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高校声乐教育分析
2020-06-29宁昊
摘要:当前,高校声乐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这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随着高校声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将民间传统文化和高校的声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声乐教育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也是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民间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高校声乐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间传统文化 高校 声乐教育
声乐是一种艺术,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融入民间传统文化元素,借助民间音乐资源和文化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声乐教育的发展。
一、高校声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常来说,高校在声乐教学中使用的经典曲目大多来自西方国家,在教育过程中将西方国家的音乐曲目作为声乐课程的重点内容,忽视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声乐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比较大,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够多元化,和学生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往往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在声乐艺术学习中的全面发展,西方社会的教学方法和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学生对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产生迷茫感,这种情况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使他们对声乐课程丧失学习的信心,导致声乐教育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国的传统文化往往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具有非常丰富的音乐资源,需要教育工作者去整理和挖掘。如果教育工作者一味地生搬硬套,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民间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声乐教育创新路径
(一)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资源
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声乐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合适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要通过理解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只有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将被动的学习过程转化成主动的学习过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声乐课程展开更加深入的学习。高校声乐教师是声乐课程的设计者和实践者,需要对自身的岗位要求和学生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展开高效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能够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诉求合理选择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展开科学的设计,使声乐教育更加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这就需要声乐教育工作者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筛选资源,教学资源的筛选应该尽量多元化,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新鲜感,能够为学生建立更加全面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声乐教师要对学习过程展开全面的教学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应该予以表扬和奖励,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声乐课程充满期待和向往,学习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提高声乐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声乐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对学生的声乐课程学习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工作中,声乐教师要对民间传统文化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通过接触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特色文化,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与网络中的音乐数据资源,完善自身的民间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并将民间传统文化和高校聲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声乐教师要具有文化传承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教育理念,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应该采取吸收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教学内容展开创新,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融入声乐课程教学中,在课堂教育中引导学生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深化高校声乐课程改革
高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强化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他们明确将民间传统文化融入声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这样不论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会对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民间传统文化的融入也会让声乐课程成为展示优秀民族文化的教育载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群体的音乐素养,以此为基础,有机地渗透民间文化资源,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成效。高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打造多元化的声乐教学课程,向学生展现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法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譬如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为高校声乐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三、结语
高校声乐教学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将民间传统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声乐教学中,赋予声乐课程全新的内容,传承好民间传统文化,实现声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树敏.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探究[J].艺术科技,2018(04).
[2]孙嘉萍,朱忠华.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8(08).
[3]蒋志伟.探析民间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声乐教育[J].艺术评鉴,2017(12).
(作者简介:宁昊,男,硕士研究生,韶关学院音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