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一流”的西部高校 环境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2020-06-29夏天骄郭学涛
夏天骄 郭学涛
摘 要:“双一流”建设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时代,也为环境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探索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通过调整生源结构、建立一流师资队伍、凝练特色专业方向、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依托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平台等举措优化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适应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对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需求。
关键词:双一流;西部高校;环境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7-0078-02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点建设工程,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1]。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为中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环境科学领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环境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革,以适应新形式下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环境保护硕士学位授权点于1985年开始招生,1996年获批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1998年更名为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如今已形成完备的本、硕、博及博士后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B-类,在111所设置此学科的高校中排名第62位,在高等农林院校中排名第三(次于中国农业大学第33位、北京林业大学第48位)[3]。
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一)优质生源比例持续走低
受地理位置等局限性影响,西部高校研究生生源处于相对劣势。而“双一流”背景下高校之间优质生源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更多社会关注集中于“双一流”高校的“双一流”专业,其他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则面临艰巨的挑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学位点研究生录取人数由2013年的27人增加至2019年的87人,但优质生源(即本科就读于“985工程”或“211工程”院校的生源)比例仅为30%左右。部分学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志向和兴趣淡薄,专业认同感低,大大增加了后期培养难度。
(二)专业特色不突出
受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和前期基础等因素制约,当前西部高校特别是农林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相比国内一流综合性高校有一定差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位授予标准等均是参考国内其他综合性高校制定。然而,该校环境学科发展历程短,经验累积不足,工科办学基础相对薄弱,导致近年来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质量都面临极大挑战。缺乏专业特色的被动式发展,使学科的行业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难以比肩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
(三)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实践能力与就业需求不平衡
“双一流”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然而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对创新实践教育的指导还不够全面,创新训练的课程体系和保障机制尚未完善。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理论课程成绩优秀,科技文献研读能力突出,但很难做到将习得知识学以致用,自主研究能力较差,过度依赖于导师的指导,对创新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也远不及本科生。
此外,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不平衡。现有课程体系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习实践环节。学生过于依赖书本,对当前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存在的典型环境问题缺乏敏感性和洞察力,对科学问题的研究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应用实践和服务社会能力与企业对环境类高层次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不匹配。
三、优化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议
“双一流”建设强调“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这种动态评价体系为西部高校推进学科建设,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经过多年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初见成效,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和认同感逐步增强。在这些良好积淀的基础上,如何整合现有资源,拓宽学科发展空间,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当前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新课题。
(一)健全奖助体系,吸引优质生源
为吸引和鼓励更多优秀应届本科生攻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学位,可实施以申请—审核制度为主的招生选拔体系,吸纳部分具有科研潜力、学习热情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为非第一志愿报考的部分成绩优秀、能力突出的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允许他们以调剂方式录取。同时,效仿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为优质生源提供奖学金,并通过建立完善的奖助制度尽可能为研究生提供物质保障,使其能够专注于学术研究[4-5]。
(二)建设德才兼备的优质导师团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2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9人,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4人,有境外高校/研究机构教学、科研经历教师22人,师资队伍整体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国际化水平比较合理。为进一步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应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实行研究生导师年度审核制,以综合性量化指标进行职能考核,对于触碰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红线的导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补充导师队伍,并吸纳部分优秀中青年学者作为导师,使他们的学术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三是不断提升研究生导师的实践能力,补充具有工科背景的博士或博士后进入导师队伍,鼓励导师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四是聘请具有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家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