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有什么表现
2020-06-30刘金星
刘金星
脊柱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比较容易受伤的地方,外伤、不正确的姿势等都会导致脊柱损伤。如不少人跑步时身体会向一侧倾斜,并且含胸弓背,时间一久就会引起脊柱损伤。脊柱损伤可能导致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甚至造成终生残废或危及生命。
合并脊髓伤时更严重
脊柱损伤的临床表现可因受损部位、程度、患者体质等有所不同。临床按受损部位不同,将脊柱损伤分为腰椎损伤、胸椎损伤、颈椎损伤、骶尾椎损伤等类型。腰椎部分的脊柱损伤患者,可表现为便秘、腹泻、腰痛、腰发酸等症状;胸椎段的脊柱损伤,患者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包括胸闷、胸痛、肩部和手臂麻木等情况。但整体而言,脊柱损伤会出现以下症状:
1.脊柱骨折
有严重外伤史,如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或肩背部、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等。患者损伤区域会出现淤血、疼痛、畸形,以及无法自由活动。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2.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脊柱损伤合并脊髓伤时预后差,甚至造成终生残废或危及生命。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也会受到损害。如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本体觉减弱或消失;运动障碍,处于脊髓休克期时,脊髓损伤节段以下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休克期过后,若是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和踝阵挛及病理反射。其括约肌功能障碍,在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尿潴留,系膀胱逼尿肌麻痹形成无张力性膀胱所致;休克期过后,若脊髓损伤在骶髓平面以上,可形成自动反射膀胱,残余尿少于100ml,但不能随意排尿;若脊髓损伤平面在圆锥部骶髓或骶神经根损伤,则出现尿失禁,膀胱的排空需通过增加腹压(用手挤压腹部)或用导尿管来排空尿液。大便也同样出现便秘和失禁。
总之,脊柱损伤是各种外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正确的治疗、护理脊柱损伤,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若是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损伤。生活中若遇到脊柱损伤的患者,我们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患者,这样会挤压、牵拉患者的损伤部位。正确的做法是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专业医生的时候,需帮患者清理口腔的分泌物,让患者的呼吸保持顺畅。
改掉损害脊柱的坏习惯
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良姿勢都会对脊柱造成损害,甚至导致脊柱骨骼出现变形、老化等情况,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包括:
1.经常蹲着。这会让脊柱、膝关节负重增大,时间久了就会使得脊柱劳损,容易出现各种关节性的疾病。
2.经常躺在比较软的沙发、床上看手机、睡觉。这类习惯会危害到我们的腰椎、颈椎,而这两者是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半卧时,腰椎因为支撑不足,腰部本身的弧度就会被迫发生改变,容易出现肌肉劳损、脊柱侧弯等情况,甚至最后演变为脊柱损伤、颈椎病。
3.平时经常跷二郎腿。跷二郎腿时易弯腰驼背,导致背部肌肉疲劳、酸痛,甚至造成脊椎扭曲或侧弯。
除此之外,不恰当的锻炼,一样会对脊柱造成伤害。
总之,脊柱是身体的支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一旦脊柱受到损伤,日常活动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避免久蹲、跷二郎腿等不良习惯,以此预防脊柱损伤。体育锻炼的时候,还要注意锻炼的科学性。平时活动的时候,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脊柱承受过重的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