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重”须斟酌 循道识斯真

2020-06-30胡小望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套路命题试题

胡小望

2020年的高考復习备考,对身处其中的人们而言,是一次非常态的学习经历,也是一场面对学业和心理的巨大挑战。一方面,疫情带来的居家学习和高考延时,打乱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学习氛围和学习节奏;另一方面,高考考试大纲的取消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正式出台,意味着高考的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载体均已发生巨大变化,成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而语文学科,由于高考命题对核心价值和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的不断强化,高考试卷从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转向考查素养的特点也日益彰显。面对这样非常态的学习和非常态的高考,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以加时训练为手段,以模板解题为策略的复习方式,顺应目前高考的重大变化,反思和调整当下教与学中的“轻”与“重”失衡的状态。

一是阅读训练重读题而轻读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是语文高考复习的重要内容,解读这类问题,我们的教学中却常常读题为主,读文为辅,依据题目看原文,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言语形式的审视,导致出现见题不见文,题文不对路的现象。对于任何体裁的文本,阅读理解的关键是阅读。命题是基于文本,解题必然应该走进文本。近几年来高考命题对教学的导向功能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强化文本意识,对套路化教学模式的反拨。即通过文本情境的呈现,综合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如2019年全国Ⅲ卷第1小题的选项为“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原文为“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去了自身的灵魂”“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题中的“风格”与文中的“灵魂”和“本真”有着明显不同,前者为外在形式,后者为内在的本质特征,作为论述类文本的阅读理解,显然要把握原文脉络和句间逻辑关系。此类题目,如果只看题目而忽略对文本的细读和理解,显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是解题方式重套路而轻思路。高考试题因能力层级和考查类型不同而出现不同题型,相同类型的试题一般也会有一些相应的解题思路。这些解题思路常常因为文本的篇性特点不同而有所变化,因而不能固化为套路和模式,更不能奉为圭臬和万能宝典。同样指向的题目,命题形式可以多样变化。近年来高考阅读题往往是依文命题,聚焦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答题也必须着眼学科核心素养,运用学科知识和关键能力确定思维方向,解决问题,而不能拘泥于模板和套路。如2019年高考全国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8小题: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按照传统题型分类,这是一道“人物分析”题,可以套上一般描写人物的诸多方法。然而,这道题表面上是考查人物描写方法,由于题干嵌入相关引语,试题指向包含了对“中国脊梁”内涵与文本中人物形象特质的对应思考,命题人显然扩大了试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答题既需要概括人物特点,又要分析表现手法,这样的题目,没有固定模式,自然也就没有套路可依。

三是写作准备重素材而轻思考。写作本质上是一个人学识见识和智慧的体现,但在备考中,教师强调积累素材,学生热衷于记诵素材。一旦走上考场,要么桥归桥路归路,啥也用不上;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随处胡乱用。这也就出现大量学生作文,没有高远的境界,缺乏深刻的认识,千篇一律讲故事,就事论事谈认识的现象。深圳著名特级教师胡立根老师说,写作首先是一种价值发现,“任何作者的‘写作之炊,都要自己备‘米,甚至不是去‘买米,去‘找米,而要自己‘产米”。这“米”便是写作者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各种现象建立起来的自己的基本认识,而不是简单地记素材、掉书袋。人们常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从“他山之石”到成为“玉”,不仅要搬运,更要用功力去“攻”。高考写作,没有对社会人生和自然深度的思考和审辨,不能站在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去思考社会生活,直面时代放眼未来,不去从“小我”走向“大我”,也就难以以大气之势在考场上展现上佳之作。

四是在写作表达上重形式而轻内容。语言拼凑、内容嫁接在考场作文中依然屡见不鲜,一些文章的语言时而诙谐风趣,时而严肃冷峻;时而流光溢彩,时而鄙俗不堪,这种拼盘式的作文,显然是没有自我思考的表达。一般而言,考生在表情达意的基础上装饰语言、求新求异本无可厚非,但文章毕竟是为表达思想、书写真情而作。言为心声,个性表达,不忸怩作态,不装腔作势,不以辞害意,当是考场作文的正道。尤其是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如温儒敏先生所言,“往理性靠拢,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已成为共识,如果罔顾内容、不讲逻辑,将词不达意、空洞无物的抒情,不痛不痒的排比,随意拼凑的语句,五花八门的写作形式作为提分秘诀,不仅不会博得阅卷者的青睐,反而会成为减分的依据。

