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古镇旅游发展中原真性保护研究
2020-06-29王铭杰陈婕王怡包亚芳
王铭杰 陈婕 王怡 包亚芳
浙江省作为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传统古镇景观极其丰富,西塘古镇是其中比较著名的地点。身为江南六大古镇,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在乡村旅游风靡的当下,西塘古镇逐渐成为游客选择短途游的热门地点。然而,在西塘古镇景区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过度商业化、原始风貌破坏、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使古镇的传统空间和原始居民的文化情感遭到破坏,物质与非物质景观的原真性逐渐缺失。古镇原真性的缺失破坏了旅游者的体验、打击了旅游从业者的热情,不利于西塘古镇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着眼于西塘古镇的原真性保护情况,从物态布局、情态景观两个角度,评价西塘古镇在时空、情感两个维度的原真性保护情况,进而结合实际现状与资源价值,探讨古镇旅游发展路径与模式。
引言
近年来,随着“加速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传统古镇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我国虽然是拥有传统古镇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也是消失速度最快的。截至2019年,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古镇数量较10年前已减少50%,保护和发展形势十分严峻。自2003年起,我国建设部和文物局已陆续公布了7批共计312个历史文化名镇。其中,多数古镇已划出部分区域进行开发,且成为旅游景区供游客参观游览,为原住居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然而,由于传统古镇在开发旅游过程中文化遗产被照搬照抄;填塘拉路改变历史格局风貌;民俗表演一味商业化;居民被迫强制迁出等问题频频出现,导致古镇物态布局与情态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使其原真性的保护和旅游发展均遇到了极大挑战。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前往的旅游者将无法感受到古镇的真实样貌与民风民俗,当地居民的生活节奏与文化脉络也将受到极大破坏。
基于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古镇景区内现有的景观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探寻其在文化遗产存在、形态、内涵上的原真性保护情况,并基于以上分析评价提出西塘古镇景区原真性保护的对策和可行的创新制度。这样一来,使西塘古镇景观的原真性在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发展,为游客带来更真实体验的同时,为我国传统古镇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一、古镇的原真性内涵
(一)乡村古镇旅游与原真性结缘
原真性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中世纪的西方世界。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中,首次主张在城市遗产保护中引入原真性概念,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全部信息。2005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发布了《实施世界易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在这份报告中对原真性进行了更精确、细致的阐述拓展,将其进一步细化为主观原真性、建构原真性、存在原真性、后现代原真性4类,形成了当前学术界认可度较高且较权威的概念框架。
原真性在旅游领域的讨论虽起始于遗产地的保护,但随着乡村古镇旅游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传统古镇迎来了旅游热潮并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原真性研究客体已不再局限于最初的文化遗产地,而是扩展到民俗旅游、乡村旅游、主题公园旅游等多种不同的旅游资源地。同时,原真性研究主体也正日趋多样化,包括居民、游客、开发者等。就目前而言,乡村古镇旅游的原真性保护研究可分为客体保护研究和主体感知研究两大领域。客体保护研究集中在探究乡村中不同类型的景观资源原真性的保护对旅游开发和旅游体验的影响,而主体感知研究则强调从游客、居民、政府、旅游经营着、专家等多维视角出发,研究不同利益主体对乡村景观的原真性理解感知以及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以上两个角度各有侧重,极大丰富了乡村古镇旅游原真性研究的理论价值。
(二)传统古镇旅游发展中的原真性内涵
由于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景區的实地情况、发展规模、保护程度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古镇景区的原真性保留情况和游客体验有所不同。本文在结合传统村落景观原真性理解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西塘古镇实际情况,从当地传统景观原真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评价角度出发,促进当地西塘古镇可持续发展。
1.物态布局内涵
传统古镇的物态布局主要指在古镇内保存下来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的客观物质载体,包括建筑景观、街道形态、文化遗存等。这些物态景观的布局勾勒出古镇的传统风貌、构画出原始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时,物态布局具有一定的时空属性,其原真性的保留可以反映出古镇的历史变迁和村落印记以及传统古镇在时空维度上的完整记忆。对于西塘古镇景区而言,物态布局中包含的物态景观是古镇进行原真性信息传递和游客原真性感知的首要物质载体,情态景观的保留和发展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物态布局实现。
