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改善学业测评结构的有效方法
2020-06-29余灵巧
余灵巧
摘 要: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成效进行价值判断的基本教学因素,应该要及时激励学生,促使学生自主调整英语学习计划,由此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促使学生实现学习进步。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及时优化学业测评教学结构,切实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诊断与导向作用,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该要积极优化教学评价结构,为切实优化学生的英语能力、学习行为与思维品质做好充足准备。本文将从设计多维度的诊断标准、选择丰富的评价手段、训练学生自评能力三个角度来分析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如何优化学业测评结构。
关键词:高职英语;学业测评;优化策略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是以纸笔考试为中心的,虽然目的是要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却并不能很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无法真正优化学生的英语素养。而且,由于过于依赖考试评价,也由此出现了“应试教育”行为,教师会以“灌输式”教学活动落实学科教育任务,让学生承担了繁重的学业压力。对此,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要重新调整教学评价结构,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切实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一、设计多维度的诊断标准
实施教学评价需要按照一定的教学标准进行,所以评价标准是否完善、全面,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评价活动的实施效果。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设计多维度的診断标准,既要关心学生英语理论知识的储备情况,也要关心学生本身英语能力、学习能力的健康发展,还要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形成优良的价值取向,完善学生个人情感体会。
在确定教学评价标准时,笔者会综合考虑理论知识获取情况、英语能力水平变化情况、学习行为优化过程、思维品质的健全过程等多个层面,由此设计教学评价标准,以便让学生切实实现学习进步。其中,为了切实培养出高职生的英语交际意识,让学生自觉参加英语实践练习活动,笔者会重点突出实践技能类教学评价标准,由此分析高职生的英语水平,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形成良好的跨国际交际能力。为此,高职生也可自觉学习英语理论知识,可以直接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者,笔者也会通过思维品质类诊断标准分析高职生是否可以真正形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让学生能够自觉约束个人行为。
二、选择丰富的评价手段
教学评价手段是落实教学评价活动的各类工具,每一种教学评价手段都会从不同层面来呈现相应的教学评价结果,所以应该根据教学现实需求进行选择。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活动便过于依赖考试工具,以终结性、理论性评价结果为主,无法实时追踪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无法切实突出教学评价活动的激励作用。对此,高职英语教师要选择丰富的教学评价手段,整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全面丰富教学评价信息。
在选择教学评价手段时,笔者会继续使用考试评价,因为这一评价活动组织起来十分便捷,也能较为直观、准确地反映出高职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也可让学生直接意识到自己与优秀水平的差距。在此过程中,笔者会客观分析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学生个人成绩变化情况为中心,由此显化学生的学习成就,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但是,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足够强大,笔者便会展开横向考试评价分析,让学生树立学习榜样,由此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意识。另外,笔者也会选择“学生成长记录袋”、“课堂观察记录表”等过程性教学评价手段落实评价活动,客观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由此坚定学生的学习自信。
三、训练学生自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不仅可丰富教学评价信息,也可让学生准确判断学习行为是否有效,可以很好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与自我认知,使其及时调整英语学习计划。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及时训练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让学生及时反思、自我判断,使其及时整理出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自觉规避无意义学习行为,切实改善学生的英语思维与学习意识,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会及时训练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英语学习效果。由此,便可选择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两种形式。口头评价则可直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书面评价则可通过让学生写英语日记、写个人学习情况诊断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如此,高职生就可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意识。再者,笔者也鼓励学生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袋”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整理丰富的个人学习资料,使其定期反思英语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全面优化学业测评结构,确保教学评价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导向作用,也可让教师及时归纳教学得失,使其科学调整英语学习计划,可以切实推进有效课堂的构建进程。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根据教学现实需求灵活调整教学评价标准、教学评价方法,及时整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切实丰富教学评价信息,优化评价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燕燕.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诊断指标的构建研究[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20(04):13-19.
[2]李波.艺术类高职院校英语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1):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