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彝语语音特征特性

2020-06-29施淼白凤翔

参花(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音素音节

施淼 白凤翔

摘要:语音是语言的一种外部形式,是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声音,其特征主要体现在音素和音节上。本文以《彝文规范方案》为基础,对彝语音素和音节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试图将彝语以数字资源的方式呈现,提高彝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彝语语音 音素 音节

彝语作为汉藏语系中的一种,其音素和音节与汉语的音素和音节有着普遍的共同特点,如音素都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大个部分构成,彝语的音节具有元音比较单一,辅音只置于元音之前,不放元音之后等特点。然而,彝语和汉语的音素及音节,也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中的彝语语音以《彝文规范方案》为基础,采用喜德语音为标准音,从音素(包括元音和辅音)、音节(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两大部分对彝语语音进行深度探究。

一、彝语音素分析

音素作为语言的最小单位,其含义就是组成音节中的每一个音都不能再进行分解。

(一)彝语元音音素

彝语音素根据其发音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其中,元音音素又称为母音音素,辅音音素又称为子音因素。元音音素发音时,气流从肺部呼出,经过口腔时自由呼出而不受任何阻碍。彝语语音一共包括10个元音音素,且多为单元音。彝语元音分为松元音和紧元音(紧喉元音)两大组,分别有5个松元音和5个紧元音,它们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发音方法的不同。松元音分别是i、u、o、e、y,它们的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如,i-前高展唇,双唇向两边裂开,口腔呈扁平状,舌尖向上抬起,但是不与上颚任何部分接触,带动声带发音;u-后高圆唇,双唇呈圆形,唇形比“o”小,舌位比“o”要高一些,带动声带发音;o-后次高圆唇,双唇呈圆形,但是与“u”相比要大一些,舌位与“u”相比要低一些,从而带动声带发音;e-中高展唇,舌位与“u”相同,双唇向两边裂开,发音与汉语拼音中的“e”相似;y-舌尖自然松,舌尖接近下齿背部位,唇形呈自然状态,发音时,稍微带有一点不明显的摩擦,带动声带发音。紧元音又分为紧元音、紧喉元音两类,包括ie、a、uo、ur、yr,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如,ie-前次高展唇,肌肉紧张,双唇向两边裂开,口腔呈平行状,舌尖持平,带动声带发音;a-中低不圆唇,肌肉紧张,口腔张到最大,舌位最低,带动声带发音;uo-后次低圆唇,肌肉紧张,唇形呈圆形,舌位比“o”更低且更靠后,带动声带发音;ur-相对“u”的舌尖自然紧喉元音,肌肉特别紧张,双唇呈圆形,唇形比“o”小,舌位比“o”要高一些,声门紧闭,带动声带发音;yr-相对“y”的舌尖自然紧喉元音,肌肉特别紧张,舌尖接近下齿背部位,唇形呈自然状态,发音时,稍微带有一点不明显的摩擦,声门紧闭,带动声带发音。

彝语元音中,i、ie、a、uo、o、e 6个元音能自成音节,即不与辅音相拼,也能成为一个音节,并有单独的彝文字。

(二)彝语辅音音素

彝语辅音音素发音时,气流从肺腑呼出后,经过口腔时不能自由呼出而受到阻碍,声带不一定颤动。彝语辅音共有43个,主要分为塞音、塞擦音、鼻音、边音和擦音五大组,以下為彝语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如表1所示。

三、彝语的分布和传承

彝语语音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在音素和音节上,都有独特的特点,部分字母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有双重甚至多重的作用。本文是以《彝文规范方案》和何耀军主编的《彝汉大词典》为基础,通过分析彝语语音发现,它的音节和音素并不复杂,标准明确,学习者非常容易掌握。然而,彝族人口分布比较分散,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有彝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一些的地区只有云南省、四川省和贵州省。此外,彝语还有六大方言之分,分别是北部方言、东部方言、东南部方言、南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中部方言,各方言之间不能互通。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地理环境下,1980年,国务院批准并在凉山地区实施《彝文规范方案》,2004年,《彝文规范方案》被定为彝族规范文字,并在全国内使用。即使是这样,实施起来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就拿笔者来说,从小在学校学习的语言是汉语,说的彝语也是方言,并且只会说语音,没有见过彝文字。在过去,由于网络、经济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笔者所在的村,甚至整个乡镇,都未曾听说过或者见过规范的彝文,认识并会说规范彝语更是无从谈起。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环境下,以智能手机作为学习工具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借助这个优势,将以《彝文规范方案》为基础的彝语语音以数字资源的方式呈现,会方便彝语学习者的使用,促进彝语教学和流传。这也是推动彝族语言走向现代化、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四、结语

彝语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是不同地区彝族同胞之间沟通的桥梁,应该被传承、发扬和保护。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利用优质的资源,辅助彝语学习者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文旭,木乃热哈,陈国光.彝语基础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吴兵.基于文字识别角度的规范彝文字分析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

[3]木乃热哈,毕青青.《凉山彝族拼音文字方案》的学术史价值[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4]邢璐.规范彝文在四川凉山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5]沙马拉毅.《规范彝文方案》推行30年实践效果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

[6]孙文涛.四川规范彝文使用状况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作者简介:施淼,女,硕士研究生在读,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白凤翔,男,博士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处,教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音素音节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音节
依托绘本课程,培养学生英语音素意识
自然拼读视角下小学英语的教学及反思
小学英语课堂中音素意识与自然拼读整合训练的探索
拼拼 读读 写写
在拼读阅读课中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素养
零基础速记48个音标音素
英语音节的划分规则
看音节说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