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对比分析在双桦区煤矿普查中的应用
2020-06-29温慧
温慧
摘 要:黑龙江省桦南县双桦区煤矿普查位于桦南县东北部,桦南县距工作区直距约45km。本文通过总结研究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资源等特征,综合分析煤层特征,判断其发育情况。
关键词: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资源;双桦区
0 前言
对工作区煤炭资源的经济意义和开发建设的可能性做出评价,为煤矿建设远景规划提供依据
1 勘查区地质
勘查区地层:
参考《黑龙江省双桦煤田文胜勘探区普查地质报告》地质资料和本次勘查成果,确定勘查区内地层。
本区自老到新的地层层序为:元古界麻山群(Ar2ms),白垩系下统城子河组(K1c),白垩系下统东山组(K1d),白垩系上统松木河组(K2s),新近系上新统玄武岩组(βN1-2),第四系(Q)。
元古界麻山群(Ar2ms):沉积盆地的基底,盆地的周边均有出露,主要分布于本区的西南部,区内有1010号钻孔见到侵入于该地层之中岩浆岩,岩性多为灰色,致密坚硬的二长花岗岩,厚度不详。
白垩系下统城子河组(K1c):全区发育,盆地内有大面积出露,不整合接触于基底之上,为一套陆相含煤建造,岩性以灰白—深灰色粉砂岩、灰白色细中砂岩为主,含煤10余层,其中可采煤层3层,区内有8008、1006号钻孔见该组地层,见煤层2层,均不可采,地层厚度900 m左右。
白垩系下统东山组(K1d):分布于本区东南部(六道沟以南)。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本次施工钻孔未遇到该组地层,据《黑龙江省双桦煤田文胜勘探区普查地质报告》地质资料,该地层岩性以安山熔岩,安山集块岩,安山角砾岩为主,常见的为灰紫色到紫褐色,在不少地方相变为安山质玄武岩直至玄武岩。地层厚度0-270m。
白垩系上统松木河组(K2s):主要分布在本区西北部(五道沟以西)。不整合接触于东山组之上,本次施工钻孔未遇到该组地层,据以往资料,该地层岩性主要以灰红色或肉红色、灰绿色、浅灰白色,斑杂色的流纹岩为主,以岩被、岩盖(岩帽)的形式盖在白垩系地层之上,地层厚度0-200m。
新近系上新统玄武岩组(βN1-2):零星分布于本区的东南部和4006号钻孔北部,施工钻孔未遇该组地层,岩性为灰绿色一绿黑色致密状橄榄玄武岩,少数具气孔構造,地层厚度0-100m。
第四系(Q):分布于河谷及山坡上,岩性主要为冲积、残积的粘土、亚粘土、砂及砾石,厚度0~15m。
勘查区构造:
依据勘查区北部文胜普查区和西部的新合煤炭普查区的地质资料成果,本区位于双桦煤田的中部。本区总体为一大背斜构造,此大背斜构造单元内还存在次一级的构造(褶曲与断裂)。本区东部有M3褶曲,为一向斜构造,西部有M6褶曲,为一向斜构造,南部M5褶曲,为一向斜构造(新青向斜),北部有M2褶曲,为一背斜构造。本区南部有F1断裂,为一逆断层,断距在800米以上;东有F4断裂(六道沟断裂),沿六道沟呈北东35°方向展布,为一正断层,F4断裂东部发育有一M4背斜构造。北部有文胜区F10断裂,为一向北倾斜的正断层,倾角55°~75°之间,推测该断层向东延展。
岩浆岩:
根据区域资料及本次勘查取得成果,勘查区的岩浆活动较频繁,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岩浆岩均有出露,依据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及其与围岩及构造的关系,分为元古代侵入岩、燕山期侵入岩,岩性从超基性到酸性都有,以酸性岩为主。
1)元古代侵入岩:侵入于麻山群地层之中,以中、酸性岩为主,有少量的基性、超基性岩。酸性岩多为花岗岩岩组,呈巨大的基岩产出,中性岩多为闪长岩,零星分布,在区内有1010号钻孔见到,岩性以闪长岩、辉绿岩为主,镜下鉴定岩石标本,定名多为:碎裂蚀变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碎裂蚀变斑状二长花岗岩等。
