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

2020-06-30王瑞波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王瑞波

关键词:初中地理;数学设计;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1009-010X(2020)14-0048-03

新课改以来,伴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为了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要重视问题式教学。因此笔者尝试以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二课时)”为例,探索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的问题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互相影响;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笔者将教学目标进一步分解,确定了如下几点:

1.根据材料并读图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

2.结合教材归纳整理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3.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提升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问题式教学设计问题是基础,也是问题式课堂教学的关键。作为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设计问题,设计怎样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达到运用知识、掌握知识、提升素养的目的。因此,在此学习目标的引领下,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梳理,确定本节课学生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水土流失是一种怎样的地理现象?它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在这一核心问题统领下,教师创设了包含不同层次问题的问题链展开教学活动。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笔者展示黄土高原图片,引导学生观看黄土高原的现状,然而历史上的黄土高原并不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景观,教师展示北魏时期《水经注》中记载的当时的黄土高原面貌(文字略)。

笔者提出问题:黄土高原是怎样从历史上的高森林覆盖率、风景优美的地区,演变成现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面貌状态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黄土高原现状图片,再观看历史上黄土高原面貌的介绍,形成强烈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活动探究  解决问题

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笔者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梳理,确定本节课学生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水土流失是一种怎样的地理现象?它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在这一核心问题统领下,教师创设了包含不同层次问题的问题链展开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分小组探究问题链一,时间三分钟。

问题链一:1.阅读图6.34“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说一说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数量多少存在怎样的关系?2.阅读图6.34“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判断其中的相同条件都包括哪些条件呢?推测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还会发生这样的水土流失吗?由此总结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教材29页活动题1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分析得出结论,但是这只是导致水土流失的其中一个因素,所以设计了问题2,让学生读图6.34的图名,判断其中的相同条件有哪些,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分析地表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分析得出导致水土流失的四个因素分别是植被、土质、坡度、降水强度,在这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旦满足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坡度大、降水强度大这几个条件就易发生水土流失。随后展示“黄土高原景观图”“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延安的多年平均与各月平均降水量图”,让学生分析得出黄土高原同时具备这四个条件,所以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学生明白了水土流失的本质后,教师就可以从“教知识”向“教思想方法”转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土流失这种现象的知识迁移,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探究活动二:独立探究。

问题链二:1.分析说出在上述植被、土质、坡度和降水四个自然因素中哪一种因素是最容易受人类影响的?2.阅读教材图6.32,找出引起植被稀疏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黄土高原也不例外,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水土流失这种地理现象就是在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探究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从问题链三、四、五中选取其中的一个问题链进行探究,时间三分钟。

问题链三:1.水带走了什么?2.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3.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4.这样会对耕地造成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9页活动第1题和第3题图文资料,并展示雨水携带泥沙汇入黄河的视频资料,学生可以观察到表层的泥沙因为雨水的冲刷加上重力的作用,流向河道。学生回答该问题链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每一问都是下一问的答案,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该问题链是为了让学生讨论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之一——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问题链四:1.水和土流向哪里?2.该河下游流经哪个地形区?3.流经该处河流流速会如何变化?4.泥沙会如何变化?形成什么自然现象?

设计意图:展示“黄河干流图”,“开封地上河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泥沙和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汇入黄河河道,这些泥沙在黄河流经华北平原时,因地势低平,流速下降,因重力的作用在河道沉积下来,河床就会抬高,水库的蓄水量减少,容易淤塞河道加重洪涝灾害。该问题链旨在引导学生从动态的角度讨论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之二——淤塞下游河床、水库,不利于防洪和河道整治。

问题链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或者观看教材28页图6.33“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讓学生不仅直观地看到水土流失对村庄和耕地的破坏,而且能够从思维方式上思考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该问题链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之三——破坏了农田和村庄。

问题链三、四、五引导学生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讨论了水土流失的危害,达成“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和“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提升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这一目标。

探究活动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时间三分钟。

问题链六:

第一组——认真阅读课本30页“活动”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1题说一说打坝淤地是怎样起到水土保持作用的?打坝淤地对黄土高原的人们来说解决了哪些问题?

第二组——阅读图6.28林草护坡示意图,图中浑浊的泥流经过林草带之后水量和泥沙的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林草护坡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护林草坡在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国提出了一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设计意图: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阻碍了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必须针对水土流失采取措施,所以引导学生阅读活动30~31页图文资料,重点了解打坝淤地这项工程措施和建设护坡林草带这项生物措施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

问题链六的设计旨在完成“结合教材归纳整理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和“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提升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这一目标。

二、本教学设计的特点

第一,围绕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的意义。这节课的核心问题是:水土流失是一种怎样的地理现象?它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笔者以该核心问题为主线,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具有一定关联性的问题链,这些问题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助于教师引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突显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关注和培养。

第二,为了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设计问题时考虑不同层次问题的问题链,注重地理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明确问题情境中的“行为动词”“关键问题”,突出问题情境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形成过程。

第三,注重学生对自然地理原理的理解和把握,水土流失是一种地理现象,这一地理现象是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采取问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渗透地理学习的思维方法,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和提升,也可将习得的地理现象的形成机理迁移应用到其它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中。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