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班主任运用心理疏导法的有效策略
2020-06-30吕燕
【内容摘要】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学生渴望独立、渴望被当做成人对待,但实际上依然难以摆脱稚气,在种种落差面前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在初中这个关键的时期,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增强自我认同感,端正学习态度,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心理疏导 有效策略
自学生步入初中阶段则标志学生步入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经常由于学习压力,产生消极的情绪和心理障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精神导师,则需要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保持良好的学習状态,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疏导法,并对初中班主任运用心理疏导法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比较敏感,再加上学习压力大,学生经常会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其中,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一是学习心理障碍,相比小学来说初中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学生经常会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巨大压力,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二是家庭关系问题,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与父母争吵,甚至不服管教,导致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不和谐,甚至出现家庭危机,这样会导致学生心理发生问题;三是异性交往问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心比较强,容易产生性渴望,但又不能表露只能压抑在心中,长久下去则会导致学生产生不健康的心里想法和行为;四是人际关系问题,一些初中生由于性格的原因,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出自卑、不合群的问题,最终影响到学习状态,对自身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初中生心理疏导法
首先是兴趣法。初中生继承了小学时期的好奇心,若是学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组织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
其次是精神发泄法。大多数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心中压抑的情绪未得到有效的发泄造成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方式将情绪宣泄出来,如写随笔、记日记、
和教师谈心等,帮助学生将内心的消极情绪全部发泄出来,达到良好的心理疏导效果。
再次是激励评价法。班主任对于学生的评价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很多学生被班主任批评后,会产生沮丧、消极的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若是班主任对学生表现肯定时,则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肯定学生的表现,对于学生产生的不良习惯应帮助改正,帮助学生健康的发展。
最后是爱的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的基础,有助于提升心理疏导工作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关心每一位学生,成为其真正的导师和伙伴,便于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做出有效的心理疏导。
三、初中班主任运用心理疏导法的有效策略
1.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期,其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其性格也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对于学习依然处于茫然的状态,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差。因此,初中的班主任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想法,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为学生做出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和观念,正确的认识学习中的得失,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造成初中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增强心理疏导的效果。
首先,学习压力是引发初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由于初中的学习环境与小学的学习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些学生一时很难适应初中的学习模式,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突然增大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打破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思维和方式。其次,到了初中阶段后,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娱乐时间,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学业并要求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来提升成绩,导致学生丧失了自由,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初中的班主任需要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要有明确的定性,通过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增强师生的沟通,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准备。在学习压力方面的疏导,班主任则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庭压力的疏导方面,则需要班主任与家长做好沟通,改变家长的观念和态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家庭压力对学生心理造成严重的冲击。
2.强化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初中阶段,班主任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若是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好,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初中班主任在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既能够管理好班级,又能够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其次,班主任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文艺、体育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够形成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安全与自立意识。例如,在学生参与校运动会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坚强勇敢,增强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感受运动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3.优化初中生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校园的学习环境非常的适合学生学习,但也不能避免一些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到其他人。例如,学生之间的成绩对比、教师的差别对待、家长的不理解等,都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初中的班主任就要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竞争观念,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4.做好初中生的心理情绪疏导
初中阶段的学生极易产生情绪波动,一点挫折都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失去斗志。因此,班主任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采用合理的心理疏导方法。班主任要全面的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依据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在疏导的过程中不要与学生产生冲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行为,对于学生不好的行为不要直接进行批评,要通过激励的方式做出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平复情绪,如深呼吸、换位思考等方式,最后指导学生合理的发泄情绪,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班主任若想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则需要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关注学生的感受,增强对学生心理思想和行为的理解。因此,初中的班主任要强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对心理问题的理解,掌握合理的疏导技巧和方法,以便学生能够合理的发泄情绪;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合理发泄情绪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身体和心灵。
【参考文献】
[1]蒋翠华,董红燕.心理疏导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职业,2016,(15):56-58.
[2]余耀清.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J]. 教育文汇, 2015(5):28-29.
[3]刘凤.初中班主任运用心理疏导法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2):107.
[4]刘真.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J].甘肃教育, 2015(1):28.
[5]高春敏.初中班主任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7,(9):212.
[6]秦璐.中学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36):190.
作者简介:吕燕(1980.7-)甘肃省兰州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九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