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20-06-30佘科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6期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

佘科

【内容摘要】“信息化”教学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优秀品质具有积极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恰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 相异构想 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能力

“信息化”教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其课堂教学采取“翻转”的形式,即“先学后教”,学生在课前借助平板电脑通过网络来完成教师预先设置的学习任务,如观看微课、完成预测题等,进而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我们称之为“前置学习”。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前置学习”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提问、答疑、梳理及提升,主要让学生参与完成,即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问题为思维引领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积极开启自己的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教学实践中,过度运用“信息化”教学,反而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方程的应用、不等式的应用、函数的应用、图形性质的探究等这些需要学生先独立思考的教学内容,便不宜通过“前置学习”将方法、过程等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首先进行探究。当涉及概念的理解、运算法则、解方程的步骤等知识的教学时,恰当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过度运用“信息化”教学,也容易造成学生对电脑、对网络的依赖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适度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以真正达成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信息化”教学的内容要凸显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数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信息化”教学,采用信息化的手段,但不能脱离这一目标,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反而应该比传统教学更加凸显这一目标。“信息化”教学引平板进入课堂,上课时师生人手一部平板电脑,借助平板电脑的拍照上传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第一时间了解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及知识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反馈与点评,这是一般传统课堂所不能做到的。因此,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思考,“信息化”教学如何在教学内容上更加凸显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行程问题》的教学为例,笔者首先通过课前设置“前置学习”及课上反馈“前置学习”情况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对“行程问题”的基本類型有了一个系统的掌握,然后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应用与迁移,笔者设置了一个开放型的问题:给出部分条件或数据,让学生自行编写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题目如下:

①“距离100米”;

②“甲的速度为5米/秒”;

③“乙的速度为4米/秒”.

请同学们以上述为条件自行编写关于行程问题的应用题.

为此,学生大开脑洞,编制出各种类型的应用题,通过拍照上传供老师查阅

及全班分享。下面就是一位同学编写的应用题中的一道:

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秒走5米,乙每秒走4米,甲带着一只狗和他同时出发,狗以每秒10米的速度向乙奔去,遇到乙后立即回头向甲奔去,遇到甲后又回头向乙奔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狗才停住。则这只狗跑了多少米?

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是多么的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注重了对思维活动和内容的预设,让学生有思维发散的空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数学核心素养。

二、“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

教育理论上把学生由感性认识得出的、偏离科学现象本质的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称为相异构想。从建构主义认识论分析,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输入、储存”课本和教师提供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将原有经验和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和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建构知识的基本方式是同化和顺应。当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相符时,就被同化、吸收并储存,否则就会被排斥或经“修正”、“重组”后再吸收。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效利用“前置学习”来充分展现学生的相异构想,暴露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当学生的“相异构想”在课前暴露出来以后,教师便可以进行二次备课,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及完善,课堂教学的重点便是想方设法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理解的准确定位,而不再是传统课堂那样的简单传授知识那么单一。例如笔者在教授初中数学人教版《5.4平移》一课中,在前置学习环节设置了下面这道题:

在下列说法中:①△ABC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一定相等;②△ABC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一定平行;③△ABC在平移过程中,周长保持不变;④△ABC在平移过程中,对应边中点所连线段的长等于平移的距离;⑤△ABC在平移过程中,面积不变,其中正确的有    .

学生在自主观看微课,完成新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很多同学认为②是正确的,这便是“相异构想”在“作怪”。在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里,认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但却没有意识到这里强调的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因此,△ABC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还有共线的可能。这道题有效地使学生暴露了对知识理解的偏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要重点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演练从而找到正确结论。学生通过画出△ABC,然后将△ABC延某条边所在直线(如BC边)平移一定的距离,细心观察,便恍然大悟。像这样,通过“前置学习”暴露学生的相异构想——借助信息技术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想办法解决——教师点拨——达成共识的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必然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信息化”教学的过程要适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其目的也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即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有“成员互教”和“小组讨论”两种学习形式。

首先,“信息化”教学采取“先学后教”,对于新知的学习课堂上教师不会花很多的时间,主要是解决“前置学习”中学生存在的相异构想等问题。这虽然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对于那些基础较薄弱的后进生可能就会出现跟不上的情况,那怎么办呢?“小组合作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渠道,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堂上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小组内学会了的同学帮助还有疑惑的同学弄懂,即“成员互教”。我们要让学生始终树立这样的理念:教会别人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高效率的学习方式。我们要积极倡导学生在帮助别人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品味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做真人”的道理。

其次,“信息化”教学基于“前置學习”,因此一般课堂容量较大,教师有时间在课堂上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提升,而“拓展提升”常常具有较大的思维容量,这就需要借助“小组讨论”了,这样收到的预期效果便是显而易见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小组讨论”不仅注重思维容量,它还能激发和展现学生的相异构想,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适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取得很大的效果,正所谓是“双剑合璧”。

四、“信息化”教学要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到教育界的广泛接受,也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我们还需要从更深的层次上去理解这一模式。“信息化”教学基于“前置学习”,而“前置学习”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路上永不止步”的精神和品质。学习不只是他人教,更重要的是自己主动学、自觉学,正如宋代诗人陆游所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在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要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被动学不如主动学,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也才能达成最高的学习效率。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位成功人士,不只是老师教出来的,更是自己学出来的。当然,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教学正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所以,我们实施“信息化”教学,设置“前置学习”,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要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始终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

结束语

教学是一门无形的艺术,需要精心去雕刻;数学“信息化”教学更是这么艺术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和品味。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只有更加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新课程标准,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莱斯利.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江田.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 沈银行.“小组讨论”教学应用的实践与反思[J].课堂教学研究,2014,(12):49-50.

(作者单位: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核心素养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