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评估价值研究
2020-06-30李霞刘振林褚洪毅何薇郑沙沙曾维佳
李霞 刘振林 褚洪毅 何薇 郑沙沙 曾维佳
(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超声科,四川 成都 61173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致动脉管腔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心脏病。随着国内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寿命的延长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3]。目前临床上仍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物质沉积不对称而使管腔代偿性扩大可出现误诊,另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由一定的创伤而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对外周血管粥样硬化程度进行检测,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而对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4,5]。多项研究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关系,但对于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评估价值方面的研究较少[6],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评估价值,以期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7例进行研究。
纳入标准:①患者有胸痛、胸闷等疑似冠心病症状;②患者神志清醒,智力正常,可配合进行相关检查;③患者已获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急性ST短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②对造影剂过敏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④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者;⑤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组(n=33)、单支病变组(n=31)、双支病变组(n=27)及三支病变组(n=16)。其中阴性组男23例,女10例;年龄37~65岁,平均52.71±4.93岁;合并高血压5例,高脂血症8例,二型糖尿病6例,11例患者有吸烟史。单支病变组男22例,女9例;年龄35~67岁,平均53.09±5.02岁;合并高血压7例,高脂血症9例,二型糖尿病8例,10例患者有吸烟史。双支病变组男21例,女6例;年龄33~66岁,平均52.63±4.89岁;合并高血压5例,高脂血症7例,二型糖尿病6例,8例患者有吸烟史。三支病变组男11例,女5例;年龄36~67岁,平均53.12±4.89岁;合并高血压4例,高脂血症6例,二型糖尿病5例,7例患者有吸烟史。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组后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具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专业医师行冠状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检查。
1.2.1 冠状动脉造影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INOVA3100数字减影机,美敦力5F-6F冠状动脉造影导管,GE Healthcare Irelandg公司生产的碘克沙醇造影剂,在右侧桡动脉以Seldinger法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计算机定量对左主干、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进行检测,以狭窄程度超过50%认为是有意义的病变。以此标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
1.2.2 颈动脉超声检查
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H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采用LA523血管探头,以4~13MHz为检测频率。
患者在平静状态下仰卧,超声探头由左颈总动脉开始箱颈总动脉分支滑动以检查左颈总动脉解剖位置,于颈总动脉窦1cm沿颈总动脉长轴取15mm为感兴趣区,注意避开斑块,对血管内中内膜厚度定量分析(Quality intima-media thickness,QIMT),记录6个心动周期的数据。选择僵硬度定量检测(Quality artery stiffness,QAS)条件,在相对标准偏差≤15后储存数据,经软件计算获得血管内中膜厚度(Intimate-media thickness,IMT)、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及硬度指数β(Lβ)等参数。
对比不同组患者LIMI、PWV及Lβ等参数,并对各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以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与频率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D)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两两对比行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以ROC曲线评估诊断价值,均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患者各颈动脉超声参数对比
不同组IMT、PWV及Lβ均具有统计差异,且均随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见表1。
表1 不同组患者各颈动脉超声参数对比(±SD)
表1 不同组患者各颈动脉超声参数对比(±SD)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与单支病变组相比,#P<0.05,与双支病变组,^P<0.05。
组别 例 IMT(μm) PWV(m·s-1) Lβ对照组 33 501.17±112.85 7.29±1.43 9.32±2.91单支病变组 31 579.42±135.04* 7.71±1.69* 10.85±3.07*双支病变组 27 622.08±185.47*# 8.55±1.90*# 13.40±3.37*#三支病变组 16 693.07±213.35*#^ 9.28±2.48*#^ 15.68±4.87*#^
2.2 各颈动脉超声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
各颈动脉超声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见表2。
表2 各颈动脉超声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
2.3 ROC分析
ROC分析结果显示: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5.95%,特异度为90.91%,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见图1,表3。
图1 ROC分析结果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为全身性疾病的一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上升[7]。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形成血栓,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颈动脉、主动脉、冠状动脉、股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常聚集在同一个体,其致病作用相互协调,互为因果,使心血管疾病的进程明显加快,因颈动脉在表浅位置,易被超声检测[8,9]。多项研究证实心血管疾病发病高危因素与颈动脉IMT增厚有关,因此可通过颈动脉超声而评估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10]
表3 颈动脉超声参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ROC分析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组患者IMT、PWV及Lβ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随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各颈动脉超声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显著正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血流动力学及血管解剖及化学因子密切相关,在体内血管弯曲、分叉及分支或变细处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该处血流速度加快而降低中膜静压力而吸引内膜,导致其牵拉受损,再结合吸烟、高血脂症等原因产生粥样硬化,因此认为粥样硬化为全身性疾病,机体在出现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时容易诱发另一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与冠状动脉同为中等动脉,且两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相似度较高,有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较冠状动脉发生更早,因此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可有效放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且该方法简便易行[11-13]。进一步通过ROC分析结果显示: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5.95%,特异度为90.91%,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血管内中膜厚度及动脉硬度检测相关指标对于早期血管病变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技术主要通过对血管管径的动态检测而实现血管内中膜及弹性的无创定量检测。内中膜厚度及脉搏波传导速度是血管硬度检测的标志性指标,可准确反应血管的弹性,血管内中膜厚度及动脉硬度联合检测可更全面地放映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因而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更高[14,15]。
综上所述,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IMT、PWV及Lβ指标均具显著性差异,且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比,各指标对冠状动脉心脏病均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联合诊断后灵敏度、特异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