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单位官僚主义“七种表现”

2020-06-30陈基伟

企业文明 2020年6期
关键词:官僚主义基层单位形式主义

陈基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党的十九大后又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全党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变异性,坚决与之作斗争。

关于官僚主义,在基层单位流行这么几句话——“上行下效”“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官僚主义做派、下面形式主义应付”等等。這些话虽有一定道理,但却把基层形式主义的错误一股脑儿“甩锅”给了上级,忽视了自身存在的官僚主义倾向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大力纠治。

与官僚主义做斗争,应该是全面的而非局部的,应该是深入的而不是肤浅的,应该是自上而下也是自下而上的。因此,纠正官僚主义的目光,也应停留在基层单位,多做审视与思考。

笔者认为,当前基层单位的官僚主义主要有以下七种表现:

第一种:庙不大菩萨不少

很多基层单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级有什么部门,基层就设立什么处科股办,任命相应的某长、某主任、某负责人。臃肿的组织机构,滋生责任不清、办事不力、协调解决群众问题时互相推卸“踢皮球”、借口拖延等问题,引发办事群众吐槽“庙不大菩萨却不少”。

第二种:官不大架子不小

基层单位虽然行政级别不高,但丝毫不影响个别人摆官架子——办公要单间、茶水要有人烧、卫生要有人搞、饭菜要不重样;去哪里都需要陪同,干什么都要提两点要求,讲什么都需要事先准备好材料、事后整理存档;最讲究的是对等,来人接待、协调办事职务级别务必相对应,不能屈尊失了身份;最擅长的是讲话,作指示、提要求;最拿手的是训人,而不是站在下属的立场上换位思考,相互理解支持。

第三种:对上对下两种态度

在工作上,少数干部针对上级和下级,常常摆出两种态度,存在“双标”问题。比如,上级发文出错了,屡次重发并“以此为准”,时时肯定上级机关知错就改、作风严谨;对下则轻错重罚,过于严厉,甚至将个人情绪发泄在下属身上。

在生活中,少数干部针对上级和下级,常常变换“两张脸”,存在态度落差问题。在上级面前满脸堆笑,如春天般温暖;在下级面前不苟言笑,似冬天般寒冷。

第四种:律别人多律自己少

少数基层单位干部员工,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有的对于规章制度选择性执行,于自己有利从快从速、一刻不耽误,对自己不利的则视而不见或者一拖再拖;有的手握话语大权,搞“个性化”执法,同样的规定,对人严格执行,对自己或“关系户”则放宽管理甚至无视规定。

第五种:口头民主行动独断

在班子内部,部分基层干部喜欢打着民主的旗号干独断的事,凡事都要开会讨论、民主决策,但一开会就先声夺人、发言定调,若有人持不同意见,则评价对方“站位不高、领悟不透”。

面对下属特别是群众时,个别干部、员工还善于拿出官场上的不良作派,开会名义上是听取意见,实际上全程是领导在居高临下作指示、提要求。

第六种:成效不多会议不少

有这么一部分领导,他们的主要办公场所不是办公室,而是会议室;他们的行程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准备开会,或者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以开会为主要方式,一次会议不行那就两次、三次……多年以来,“文山会海”的工作方式令不少基层员工叫苦不迭,开会、做表、写报告占据了大部分工作时间,无法将更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切实解决问题的事情上,导致办事效率低下。

第七种:咬文嚼字崇尚虚名

还有个别干部,存在对内部文件咬文嚼字、好为人师、崇尚虚名的作风。比如,一份内部文字材料用“履职”还是“履责”,推敲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感觉,并对于自己作为“老师”展现出高深的文学造诣沾沾自喜,让一众同事甚是乏累,其实大可不必。

除此种种,官僚主义存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单位、不同的人身上,还可能存在不一样的其他表现。我们在工作中须时时留心,自我监督,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我做起力戒官僚主义,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切实抓工作落实上,努力推进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办 )

猜你喜欢

官僚主义基层单位形式主义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政工人事工作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