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校学生对“网上教学”认可度的调查
2020-06-30葛威周琳莫倩苏曼李哲
葛威 周琳 莫倩 苏曼 李哲
【摘要】我国的网络教育和网络课堂始于1994年实施的“中国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现已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知识必不可少的平台,特别是在今年疫情肆虐背景下,表现的更加突出。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增加网络课堂,不仅可以使高校教育工作更加生动、灵活,还有利于课堂教育质量及效率双向提升。本文以辽宁省高校学生为样本,就大学生“网络课堂”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交叉列联法、频数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方差齐检验的分析方式对数据的来源、高校学生对于网络课堂的了解程度、偏好程度以及未来网络课堂发展的建议等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其对于网络课堂使用情况及态度,进而发掘在网络课堂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网络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并据此分析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关键词】辽宁省;高校学生;网上教学;统计调查
一、调研背景与意义
网络课堂是基于互联网络的远程在线互动培训课堂。一般系统采用音视频传输以及数据协同等网络传输技术,模拟真实课堂环境,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有效地培训环境。其标准使用状况是:学员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安装网络课堂客户端软件或直接使用浏览器,再使用由网络课堂管理者提供的学员账号登陆客户端,即可参加由培训学校提供的在线培训课程。
网络课堂作为传统教育的一种有益的補充,不仅具备丰富的培训资讯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其信息发布范围广泛,内容更新时效高,还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最大的便利,不必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完全符合了现代人的求学需求。
二、调查方案设计及实施
(一)主要调查方法
结合调研对象的实际,主要结合网上问卷的形式。同时,小组成员还利用业余时间深入辽宁省内各高校,结合实地观察法和深层访谈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共历时三个多月,完成了相关调研工作。
(二)问卷设计及发放
本次问卷调查的设计遵循目的性、逻辑性、通俗性和便于处理性的原则,参考了同类问卷的结构、内容,并吸纳了老师和同学们建议,通过预调查及反复推敲修改的基础上形成的。该问卷分别从学生基本信息情况,对于网上课堂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于网上课堂推广的看法展开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于网上课堂的认知情况、对其推广后的使用态度和网上课堂带来的影响。本次调查对象是辽宁省内大学生,主要以锦州、沈阳和大连的高校为主,因问卷分发主要在锦州,锦州高校学生占比例最大。具体如下:
本次调查计划回收860份问卷,网络发放问卷后,由于回收量无法准确控制,实际回收875份问卷。实际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有效问卷为875份,实际回收百分比与计划百分比上下浮动在2%以内,变化不明显,实际回收量为本次样本量,即:有效回收率为100%。
三、调查实施与控制
(一)调查信度与效度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折半法进行信度评价,通过SPSS软件,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克隆巴赫Alpha值为0.706,根据信度的判别标准,属于可信范围,表明问卷的设计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信度。低效度的问卷往往无法达到测量目的。所以对效度的评价十分重要。
利用SPSS计算得出KMO值=0.542>0.5,sig=0.000<0.001,如表2所示。说明此问卷调查效度较好。
(三)样本分析
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大学生对“网上教学”的关注度
在本次调查的人群中,男女比例为44.57:55.43,性别分布较为合理。因此,本次对于网上课堂认知情况的调查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及可靠性。通过调查对象对网上课堂教学的感兴趣程度的数据分析,发现对网上课堂教学感兴趣的占比为79.88%,说明大学生对于“网上课堂教学”关注度比较高。
2.大学生对“网上教学”实施形式的认可度
82.2%的被调查者认为网上课堂教学已得到较广泛的推行,其中,54.4%的被调查者更认可网上课堂教学和线下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只有17.8%的人认为网上课堂并没有广泛应用。可见,“网上教学”在辽宁的大学生中已经得到较广泛的认可。
3.大学生对“网上教学”课程性质的认可度
本次调查了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通识核心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等多类性质不同的课程。其中46.06%学生认为网上课堂主要是讲授专业选修课,其次是通识核心课有35.43%,专业核心课占23.43%。说明学生对网上课堂讲授课程比较了解。
4.大学生对“网上教学”网上课程资源及互动形式的认可度
17.2%的受访学生认为课程文档(含:多媒体课件)能带来的帮助最大,认可在线作业的占比16.3%,此外是占比12.1%的案例分析,以及占比11.1的论坛和11.2在线测试。而技术支持、课堂大纲等,因学生对他们的了解少所以认为这些学习活动发展小。在互动形式方面,31.8%的受访学生更认可“教师在线答疑”,说明在线答疑对学生的学习帮助最大。
5.大学生对“网上教学”效果的认可度
17.4%的受访者的认为网络学习能力、操作水平不高是“网上教学”最大的影响是,这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再有,认为学习资源不够丰富,多以文本形式出现,比较枯燥乏味,影响学习兴趣占比16.0%位居第二。此外,还有15.2%的受访者觉得工作、生活占用的时间多、压力大也不容忽视。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
综合前述分析可知,不同性别对网上课堂的认知没有显著影响;因各高校所在地域不同,各自的教学设计与管理也各不相同,使不同地区高校学生对网上课堂的认知具有差异;高校学子更倾向于课堂讲授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认为课堂讲授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兼顾了双方的优势,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调查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对网上课堂的推广使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高校应采取适合本校学生的节奏,逐步进行网上课堂的普及
高校学子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和其使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尽快适应网上课堂的形式。并且要把握好节奏,将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首位。还要不断完善网上课堂的相关配套设施,以及及时更新网上学习的新知识。要做到与时俱进,与学生学习的节奏相匹配,并做到将课程内容、在线作业、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等相结合。
2.采取課堂讲授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在考虑到各大高校自身教学需求的同时,要相应国家对于教学计划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线下进行课堂讲授,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线上进行网络教学,讲授基础知识,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及课后的知识点总结。通过多样式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自觉性,做到快乐教学、快乐学习。
3.加强宣传,促进网上课堂的推广
制作网上课堂宣传片。学生对于网上课堂的认知存在缺陷,除了与网上课堂宣传力度不够,还和各大高校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有关。制作网上课堂宣传片,能有效的促进网上课堂的实施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玉琼,周丽金,魏海洋,尹勤.高校大学生网络课堂使用现状及满意度分析[J].大学教育,2020(1):192-194.
[2]王国巍.疫情间上网课[N].中华读书报,2020-03-18(5).
[3]袁松.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网上资源呈现形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137-139,141.
[4]姚剑,孙婉.信息网络环境下大学课堂[J].中外企业家,2020(6):188-189.
[5]施俊龙.新时期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整合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A0):129-130.
[6]梁小林,胡育勇,孙志宏.提高网络课堂利用效率的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9(3)
[7]李肃娜.融合新型网络课堂的高校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4):173.
[8]高敬媛.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教学的资源整合优化设计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8).
基金项目:
辽宁工业大学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项目编号: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