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带动青西新区蓝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0-06-30王致信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

王致信

摘要:人类从接触海洋、认识海洋到利用海洋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财富,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底片,为我们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与多种行业进行结合产生了新的变化,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契机。青岛西海岸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是“国家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示范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先导区”。新区政策优势叠加,自然风景优美,蓝色文化底蕴绵长,如何利用好网络和相关政策优势打造好新区的蓝色文化资源,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蓝色文化;海洋产业;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识码:A

青岛西海岸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改变了原来贫穷落后的模样,变成了一个现代、繁华、美丽多彩的滨海新城,这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我们的人民,离不开我们的蓝色文化孕育的进取精神。新区批复至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新区的文化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要将蓝色文化融入互联互通的世界中,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区,共同推动新区的蓝色文化产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1 蓝色文化对新区的发展意义

蓝色文化具有创新发展的精神。我们要立足新区实际情况,不断开拓创新,不断追求自我的蓝色梦想,努力去实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双丰收,为新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保障。新区的GDP从2000年的85.8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3554.40亿元,靠的就是新区人民的创新和创造精神,靠的就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厚积薄发。今天,新区正以蓝色文化引领推进新区建设,努力实现“新新区、新开放、新梦想”,不断在体制机制上完善创新发展。

蓝色文化还拥有包容发展的理念。蓝色文化的发展是以吸收外来文化为前提的。根据记载,秦汉时期的琅琊港就是一个对外交流的重要口岸,徐福从此地出海,开始了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往来与交流。从20世纪80年代青岛开发区设立至今,全国各地的开发建设者都交汇于此,形成了风格迥异的热闹局面,如东北文化、南方文化等本土文化与日韩文化等外来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共同发展促进,使新区拥有了海一般的包容[1]。

1.1 蓝色文化引领是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与价值导向

文化引领就是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新区正处于建设时期,要确保将社会主流意识集中到新区的建设上来,这都需要蓝色文化的引领,引领新区人民群策群力,实现文化强区的目标,打造蓝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腾飞之路。自古以来,海洋文化就决定了沿海地区的发展路径、产业定位,蓝色文化与传统海洋文化相比有着更科学、更深刻、更丰富多彩的内涵。我们更要注重科学开发与保护为一体的开发利用模式,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更加强调健康与可持续的发展路子[2]。

1.2 蓝色文化是建设新区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人文纽带

蓝色文化的发展是人们对海洋感情的升级,它有助于人民高素质文化修养的形成,让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亲切感、有认同感,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成为推动新区发展的精神动力。蓝色文化还具有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等特点,我们要善于引进先进文化加以吸收,提倡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通过交流从而不断丰富自己,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引领文化的发展潮流。

2 新区实施蓝色文化引领的优势

2.1 优越的沿海地理条件

新区在青岛的地理版图中举足轻重,其陆地面积与海域面积加起来有7000多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82千米,有42座岛屿和23处自然港湾,众多的耳闻能详的滨海线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构成了滨海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财富。

2.2 丰富的蓝色文化资源

新区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诸如齐国时期的工商文化,徐福出海的港口与對外交流文化等多种文化思想汇聚,产生了新区丰富的蓝色文化积累与沉淀。如今,董家口港区的建成使用,将使其成为现代信息化港口文化的新载体,联合前湾港区等港口共同推动蓝色文化的远航发展。

移民多也是新区的一大文化特色。随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移民带来了各自的乡土文化,与本土文化形成冲突与交融汇聚。近年来,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的企业不断进驻西海岸,对新区文化形成了冲击,影响也是潜移默化地不断变大,这又与“齐”文化中的“重商”思想一同对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逐渐形成了现代工商文化思想。

2.3 深厚的互联网发展基础

2019年7月3日,新区的科创中心落成,标志着新区打造5G特色智慧城市建设的开始,新区网络的全面提升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这对新区蓝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融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保障平台。目前,新区已拥有了许多大数据处理企业,在信息的数据处理等方面开始形成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条,这将有助于新区打牢蓝色文化产业基础。同时,新区还对智能网络进行了提升,以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网格化的社会治理系统为突破口,为新区蓝色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了科技含量,有利于促进网络和大数据在新区各个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提高蓝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3]。

2.4 新区鼓励政策的支持与人才的支撑

新区作为国家第9个经济新区,承担着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建设重任,以及青岛自贸区建设等多项任务,国家、山东省、青岛市支持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也陆续下达,新区在海洋文化、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等方面也会拥有更多先行先试的权力。所以,新区要不断开拓创新,寻找适合新区蓝色文化生根的新路子,带动相关产业的落地发展。

