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 教学体系实践探索

2020-06-29杨鹏

关键词: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思政课

摘    要:高校思政課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场所与考查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最大程度地激活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广泛兴趣,实现高校特别是农林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7-0001-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仍然存在强调以“教”为核心,忽视学生课堂感受,没有真心吸引学生,打动学生的现象[1]。针对这一现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思政课教学团队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加强课程吸引力,推动实现高校特别是农林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坚持“八个统一”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发挥学生主体性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离开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

随着高校思政课研究的深入和广大思政课教师的探索,思政课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获得感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思政课教学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教学要求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场所、考查方式等全教学全环节都要把握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这个中心处于教学过程的核心位置,分别连接着各个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融为一体,体现教学的研究性和学生的创新性,实现思政课教学由“课堂讲授”向“全面引导”的转变[2]。

“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图

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

从2013年春季开学到2019年秋季学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团队已经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逐渐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具体做法如下。

1.结合课程的经典理论和党的重要思想,贴近学校及学生实际,突出农林特色,挖掘多样化教学资源。众所周知,思政课教学的重点是讲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的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依据教材内容,紧密围绕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课程教学团队特别建立了“西农故事”案例库,分时代篇、人物篇、实践篇三个部分共计160余篇,时代篇分筹创与组建、西农与抗战、西农与解放、西农与建国、合校与新发展五个阶段;人物篇主要介绍西农著名科学家、教育工作者与杰出校友,以及诠释“西农精神”;实践篇包括参观校史馆,学习校训、校歌,参观讲解3号教学楼,开展有关校史的人和事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内容,这些案例主要用于充实教材内容、树立爱国、荣校情怀。与此同时,拓展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活动体验中感悟生命价值,增长维护自身生命权益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学的实效性。最终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案体系再到具有农林特色的教学体系的转变,引导学生从认知走向认同,实现方向性、实效性和目标性的结合。

2.“集成”运用多样化的思政课教学方式。教学团队在教学整体上以“专题教学”方式为主,强调“问题导向”、注重每节课程教学的课程设计,每节课、每个问题注意“切入点”的选择,并结合案例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方式[3]。以问题导入式为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题组在导言部分采用“中美日三国对中学生历史不同的视角”引入课程教学,启发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深入思考;专题一,直接选用“习总书记去年访问欧洲四国的事件”,以中外图片对比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题二,通过几个历史人物的辨识和简单介绍,引出社会各阶级在内忧外患中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专题三,在讲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容时,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对中国革命的论述,概括国共两次合作和两次内战,进而阐述28年苦难的革命岁月。特色专题共和国的足迹,通过图片展示每一年发生的重要大事,展示新中国的宏大历史。

3.走近学生身,走进学生心,教学场所多样性。一是创新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彰显主体性。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教育引导学生做奋斗者。课程教学坚持实践教学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思政课教师每年暑假组织指导全校学生开展“主题”返乡调研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发展自身,这一活动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具有农林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实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内容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三农”,增强社会责任,培养家国情怀 [4]。二是开辟第二课堂,做大学生的知心人,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让学生爱其师而信其理,实现思政教学的无缝隙全覆盖。引导和鼓励思政课教师主动出击,加强与大学生的联系,走到他们身边,面对面地约谈、辅导、讲解、作专题报告,给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和情感精神帮助,力争和他们打成一片,让大学生形成“思政课课教师是我的朋友的观念”。

4.改革考核体系,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推行由平时考查、实践考查和期末考核三方面组成的新考核体系,突出考查学生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率先尝试无纸化考试,利用计算机平台探索多元化学业评价考核教学改革。2018年3月7日,《中国教育报》第12版报道了这一全新的改革方式。

三、“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

推广应用效果

教学团队于2011年秋开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体系以来,取得了很大成效。

首先,学生、教师获得感不断提升。调查表明,学生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应用于课程的认同率达到99.2%。有学生表示:“思政课一点也不枯燥,教师讲课的思路很清晰,语言很有感染力,大家都愿意去听。”还有的学生表示:“通过思政课的学习,责任感更强了,价值观得到了升華。”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13年以来,课题组教师所任课程的学生评教优秀率100%,课程评教成绩从95.5分提升至96.8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自信不断提升。

其次,校内外认可度不断提高。 2017年6月,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培训班上,课题组成员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新体系的汇报得到了陕西省高教工委、与会专家和参会学校的充分肯定。2017年10月,在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学评估中,专家认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课的特色和亮点有效支撑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对于所听课程教学的评价全部为“优秀”。2018年1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宣传报道了本教学团队开展“主题返乡调研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认为该实践教学形式新颖,值得推广。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之所以提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一是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场所和考查方式等方面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全方位变革,进而探索对本科阶段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新方式。二是最大程度激活高校特别是农林高校本科生对思政课的广泛兴趣,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坚定跟党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信念。通过对“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应用效果的分析,本教学体系实施的初衷与目的基本达到,有值得推广的优势。也希望以上解读可以对高校思政课主讲教师提供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思路。

参考文献:

[1]陈占安.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J].教学与研究,2004,(4).

[2]杨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0).

[3]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    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4]邬易平,王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J].中国    成人教育,2010,(14).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