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S置管和环形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疗效对比

2020-06-30甘孟欣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管术鼻出血发生率

王 俊 李 敏 甘孟欣 黄 桦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西桂林 541001

泪小管断裂在临床中作为尤为常见的眼外伤急症,一般以青年阶段男性患者比较多发[1],占临床眼睑裂伤36%病发率[2]。泪小管断裂一旦病发应当及时根据患者病症情况运用断端吻合术。而目前断端吻合术中采用的不同支撑物,已有研究认为环形泪道置管效果较好[3],而RS 置管在我院近年泪小管断裂治疗中疗效同样显著,因此本研究将对比分析RS 置管和环形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6 月~2019 年6 月到我院就诊治疗的50 例经临床确诊泪小管断裂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患者的不同入院时间顺序均分为各25 例的两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术前泪道冲洗诊断下泪小管断裂[4];(2)明确外伤病史;(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CT 检查结果为眼眶骨折;(2)临床资料不全及术前慢性泪囊炎;(3)不配合本次研究者。RS 管组包括男21 例,女4 例,年龄16 ~78 岁,平均(58.9±6.5)岁,受伤原因包括:10 例拳击伤、8 例木棍击伤、7 例车祸受伤。环形泪道置管组包括男22 例,女3 例,年龄18 ~80 岁,平均(59.1±6.2)岁,受伤原因包括:13 例拳击伤、6 例木棍击伤、6 例车祸受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术眼清洁消毒,行眶下神经、滑车下神经阻滞麻醉。术中显微镜查找泪小管鼻侧断端,呈淡白色喇叭状,凸出于周围组织管状结构即泪小管鼻侧断端。

RS 置管组患者行RS 管手术,在对患者鼻侧的断裂端成功探寻之后,扩张泪点,采用金属针支撑RS 管的一端,逐一经患者的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最终到鼻腔,拔针之后按住进针口掌握偏侧角度,向软管注水在患者自感鼻咽部充水后,表示插管成功将金属针回拔后泪道留置RS 管。将蓝色线作为深度标志线暴露于内眦正中部位,后用8-0可吸收线将两端紧邻组织缝合3 针,置于前、后、上壁缝合管壁组织,避免产生医源性管腔狭窄情况。

环形泪道置管组行环形泪道置管术,在对患者鼻侧的断裂端成功探寻并扩张泪点,之后运用带针硅胶软管,穿针入鼻腔,在鼻内镜辅助作用下连带硅胶管勾出上下泪小管探针。保证这一系列动作轻柔,避免对鼻黏膜造成损伤,所致鼻腔出血。泪小管两侧断端缝合与RS 管组相同。

术后两组患者均每日换药局部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每周冲洗1 次泪道,之后按照1 个月随访1 次的频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5]:患者的泪道冲洗通畅,不存在泪溢情况,即显效;患者的泪道冲洗通畅,有所好转但是存在部分返流情况,即有效;患者的泪道冲洗不通畅,且泪溢严重泪点未复位,即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鼻出血率,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报道中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研究发现RS 管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环形泪道置管组明显高,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中鼻出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RS 管组的术中鼻出血率较环形泪道置管组均明显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环形泪道置管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RS 管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中鼻出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临床证实一旦人体泪小管出现意外断裂情况,会引发眼轮匝肌回缩,而这样情况下所致泪小管断裂端会分离于眼睑的皮下组织以及皮肤组织,在鼻侧端也会发生泪阜四周组织回缩情况,最终以白色喇叭形状为收缩状[6]。在眼外伤的24h 之内由于组织并未水肿,除此之外还要极易寻找鼻侧断端[7]。有以往研究表明[8],泪小管断裂的程度、置管长短、留置方式、选择支撑物多因素,均会影响泪小管断裂的最终吻合效果。有研究证实[9],硅胶化学有着比较稳定光滑的性质,且具备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置于泪道内长期使用,不会造成稳定、刺激作用,且泪小点不易发生外翻、豁开等情况,避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因此作为较好的置管材料[10]。RS 管在临床中主要作为一种外套硅胶管,主要由两根金属针组成的新型支撑物,临床效果均明显较好[11]。由于金属针具有较好的韧性,且全部由硅胶管所围绕有助于硅胶能够顺利经过泪道,并未对泪管、鼻黏管造成损伤,所以无需借助鼻内镜勾管,因此有效避免发生鼻出血情况[12-15]。本研究结果也表明RS 管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环形泪道置管组明显高,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80%,RS管组的术中鼻出血率较环形泪道置管组均明显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环形泪道置管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RS 管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经研究发现对泪小管断裂患者行RS 置管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减少术中鼻出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操作简单有较好组织相容性,不会对患者外观造成影响,治疗预后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管术鼻出血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季节与鼻出血的关系及鼻出血住院的危险因素
鼻出血不妨试试扎手指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肿瘤科化疗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施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