新区拥有大量的科研机构和国内顶尖的人才队伍,还拥有大量的高校及基础人才,为各类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智力基础,将推进产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构建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平台,为新区蓝色文化产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4]。

3 加强新区蓝色文化引领的具体措施

3.1 全力提升新区的海洋意识,加强对外交流

一是要在教育中加强海洋意识培养,宣传海洋思想,增强海权意识。全区学校教育实施海洋教育的必修与选修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全面了解海洋知识,如大陆架的划分、领海与专属经济区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带领学生实地考查和参观海洋博物馆,组织夏令营等体验渔村、海岛生活,让学生增强海洋国土认识。同时,采取多种网络媒介广泛宣传海洋思想,开辟蓝色文化经济专栏,让人们充分认识海洋对我们的重大意义,增强人们争取海洋权益的斗争意识与法制意识,让海洋也像土地一样受重视、受保护[5]。

二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海洋文化,加强海洋文化交流。海洋的开发史就是一部精彩的文化书籍,我们能看到诸如徐福文化、琅琊文化等历史文化,所以我们要以此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新区文化历史;另外,通过收集制作历史档案,以新媒体的方式向人们传播海洋文化,引导他们从传统的海洋价值观向蓝色文化经济要出路观念的转变。同时,加强海洋文化的互相借鉴学习,向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及东亚如日本、韩国等进行学习,促进海洋文化的融合交流,实现蓝色文化共同繁荣。大力发展中韩、中日、中德之间蓝色文化的探讨交流,承接诸如中韩文化交流年、中日韩流行歌曲年会等大型国际娱乐年会,不断提升新区国际影响力。

3.2 打造蓝色文化高地,发展蓝色文化产业

首先要高度重视,扶持蓝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要注重历史沿革,合理引导,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蓝色文化的基础建设。研究出台符合新区实际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海洋文化产业。

然后是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底蕴,建立海洋文化产业体系。新区拥有众多优秀海洋文化,如徐福文化、琅琊文化、渔民风俗文化,以及宋金大海战、齐长城遗址、马濠通海运河、薛武侯墓等历史遗迹,加上7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深度打造滨海长廊景观、海岛游、沙滩游艇、潜水等旅游路线,结合辛安剪纸、胶南茂腔等地方特色,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进行整合,从建设开发、生产养殖、加工特色产品等各方面培育市场,加快与海洋文化相关的民俗、娱乐、参观等文化主流行业的发展,利用辖区内资源建设海洋文化产业园,培育以海洋文化为核心的蓝色产业体系。

最后要利用新区影视基地,培育高端影视传媒产业。借助影视基地等国际高端旅游项目,建设滨海旅游的“四季景点”;在“金凤凰奖”颁奖典礼的基础上,建设电影节庆、新闻发布、首映典礼国际交流中心和电影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依托达尼画院、大众报业传媒文化出版中心等项目,创作出更多富含蓝色文化因子的艺术作品,打造“滨海文化艺术”长廊。加强与国际旅游策划公司的合作,创建“影视西海岸”文化品牌。

3.3 以网络为平台,推进蓝色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

通过深入挖掘整合海洋文化资源,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对照新区的蓝色文化清单建立台帐式记录,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将各类资源形成产业数据库,抢救、保护那些有可能面临消失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对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使其适应现代要求,保持长青发展[6]。

在此摸底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蓝色文化产业构架,以网络为支撑平台,提升蓝色文化的长期发展规划与科学产业布局水平,吸引优质的海洋文化企业来新区落户注册,使其形成产业链的良好发展模式。在过去,由于信息的缺失而造成的發展问题较为严重,传统的产业在“文化+高科技”的结合上没有取得预期的增长,而现在,以网络为平台的发展模式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配置效率[7]。

我们还应利用好各种网络视频平台、微信、淘宝网等媒介,宣传、营销新区的蓝色文化产品。现在,新区蓝色文化产业规模整体较小,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链条,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蓝色文化探索与消费的需求,我们要进一步借助网络的新风,对新区蓝色文化产业进行链条式整合,推动新区蓝色文化产业的大升级、大跨越、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东翔,吴加琪,尹正德.青岛市蓝色经济发展状况评价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2010(06):59-61.

[2] 刘健.浅谈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问题[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29-32.

[3] 祁述裕.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解读[J].人文天下,2017(19):2-5.

[4] 姚芝.“互联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03):27-29.

[5] 沈晓平. 文化创意产业助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C]//.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第十四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115-119.

[6] 魏晓阳. 文化产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4-21(005).

[7] 周瑜茜. 文化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