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挫折教育

2020-06-29高锐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1期
关键词:挫折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

高锐波

【摘要】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挫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内含丰富的挫折教育内容,挫折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小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遭受挫折、勇敢正视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能力。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挫折教育,是健全小学德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使其获得勇敢面对挫折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完善自身人格,为小学生将来立足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挫折教育

青少年儿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身体心理素质,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其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意志是其他各种素质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体系始终存在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略学生能力和意志的培养,缺乏有助于增强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无论是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考虑,还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考虑,这一切都在急切地呼唤着对小学生实施挫折教育。

那什么是挫折教育呢?挫折教育是使被教育者懂得如何面对人生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提高受教育者驾驭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教育。

一、《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是学生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是培养挫折承受力的关键期。《道德与法制》课程,是一门以小学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生活、拥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时期的挫折教育,对学生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一)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成长的生活条件都相对优越。大事小事,几乎都由家中长辈一手包办,这就容易造成许多学生抗挫折能力弱。常常因為某些常见的挫折,比如:成绩倒退、作业难无法如期完成、被老师家长批评、人际关系不睦等事件,就陷入消极情绪的漩涡无法自拔。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个德育学科,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在《人生难免有挫折》的教学中,用名人的挫折故事是最有说服力的,如杰出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他因疾病固定在轮椅上三十多年,但始终没有放弃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出了直接挑战,孜孜不倦地埋头于心爱的物理研究事业,全然忘记身体带来的挫折与困难。类似的挫折故事还有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失败上千遍才发明电灯的爱迪生等等。引用名人的挫折故事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古今中外名人无一不是从挫折坎坷中磨练出来的。

(二)帮助小学生用平常心面对挫折

名人、伟人有挫折,平凡的人也有挫折,甚至在动物界也存在挫折。例如,丑陋弱小的蚕蛹变美丽高贵的蝴蝶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时常也会跟学生举蚕蛹变蝴蝶的故事。

“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 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小孩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 是就拿起小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

在故事的最后,我会让学生去猜一猜,最后蝴蝶会怎么样呢?经过讨论之后,我告诉学生,这只小蝴蝶要么飞不起来,要么过早死亡。因为蝴蝶只有经历了脱茧的挣扎与痛苦,才能让翅膀强劲有力,才能飞舞于天空。同样的道理,小树只有经历风雨,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人只有经过挫折磨难,才能克服困难、才能适应社会的生活,才能走向成功。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可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挫折教育便具有极其的重要意义,在挫折教育的实际操作中,无疑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挑战。

二、当前挫折教育中存在的挑战

(一)教学方法上,重讲授,少实践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法,以课本上的知识点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标记重要知识点,很少能带学生到具体的挫折情境中去感受和领悟。例如,我在讲授运动员桑兰在平时的训练中,付出了多少汗水与泪水,但学生没有类似的训练经历,就很难引起他们感受这种挫败感的同理心。

(二)重知识点讲授,忽略插图的深刻内涵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存在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往往具有大量的教育信息情境。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插图的数量占比远多于文字占比。正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幅插图,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理解与解释教材上插图的深刻内涵。

三、《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挫折教育的优化策略

(一)探索适合个体的抗挫折方式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性,是提高学生正式挫折、克服挫折的重要力量。在教学中既要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全面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效的指导,促使学生积极地感受和体验生活。例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会让学生谈谈自己最近遇到的挫折,然后让小组共同讨论,引起这个挫折的基本原因,是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还是个人原因;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个挫折;该用什么样的策略去克服它等等。

(二)教学内容上多联系实际情境

挫折教育并非越难越好,越苦越有利于成长。挫折教育既要提儿童积极的心理承受能力,但又不能超过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度。小学生面对的挫折,小学生的挫折大部分都集中在学业上、作业上和生活上。所以,教师在挫折教育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多联系实际。要因势利导,把握挫折情境的适度性如:

①某学生因家长经常打骂她, 心理上产生失落感,怎么办?

②无情的水灾毁掉了家园,怎么办?

③小明因为脾气暴躁,和班上的同学关系不好,该怎么解决?

在设置挫折程度和频率时,应充分考虑由易到难,由眼前到将来,遵守小学生的内在发展顺序,循序渐进。

要形成挫折教育的协同效应,仅仅靠《道德与法治》一门课程是不够的,挫折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或某单学科的责任,而是应该贯穿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学校和社会应紧密配合,家校合作,三点一线,形成教育合力,多渠道,全方位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让学生尽早靠自己的能力正确认识挫折,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生存。

【参考文献】

[1]杜琳.浅析小学生挫折教育[J].学术论坛,2013(7).

[2]苑青,成云.小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9):5-9.

猜你喜欢

挫折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中学生挫折教育方法研究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