出现上述“轻”与“重”失衡状态,与我们日常教与学的惯性思维和套路模式不无关系;但从根本上看,是我们对近年来高考作为国家“立德树人”重要载体的功能,对引领高考命题的“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评价理念,对贯穿高考命题的“一核、四层、四翼”这一评价模式,对语文学科的“三个凸显”命题追求,即:重视语文知识、常识、见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凸显“家国情怀”,促进全面发展;强化选材、写作、信息处理等关键能力的提升,凸显“实践应用”;运用“三个结合”(命题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命题设置与生活现实相结合;作答要求与人生体验相结合)对接课程标准,聚焦学科素养,凸显“情境创设”等变化在思想上缺乏深刻认识和深度体悟,在行动上未能调整方略,精准施策。因此,在后阶段复习中,我们有必要全面了解高考改革背景和命题方向,认真学习和领悟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研读教育部考试中心《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张开《中国考试》2019.12)和2020年《高考试题分析》(语文分册),把握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基本思路和题型变化,明确备考方向,更新教学理念,把握命题变化,调整备考策略。

从关注试题到关注文本。考试解题,对于各类文本阅读题而言,准确把握文本才是关键。不同的文本,体式不同、风格迥异,但内容的建构都有一定的逻辑关联。读懂是阅读理解的根本,答题必须立足文本,依托文本,关注文体特点和篇性特点,注重对文本内在逻辑关系作精准化理解。逻辑是考试的基本诉求,所有的考题都诉诸分析。阅读问题的解决,基本指向是提升理解力,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概括整合信息,分析鉴赏和评价。因此阅读题的解题指导,不能止于习题或试题答案的评讲,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努力打通文本,建构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方式,突破文本理解的各种障碍,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试题,在答题中深度理解文本。

从记忆套路到明确思路。近年来高考语文通过创设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有效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凸显了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有效实现了对套路化、模板化教学的反拨。因此,在后期复习中,需要摈弃套路,明确思路。一是精研试题,研究近几年高考真题的命题指向和命题方式,探寻解题的思维方向;二是精选试题,依据学情和高考特点,以考查能力层级类化真题和高品质各地模拟题,如将习惯性标志的作用题、形象题、图文转换题类化为理解题、分析题、鉴赏题、探究题等,明确答题思维路徑;三是精讲试题,试题讲评不能只对答案,只看分数,更需要从答卷中发现知识能力素养的空缺点和提升点,在纠错过程中,寻找到优化答案的方法策略,并在题干的审读、组织答案的规范性、措辞的精准度、分点的逻辑性等方面,加强指导和训练。

从积累素材到盘活资源。文章写作需要积累素材,丰富体验,但关键是对这些素材要有自我的认识、思考、判断和辨析。积累素材不是为了堆砌,而是要通过思维加工让“素材”和“体验”活起来,化为自我思想的源头活水。高考写作能力的提升,首先是思想境界的提升。有了大格局、大境界、大情怀,就会胸中有乾坤,笔底起风雷。其次是思维能力的提升,要清点自己的积累,让自己的“装备”能够彼此关联、融会贯通,通过同类比较、异类关联、多维辨析、深度追问等方式,使文章丰满、深刻、圆融。再次是思路方法的提升,考前大量的写作训练,不是为了撞题,而是通过训练提升写作的技能和思维的方法。要学会对不同专题、不同类型的写作内容的融通和写作视角的转换,将日常写作的成果转化为考场上的战斗力。

从固化格式到灵性表达。相较于日常写作,高考作文虽然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优秀的考场作文,无不展现出思想的深刻和思路的畅达、思维的灵动和思辨的严密。考场作文追求固化架构,迷恋某种体式,不仅是对思想的伤害,也是对文章的亵渎。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一篇文章也是个体思想的独特表达。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情境性、交际性、思辨性和开放性特点,对考生即时审题、立意、架构、表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考写作,需要在注重审题要素的基础上,强化对文章思路的训练,追求文章表达思路的严谨性、流畅性、规范性和灵动性,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多时空分析问题、辨析观点,防止有形无实的伪层次、有人无我的空分析、有例无析的假论辩。在此基础上,适度借助反复、呼应、擒纵、隐喻、典故、引用等手段以强化和突显自己的思想和才情当然也会让文章添彩增色。总之,备考训练要重技,更要重道。“道进乎技矣”,是古人的心得,也是我们学习备考的孜孜追求。

猜你喜欢

套路命题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Airbnb上的套路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不设套路,只为初心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眼下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