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诗路金华”建设与旅游景观意象打造

2020-06-29何妍妍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诗路兰溪诗化

何妍妍

在“钱塘江诗路”大背景下,“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两条线路,是“诗路金华”的精华和典型所在。开发“诗路”旅游,要以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发动各方力量,对“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两条线路的旅游景观意象进行深入系统地挖掘梳理。同时,形成声势,制造氛围,使民众产生积极的旅游期待。旅游部门要进行统一规划,杜绝盲目开发和无规划开发,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加快“诗路”开发,为“诗路金华”建设与旅游景观意象打造提供经验样板。

引言

“金华诗路”在内涵上应属于“浙江诗路”中的“钱塘江诗路”。从地域上考察,金华境内属于钱塘江流域的主要有兰溪江以及东阳江。兰溪江,也称兰江,是富春江上游的一条支流。东阳江“从东阳流经义乌、金华,至马公滩入兰溪之水……全长198千米,为钱塘江三大源流之一。”这两个流域均留下了诸多唐代著名诗人的足迹与诗歌,尤以戴叔伦《兰溪棹歌》与刘禹锡《答东阳于令题寒碧图》最著名。据《兰溪市志》载,自唐至民国以“兰溪”入题的名人诗歌有17首之多,其中以《兰溪棹歌》为题的有3首。据《道光东阳县志》载,自唐至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期间,以《涵碧亭》为题的名人诗歌有12首。因此,以“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两条主线,探讨“诗路金华”建设,开发金华“诗路”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的诗学意蕴

戴叔伦《兰溪棹歌》云:“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朗朗上口,朴实无华,以清新灵妙的笔法写尽兰溪春夜山水美景以及渔民捕捉“桃花鲤鱼”时的欢快心情。“凉月如眉挂柳湾”,挂于柳梢枝头一弯如眉新月,映射着一湾清凉的春水。唐代民歌,多以“丽日艳阳”为场景。而此诗歌,却取夜景的独特视角。船行走在如镜子一般的水面,诗人却联想起“连日春雨”的江南“桃花汛”,活活泼泼的鲤鱼儿都顺着上涨的溪水跳上滩来。独特的民歌气韵,使此诗成脍炙人口的江南渔歌名篇。

“寒碧生秋”是另一位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留给金华的宝贵诗学资源。刘禹锡《答东阳于令题寒碧图》云:“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沈隐侯。化得邦人解吟咏,如今县令亦风流。新开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寒碧”即涵碧亭。据《道光东阳县志》载:“涵碧亭……在县南五里,唐宝历三年(286年)县令于兴宗建亭,题曰‘涵碧。下穿方池,刻石作双鱼,引水贯其中,以为流觞之胜。写图乞诗于刘禹锡。禹锡赋七言诗贻之。”于兴宗是于宝历二年(825)为东阳县令,次年于西岘峰东北麓建涵碧亭。下穿方池刻双鱼,引水贯之,蔚成流觞胜景。于兴宗能诗,又与刘禹锡、方干等交往酬和,遂寄画给刘禹锡请其赋诗。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他虽没有亲临涵碧亭,观赏到它的流觞胜景,从画面上却已深深感受了“青泉蜿蜒寒碧生”的意境。单凭最后“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一句,“涵碧亭”之名就被永恒地镌刻在历史的画卷里。

自刘禹锡题“涵碧亭”诗后,方干、曹冠、许复道、葛洪、陈樵等历代名家诗人留下了诸多咏“涵碧亭”诗文,成为婺地一道独特的“诗路”文化风景。如方干诗云:“……路剧阴溪里,寒生暑气里……方见洋源牧,心侔造化功。”曹冠诗有云:“流水潺湲如有恨,白云舒卷本无心。”陈樵有诗云:“涵碧池头夏气清,我从三昧起经行……人似亭前花不语,诗如江上草无名。”宋元祐年间于“涵碧亭”旧址建“清壶”堂,后改双鱼寺,又名北岩寺。北岩寺是东阳最早的名刹之一,也是佛教天台宗祖师道场,在我国佛教史上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附近又有法华寺、环翠阁、栖贤庵、罗隐寺、三杯亭等胜迹,在东阳的历史上都非常著名。“涵碧生秋”之诗学意象,也深刻影响着当下东阳文人的诗文书画创作。如2015年11月18日,包中庆、蒋天耕、钟国友、陈金彪、卢甫圣等在中国木雕博物馆主办东阳“五子书画展”时,各自现场书写了刘禹锡的《答东阳于令寒碧图》。可见,“涵碧生秋”意象,成为东阳当代文化的符号。

由此可见,“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是两条“金华诗路”文化底蕴深厚、极具开发打造价值的旅游景观线。

二、“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的旅游景观意象打造

意象是个体知觉的结果,即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的结果。意象作为诗词意境的构成单位,在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诗词中意象浩如烟海,大体是以自然景物为主,以社会风情为辅。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丰富多彩的景观意象,是旅游者获得愉悦体验的来源。景观意象的信息特征决定了旅游体验的质量,并影响旅游者的最终评价。相比客观现实而言,意象对人的行为影响更大,特别是在促成消费决策方面,无形的意象作用要大于有形的资源,如图1所示。景观意象的信息特征,决定了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旅游者的最终评价。

