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音乐节奏感培养的教学实践探究
2020-06-29蒋晓奇
摘要: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大力提倡对高职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舞蹈是高职人才最重要的技能之一,音乐节奏感作为舞蹈的重要部分之一,也考验舞者对于节奏的律动以及动作节奏的感受。本文旨在围绕高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律动以及节奏感,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舞蹈教学 节奏感培养
舞蹈作为一种融合了音乐的表演艺术,伴随音乐,通过肢体来完成各种动作,是一种通过展示节奏动作为主的艺术形式。舞蹈教学是提高高职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教学中,音乐作为一种重要属性伴随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正确掌握节奏当中的律动,来培养自身的节奏感,从而提高舞蹈能力。
一、节奏感的作用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音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编排舞蹈离不开音乐的支持,舞蹈的节奏必须和音乐具有高度的统一性。[1]而音乐节奏是人类的语言之一,生活当中人们所用的语言就富含着律动,所以人类可以感受到节奏中富有的和谐之美。此外,对于节奏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是对和谐美的一种追求。因此,通过对节奏感的掌握,可以将音乐和舞蹈有机结合起来。
二、節奏感的培养
把握好舞蹈的节奏是基于对音乐节奏的理解,高职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节奏律动的把控,日常上课时应当加强对学生节奏感掌握的系统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将音乐培养成学生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具有足够的兴趣时,才能更好地融入节奏中,去欣赏并且感悟节奏。教师要先将舞蹈的要领和基本动作教给学生,等学生大致掌握之后,再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律动。对于刚刚接触到舞蹈或音乐的学生来说,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扎实的基本功才是学生准确理解节奏的唯一途径。此外,通过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节奏感的掌握,将伴奏和舞蹈结合,创作出更加和谐的舞蹈动作。总而言之,教师要明确音乐教学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掌握节奏当中律动对学生的审美、舞蹈思维能力的影响。
三、高职学生感知节奏的策略
(一)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舞蹈能否完美展现,直接取决于音乐质量的好坏。在音乐的支持下,舞蹈教学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同时,音乐作为舞蹈当中的重要因素,可以帮助学生对舞蹈所表达的内容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音乐也能侧面指导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将舞蹈的律动跟音乐的律动结合,可以产生美感。因此,让学生通过掌握音乐的律动,可以更好地掌握舞蹈的节奏,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日常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音乐律动的分析和旋律的切分,让学生找到节奏当中的节点,加强对音乐节奏的把控。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同时在对音乐的鉴赏中增强对旋律和节拍的理解能力,使自身的舞蹈更富有生命力。[2]
(二)科学运用音乐教学理论
培养兴趣是提高高职学生节奏感的最好方法,如果毫无兴趣可言,那么学生很难掌握节奏感的核心。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教学方式的保守不是个别现象,教学方法的固定化、模式化,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教师大多习惯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对教师的模仿进行学习。由于学生个体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一部分接受过系统舞蹈训练的学生,其动作技巧都会有一定基础,而那些没有接受过形体训练的学生则会感觉到学习吃力。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成绩上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科学运用音乐教学理论,并指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予以解决。
在当今的高职舞蹈教学中,大多数教学方式都强调对于舞蹈动作的标准,导致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舞蹈和音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伴奏和舞蹈动作缺乏正确的认知,过于强调对动作的掌握,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趋向机械化、统一化。此外,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也鲜有教师给予学生最起码的乐理训练,导致学生对于节奏的理解变成一种负担,并不能很好地结合。因此,可以把“节奏感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融入日常的舞蹈教学当中,让学生理解节奏。例如,用一些即兴的方式,通过一段话或者一段文字搭配上节拍,让学生感知当中的律动。然后,通过不断地学习乐理知识,欣赏音乐作品,将音乐和舞蹈两者紧密结合,增强对舞蹈节奏的感知能力。
当前,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渐由传统的教授者变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只有让学生理解到自己才是舞蹈学习的主体,自己通过学习增加对知识的理解才能培养自己的认知能力。基于此,教师要科学地运用好音乐教学理论,让学生通过自主分析,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从被动传授到自主学习来提升自身的节奏感。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舞蹈节奏意识的论述,强调了节奏感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节奏感是能否完美展现舞蹈的基础,而舞蹈作为高职人才的重要技能,在教学时应该科学有效地掌握好节奏训练,从而使学生的舞蹈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宣雨.舞蹈教学中音乐节奏感的作用与培养方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
(作者简介:蒋晓奇,女,本科,安徽省阜阳市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舞蹈教育)(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