样子。如果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把这些黄山奇石用PPT课件展示出来,绚丽的画面不仅能刺激学生直观的视觉感知,让学生对“怪石的有趣”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无形。

二、运用信息技术训练思维,让学习变枯燥为有趣

在《曹冲称象》一课中,重点是要理解第四自然段曹冲称象的办法的实用与巧妙。教学时,可先请学生自己读这一自然段,理清曹冲称象的过程,看看每一步都是怎么做的,读明白的同学在书上画出曹冲称象的办法。然后再用课件把曹冲称象过程用动画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曹冲称象的过程与方法。最后用课件出示:“赶象上船”“在船舷上做记号”“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称石头的重量”,引导学生讨论:“曹冲称象的办法为什么好?”直观形象的动画,既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了语言文字,理清了曹冲称象的过程,又培养了他们严谨的逻辑思维,让学习变枯燥为有趣。

再如《乌鸦喝水》一课中写到“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水不多”和“瓶口又小”在脑海里是模糊的,理解起来就非常困难。如果单纯地引导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课文,来引导体会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严谨准确,那过程是相当枯燥,而且效率也是低下的。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孩子们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水“不多”、瓶口又“小”。继续播放动画,“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这时引导孩子们明白为什么乌鸦要选择“小石子”和理解“渐渐”一词的意思,就变得容易多了。可见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孩子们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理解课文能给予很好的帮助,让学习过程变得有趣起来。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语感,使朗读变困难为容易

训练语感的关键在于领悟作者的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人物,理解课文内容的深层意蕴,从而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如《桥》一课,作者为我们刻画了在洪水来临时,一位老支书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对于咆哮的山洪,六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多少感性认识,这时如果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播放洪水肆虐的画面,一下子就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然后通过课件的示范朗读,自然而然就调动了学生情感,指导学生朗读就容易多了,学生的语感也就自然形成了。

再如《秋天的雨》一课,要指导学生朗读好第二自然段,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先静态展示黄色的银杏叶、红色的枫树叶、金色的田野等,通过拉近、推远、放大、组合等方式,让学生直观体会秋天颜色的五彩缤纷。接着再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扇哪扇哪”“频频点头”“飘哇飘哇”“你挤我碰”等动态的美景。然后播放舒缓的音乐烘托气氛 ,带着学生美美地读这一自然段,学生的情绪得以调动,头脑中就能自然而然地浮现出秋天那五彩缤纷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外,也能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语文。如鼓励学生运用因特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QQ、微信实时解答学生的疑难,利用“学乐”云平台布置与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等等。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必将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