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史料教学困境,提升史料解读能力
2020-06-29何衡松
何衡松
【摘要】随着中、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的要求已成为历史教学和考试的唯一依据,同时对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了解我校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困境的基础上,对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史料教学;困境;解读
历史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史料的解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中高考成绩。通过对我校初中生的调查及其他兄弟学校教师的访谈,我们发现在历史史料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相同的困境。一是超过半数的学生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存在困难,部分学生甚至厌倦历史史料解析题的作答;二是历史课时通常一周2节,为了保障教学进度,课堂上缺乏适当史料练习和解读能力的培养;三是部分学校还是非历史专业的教师从事历史教学,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把握和史料教学存在明显的不足等等。基于目前历史史料教学的困境,怎么样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已成为我们历史教学中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精选阅读书目,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历史简单来说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我国历史久远,学生从小就听说过许多经典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看过不少关于历史人物的电视剧和动画片。虽然这些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历史,但对历史的启蒙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爱好历史的学生一开始都是从通俗的历史开始的。当然他们中多数同学对历史的了解主要来源还是教科书,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依旧十分有限。我校历史教研组在充分考虑学生历史阅读水平以及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寻找符合学生想法的历史阅读资料。在了解利学校图书馆、茂名市图书馆等馆藏历史图书并结合网络图书,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可读性强的书目,如通俗历史类有《明朝那些事儿》《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史》《别笑,这是大清正史》;文化读本类《改变世界历史的战争》《曾国藩家书》《课本上不说的历史-中学生笔下的百年家国记忆》;历史学术类《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十六讲》等。
另外,我校历史教研组还利用周三下午开设校本课程,让学生到讲台前分享历史故事和读书心得;利用期末布置学生完成课本知识结构导图;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制作历史手抄报和历史教具等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学习历史逐渐从读向读、写、说、做全方位的演变。
二、明确阅读目标,增强学生的阅读力
俗话说,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会有行动的方向和持续的动力。如果我们阅读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所阅读的知识很有可能重复、也极容易遗忘。怎么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呢?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应当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应该注意引导,而引导的方向就是教学目标。如,在学习部编版《抗美援朝》一课时,教师就应首先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让学生能够带着 “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即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什么落后的中国却战胜了强盛的美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要的国际意义?”等问题对《抗美援朝》一课的内容进行阅读和思考。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在教师的引導下逐渐靠近目标,从而形成一种有目标的阅读习惯。
初中历史课本内容通常是以记叙文的形式进行撰写的,每个历史都是由背景、时间、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要素构成。怎么样准确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掌握一些必要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带着目标阅读,把这些一一标注出来,对提升学生阅读的水平,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是有益的。
三、强化史料练习,提升学生的阅读质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重视史料的教学和史证的教育,是每个历史教学工作者历史核心素养的体现。要想提高学生史料的解读能力,必要的史料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从近些年中考和高考来看,历史材料解析题具有灵活性和区分强等特点,采用的形式主要有文字型、图表型、混合型等等。各类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通常可以要求学生采用以下三个步骤:
①读清题目。找出题目中关键词如时间、地点、人物、设问要求等,带着目标问题去阅读材料。
②分析材料。分析出材料对应的时代、对应在教材的位置、前后材料之间的联系、材料的中心思想等。
③规范作答。回答紧扣题意、论从史出。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不脱离材料随意发挥,不说大白话。
总之,在构建初中历史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阅读量的增加、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史料练习的强化,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当然,我们历史教师也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我相信,在领导和家长的支持下,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彻底走出史料教学的困境,让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有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成刚.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J].历史教学,2004.
[3]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