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结构板混凝土随捣随抹技术应用
2020-06-30马宇坤朱和生刘志明招继杰
马宇坤,朱和生,刘志明,招继杰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华发广场-1(地块二)主体建安工程,总建筑面积141 516.42 m2,其中地下室三层,建筑面积34 111.94 m2,地上裙房三层,局部四层;商业楼建筑面积13 072.93 m2,T3 塔楼49 层, 办公楼建筑面积94 331.55 m2。 地下室负二层、负三层均为无梁楼盖。
2 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板应用现状
2.1 原地下室结构板构造要求
原地下室结构板做法详见图1。
图1 原地下室结构板构造
2.2 现地下室结构板构造要求
现地下室结构板做法详见图2。
图2 现地下室结构板构造
随捣随抹板构造要求详见表1。
表1 构造要求[1]
3 随捣随抹施工技术
3.1 施工准备
(1)针对施工管控要点,提前对班组、管理人员做好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
(2)责任到人,做好人员精细化分工,确保施工全过程管控无死角。
(3)提前掌握天气信息,选择非降雨天气浇混凝土。
(4)提前做好混凝土供料保障计划,确保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料及时连贯。
(5)提前检查各施工机具、设备,确保其精度正常,工作状态正常。
3.2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详见图3。
图3 随捣随抹工艺流程
随捣随抹施工构造详见图4。
图4 随捣随抹施工构造
3.3 施工流程控制
(1)混凝土泵调试好,管道安装好。
(2)混凝土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浇筑顺序和方向浇到一定长度、振捣密度后,用铝合金刮尺顺槽钢长度方向将混凝土表面初步刮平。
(3)待混凝土有一定强度后,用滚筒滚平、混凝土提浆机提浆,滚动过程中发现有较低处时及时用混凝土填平,反复来回滚压,直至整个表面平整。
(4)滚平过程中应将混凝土中的空气尽量排出后再用刮尺刮平,将混凝土面上的石子拍打下去,并使表面气孔等全部均匀消除;刮平过程中将混凝土表面水清除;在刮平过程中尽量控制好不产生刮痕,局部柱角、墙边等部位用人工精心收平。
(5)混凝土初凝前,小心取出槽钢,用同批混凝土将方槽填平;初凝后用人工进行初抹,经过初抹后,面层已经平整,但表面光洁度差,抹痕较重,混凝土终凝前,用混凝土抹光机抹面,在混凝土抹光机刀片压力及快速转速下,混凝土表面变得越来越密实、光滑平整且有光泽。
(6)压抹完成后,进行混凝土养护。
4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4.1 标高控制
(1)在标高控制时安装完成所有与地面有关的埋件。
(2)标高控制准不准直接影响地面的平整度,钢支架焊接结实后必须二次检查其标高。
(3)在混凝土原浆抹光过程中,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尤为重要。坍落度太小,混凝土泵管输送困难,易造成堵管、爆管,对混凝土泵磨损严重。 坍落度太大易造成水灰比高、收缩大,易出现表面泛水,延长收面时间且时机不易掌握[2]。
(4)使用商品混凝土,添加高效减水剂,减水剂在不改变混凝土和易性的情况下,减小水灰比,减小塌落度,并使混凝土在塌落度较小情况下,有着较理想的和易性和流动性,从而满足混凝土地面原浆收光的要求。
(5)在塌落度的控制上,采用三点控制法: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泵前后、浇筑混凝土现场各派专人负责控制,测定塌落度,严格确保塌落度在要求范围内。 对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一律不准使用,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收缩性、初凝时间一致性[3]。
(6)掌握混凝土表面收光时间,首先要保证混凝土塌落度符合要求,使混凝土自始至终凝固时间一致。
(7)在第一次浇筑前,用同等配合比、塌落度混凝土做一至二次初、终凝时间测定,掌握数据,基本确定抹面几个程序的操作时间,现场施工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4.2 板面标高修正
完成提浆后,在抹光前复核板面标高,便于借助抹光工序原浆修正局部板面标高偏差。
4.3 后期维护
原浆抹光面的地下室车库结构底板, 其整体性好,强度高,在施工地坪漆之后投入使用,后续基本上无需考虑对结构底板进行额外维护,整体稳定性好。
5 技术经济分析
以华发广场-1 项目为例,技术经济分析详见表2。
表2 技术经济分析
根据表2 可见, 随捣随抹施工工艺的质量、工期、成本和维护成本优于传统施工做法。
6 结语
随捣随抹工艺通过施工过程一次成型使底板结构完成面平整度达到楼地面精装修标准,对比传统做法,避免了易出现脱层、空鼓、开裂、起砂等质量缺陷,混凝土表面强度有了很大提高,质量得到了提升;设计做法上取消100 mm 厚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优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后续施工工期,大幅度降低了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