“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的诗化意象。“兰溪棹歌”不仅是一首出自名家之手、传唱千年、令人回味的美妙江南渔歌,更是一幅风景风景幽雅的江南春江夜捕图。它以清丽的意境勾勒出兰溪文化意蕴深远的民俗民风画面,为当今的人们提供了难得的旅游景观意象。“寒碧生秋”,自刘禹锡题诗后,经传千年,几经文人墨客渲染和当地先民打造,已成为一个集诗意、宗教及古建筑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景观意象群。做好这两条线路的旅游景观意象打造,并付诸实施,是打响新时代金华旅游的新亮点和引擎,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一)投入力量,挖掘资源

由政府部门(宣传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牵头,组织发动地方文化研究会、当地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院所及媒体的力量,以专题研讨会、征文及實地考察等方式,对“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两条线路的旅游景观意象进行深入系统地挖掘梳理。以“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为主线,深入挖掘,形成系列景观意象。如“兰溪棹歌”景观线,在突出“兰江渔歌”这一主题的同时,还必须深挖和打造周边的景观意象,如“圣教寺”“石壁寺”“石莲洞”“兰溪八景”等。这些景点不但有诗化意象作为支撑,同时还具备环境实物景观,围绕“兰溪棹歌”这一主线,组成了系列景观意象。因此,必须投入力量进行系统挖掘,真正使这些景观成为意蕴化的形象,充盈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真正使旅游者感受物质环境与精神文化的特征,从中体验到愉悦,并在当地媒体上开辟专栏,有计划地进行推介宣传,形成声势,制造氛围。使金华尤其是景观线路当地的民众都知道这些景观意象的文化内涵,以产生积极的旅游期待。同时,也要树立保护环境实物景观理念,对两条旅游线路的文物古迹开展专业保护、修复及改造活动,避免不可逆转的破坏。让旅游者可以感受这些景观的地方历史文化沉淀,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两条旅游线路的建设是一项经济工程。依托深厚的旅游景观意象,积极拓展和创新“圣教寺”“石壁寺”“石莲洞”“兰溪八景”等相关系列景观,推进周边乡镇、村庄的旅游经济发展。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两条线路的旅游景观意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①围绕旅游线路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如东阳传统工艺美术、民间文艺节目、庙会、传统民俗等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针对“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特色內容展示文化,开发衍生相关产品的市场等。②依托旅游路线构建充满诗歌文化和魅力的新型旅游产业体系,推进寻找诗路金华休闲游,把各个景点串成一条线,让旅客打卡,探访历代名家诗人的集诗意、宗教及古建筑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景观群。③借助诗路金华推进金华文化产业发展,引导金华文化所需的价值追求,树立文明、自然、和谐、共享意识,保持金华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活力。在挖掘打造系统的景观意象基础上,旅游部门要进行统一规划,并赋予规划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也就是说,要杜绝盲目开发和无规划开发;不能听任乡镇、村自由开发。规划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是保证这两条旅游景观线路开发成功的关键。只有真正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才能使“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两条诗化旅游线路成为新时代金华旅游的新亮点。当然,也可在规划时考虑分级分期开发。

(三)多方融资,形成合力

“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两条诗化旅游线路的开发是一种公共资源的开发,是一种公益性开发,政府需要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起主导地位。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最好在政府的引导下引入民间投资资本。政府在开发这两条诗化旅游线路之前应先制定统一开发规划,为资金流向指明方向,在开发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资金流向,避免盲目开发等行为对旅游线路造成的不良影响。利用法律法规保护旅游线路的各种自然景观,使“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两条诗化旅游线路的文化古迹不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破坏情况,为诗路金华文化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府可以采用公私合营融资模式,拓宽民间资本投入渠道,并给予制度保障,加大对民间资本的金融支持力度,扩大信贷支持,鼓励私营企业投资。在利益分配方面,可以按照“谁得益、谁投入”,或“谁投入、谁得益”原则,吸引民资,加快“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两条诗化旅游线路开发。

三、结语

“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只是“金华诗路”中的两个比较集中和典型的代表。在“钱塘江诗路”大背景下,金华的其他地方也存在许多诗化的旅游景观意象。因此,可以以“兰溪棹歌”与“寒碧生秋”为先导,将这两线路先开发起来,以便为其他地方提供经验样板,以此推进整个“金华诗路”的旅游开发。

(作者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诗路兰溪诗化
情真词壮造意深——读许洪祥诗词选《诗路晚云闲》
潮起诗路 奔竞共富
畅游“水乡古镇”
“本”性的诗化建构与文化纠结——阿来《河上柏影》简论
兰溪模式 从“云里雾里”到“胸有成竹”
论西夏偈颂的诗化——以西夏文《贤智集》为例
新时代的治水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建造“生命共同体”
诗路历程(外四首)
废名诗化小说的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