2)燕山期侵入岩:燕山早期侵入岩:见于双桦煤田地层底部,岩性有苦橄榄岩、辉石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呈串珠状或小岩床、小岩墙沿北东向构造线侵入于元古界地层之中。
燕山晚期侵入岩:分布于煤田之内,区内有4006、8008号钻孔见到。本次勘查对4006号钻孔进行了分段取样,并做了Rb-Sr含量和同位素比值检测,检测结果为:Rb-Sr等实线年龄Age=120.4±1.4Ma。按照地质年代推测为该时期侵入岩。主要岩性以中性岩为主,基性岩有辉长岩、辉绿岩、煌斑岩,一般呈小岩床或小岩墙侵入于白垩系地层之中。中性岩有闪长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呈岩墙、岩床或岩株状侵入于白垩系煤系地层之中。酸性岩有霏细岩、石英斑岩,呈岩墙、岩脉、岩株侵入于白垩地层之中。
2 煤层
2.1 含煤地层与含煤性
含煤地层:
本区城子河组地层在盆地内有大面积出露,不整合覆于基底之上,为一套陆相含煤建造,岩性以深灰色粉砂岩、灰白色中、细砂岩及少量粗砂岩、砾岩为主,但由于本区构造运动较为剧烈,岩浆活动也较为频繁,因此增加了动力变质和接触变质的因素致使本区城子河组含煤性较差,煤质较差。
含煤性:
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白垩系鸡西群城子河组。本区施工钻孔4个,其中2个钻孔(1006、8008)见到中生代城子河组主要含煤地层,共见煤2层,均不可采。1006号钻孔控制城子河组地层厚度907.34米,煤层总厚0.30米,含煤系数0.03%。8008号钻孔控制城子河组地层厚度415.05米,煤层总厚0.35米,含煤系数0.08%。
可采煤层:
本次报告引用了勘查区北部《黑龙江省双桦煤田文胜勘探区普查》报告地质成果,文胜区发育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煤层为6层(5、9、11、12、14、16号煤层),主要集中在城子河组中部,其中14号煤层为发育较稳定煤层。本次勘查共施工4个钻孔,孔内所见城子河组地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岩浆活动影响。施工钻孔未见可采煤层,仅1006和8008号钻孔见分别为0.35m和0.30米薄煤。
依据《黑龙江省双桦煤田文胜勘探区普查》报告地质成果及本次勘查地质资料,本区主要发育14、16号煤层,具体煤层赋存情况如下:
9号煤层,主要发育于文胜区内第一至第五勘探线之间的浅部,煤层发育不稳定,厚度0.10~0.95米一般为0.70米,大多为单一煤层,结构较简单,并未在本区发育;14号煤层,距9号煤层57~92米,在文胜区内的浅部变化较大,大致由东往西变小,中部变化不大,煤层发育较稳定,厚度0.15~2.10米,属于局部可采煤层;在本次勘查工作中在双桦煤矿普查一区施工的1006号钻孔中见1.15米炭质泥岩,结构简单;16号煤层,距14号煤层70~92米,在文胜区内由东向西间距变小,差异不大,煤层发育不稳定,厚度在0.05~1.23米,属于局部可采煤层,多数为单一煤层,结构简单;在本次勘查工作中施工的1006号钻孔中见0.25米炭质泥岩。
2.2煤层对比
煤层对比利用本次勘查施工钻孔取得的地质资料,利用《黑龙江省双桦煤田文胜勘探区普查》施工的519、525号钻孔。本次煤层对比借鉴北部文胜区煤层对比成果,利用文胜区测井曲线显示的煤层组合发育规律及煤层间距特征,发现文胜区519和525号钻孔14#-17#煤层组合与本区1006号钻孔14#-17#煤层组合在测井曲线上物性特征较相似,故本区1006号钻孔所见煤层组定14#-17#煤层组。
3结论:
本区含煤地层为白垩系城子河组,结合煤田北部文胜区情况,文胜区可采煤层(厚度在0.60m以上)6层,其层号分别为5、9、11、12、14、16号煤层,由于本区施工钻孔较少,仅1006和8008号钻孔两个孔见煤层发育,其余两个钻孔因受火成岩破坏影响未见煤层发育,1006和8008号钻孔煤层对比性不强,可靠程度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