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取象比类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2020-06-29薛宝山赵家仪

今日健康 2020年3期
关键词:比类肩峰周易

薛宝山 赵家仪

【摘要】取象比类是中医特有思维方式之一,本文探讨取类比象在针灸中的应用,为大家提供一个针灸新思路。

【关键词】取类比象;针灸

“取象比类”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取象为取观察物的形象或征 比类是将“象”作比较而归类,取类比象的目的是为了推断相似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说明其作用原理,进一步印证所取象的应用合理性。[1]“取类比象”贯穿整个中医理论,却在针灸临床运用中不被重视。

1.患者,女,50岁,2周前因久站于冷风中出现左下肢不适,未予重视,1日前于久坐后出现臀部,大腿及小腿外侧酸痛,尤以臀部为著,疼痛难忍,行走困难,入夜疼痛更甚。治疗取患者健侧上肢肩髃穴,得气后患者自觉臀部及下肢酸胀感消失,足心发热,起针后无不适症状。

按:肩髃位于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凹陷处,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疬及肩臂局部病症。临床一些医家也会用来治疗坐骨神经痛,若用“取类比象”的思维解释肩髃穴为何可以治疗坐骨神经痛,因肩髃是上肢的末端,环跳是下肢的末端,所以肩髃与环跳相对应。

2.患者,女,26岁,因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出现颈部僵痛,伴双肩酸痛,颈部活动时有弹响声,诊断为颈型颈椎病,治疗取患者健侧三间穴,配合推拿治疗,一次治疗后即愈。

按:三间穴位于第2掌指关节桡侧近端凹陷中,为手阳明大肠经的输穴,临床常用于治疗目痛、齿痛、咽喉肿痛、身热、腹满、肠鸣,运用“取象比类”的理论,解释是:把第2掌骨看作是一微缩的人体,第2掌指关节相当于头部,位于其后方的三间就相当于颈椎,故按“取象比类”的思维,三间穴可治疗颈项痛。

讨论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思维最为独特,最为核心的一种。[2]“取类比象”是以“象思维”为原则建构而来的。《周易·系辞下》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表明易之卦象就是仿拟天地万物的形象而来,而《周易·系辞上》的“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则说明了这个仿拟的过程:圣人对天下万事万物的思维加工,以卦象的形式表现自然万象。“象思維”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中医传统思维方式,就是以象为据,寻象观意,以意为法,以简驭繁,从而把握万事万物的规律性、整体性、联系性以及无穷的变化性。[3]针灸学的“取象比类”的原理为同气相求,它出自《周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观。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后孔子则将这一概念解释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由此反映到针灸治疗中就是同气相求,重在有求必应,只有辨明病证的同气,才能确定如何施治。取类比象有别于固有的选穴思维,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创新点,弥补了传统经络理论的不足。

参考文献

[1]任凤蛟,张玉娜.从“取类比象”探究叶天士络病用药特点[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8(05):442-444.

[2]桂炎香,李青松,赵黎,张斌,王亚卉,许愿.中医药的取类比象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3):70-72.

[3]陈晓军.取类比象在针灸治疗痛证中的临床运用[J].中国针灸,2018,38(03):305-307.

猜你喜欢

比类肩峰周易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翻译转喻观及其在中医术语“取象比类”英译中的体现❋
甜甜的“蝴蝶茧”
先秦比类思维的发展路向漫谈
——以《吕氏春秋》之前为考察对象
试论“隐性显译”在传达《内经》取象比类思维中的作用
《周易》与《孙子兵法》
肩峰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关节镜下喙肩韧带松解在微创治疗肩峰撞击征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