2.情态景观内涵
传统古镇中情态景观指在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经济水平和地方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的行为模式和文化形态,是由古镇原住居民主导的情感展现。本文研究的西塘古镇情态景观包括与当地居民生活紧密相关、世代相袭的生活习俗、民间文艺、传统工艺等内容,它们是西塘古镇非物质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游客在游览西塘古镇时原真性感知中体验互动最强的部分。古镇情态景观原真性的保护及发展现状调研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西塘古镇的精神文化内核,不断深挖旅游产品内涵,探索原真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途径。
二、西塘古镇原真性保护与旅游发展评价
(一)西塘古镇概况
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地处上海、苏州、嘉兴3座城市的中心地带,且作为吴越文化承载地,成功入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与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自2017年上升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其在国内的知名度逐渐攀升,在近几年的“中国旅游百强景区”名单中稳居前50。
西塘古镇内部地势平坦,河流密布,河道、街巷、桥梁相互连接,形成了古镇的主体框架。“桥多、弄多、廊多”是西塘古镇的一大特色,古镇景区内保留着较为完好的明清故居、宅弄、书院、祠堂、石刻、雕塑等物态景观,这些景观均依河而建、临水而筑,亦有社戏、越剧、庙会、黄酒酿造等民俗文艺与工艺活动在此继承、发扬,游客可在此体会到“小桥流水人家”的真实感受。作为传统村落景观,西塘古镇内的物态、情态景观资源相比国内其他古镇景区可谓相当丰富,也正因此,使西塘古镇成为国内游客在追求“返璞归真”时的热门旅游地。
(二)物态布局
1.建筑景观
西塘古镇景区内建筑景观主要由各类古建筑构成,包括居民故居、商铺、戏台、牌坊、书院以及其平面结构、造型、材质、色彩、功能、装饰等内容。根据调查发现,景区内大部分建筑景观的原真性保存较为完整,建筑的结构造型、材质、功能虽在原基础上进行修缮改进,但均运用了古建筑的原材料、原结构、原工艺,有利于将古镇的徽派建筑风格真实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满足旅游客体真实性的要求。然而,西塘古镇在商铺,尤其在造型、色彩方面的保护有所欠缺。景区中的部分商铺采用了现代色彩和饰品来装饰门面,不少商铺甚至直接放弃了原始样貌,改用现代样式的外观造型,严重破坏了其原始真实的感觉。我们在对几位店铺商家进行访谈后发现,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代样式的装修价格较低且容易吸引游客的眼球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建筑景观的原真性,古镇景区应平衡好保护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兼顾居民、商家的收益,让他们愿意保留和修缮古建筑。对于景区中的一些如商铺这类的现代建筑可采取修景的方法,对建筑的墙面、屋檐等进行装饰,从而协调古镇整体风貌。
2.街巷形态
西塘古镇街巷形态的原真性主要包括街巷的结构布局、建造材料与空间功能构成。从结构布局看,在以往西塘内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其中,24座石桥将古镇的5块地区连接成一片,街道以沿河道发展,连接了新、老镇区,以此构成了古镇的整体框架。而如今,由于游客分流和交通便利的需要,西塘古镇将众多的街道分为中心与非中心两类,整体格局转变为以中心街道为主的网状发展。在此基础上严格保护中心街道原有形态、走向、长度、宽度不变;对非中心街道允许进行一定程度扩宽,帮助疏解古镇内的人流压力。从建造材料看,西塘古镇的改变较小。街巷的建造材料多采用原来的木质、石质材质,不易损坏,具有一定的耐久性,且与古镇景区整体风格相符,保留了原有的真实感。从空间功能看,由于街巷布局随着旅游景区开发不断发生改变,古镇内街巷空间功能的承担主体发生了转移,但其主要的街道、河道仍能满足疏导交通、分散人流的作用,例如送子来凤桥、烟雨长廊依旧是游客遮风挡雨的场所。除此之外,西塘古镇在其入口、主要街巷交汇处结合周围的建筑景观塑造了多处空间节点,以水文化、桥文化、院落文化为元素底色,有主题、有特色地设计构筑物及景观小品,对传统街巷布局进行了合理延伸,既满足了古镇居民生活交往的需要,也为游客提供了文化体验、休憩集散的场所。
3.文化遗存
文化遗存来源于原始居民的创造性活动,是居民在生活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活动痕迹的遗物与遗迹。在西塘古镇中主要包括了古井、农具等生活生产用具以及书法、木雕、纽扣等物品。西塘古镇的文化遗存保护工作由当地文物部门牵头,制定了规范条例。在保护时根据最低干预原则,以延续现状为主要目标,避免改变遗存的价值、历史、文化信息等。根据调查发现,西塘古镇将文化遗存按可移动与不可移动进行分类,进而采取不同的保護手段。对于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以“不改变原状”为要义,为每一处文化遗存划定了保护范围,并在周围添置一系列环境要素,将其设计成一处小型的传统景观,在达到保护目的的同时,向游客宣传古镇文化。对于可移动的文化遗存,西塘古镇采取收集馆藏的方式进行集中保护和展示。景区中已建有纽扣博物馆、明清木雕馆两座保护博物馆,在馆中较好地保存了古镇中的大量遗存实物,满足了原真性的保护要求。
(三)情态景观
1.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的生活模式,不同地域的村落古镇,存在许多表达各异、特色鲜明的生活习俗。相比于其他的古镇传统资源而言,生活习俗是村落景观中受历史文化变迁影响最深、变化最大、适应性最强的一种。西塘古镇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积淀,使这里成为文化融合荟萃之地,当地的生活习俗丰富多彩。古镇通过在特定月份举办节庆活动使生活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进程中得以保留,例如1-2月的中国年、3-5月的七老爷庙会、5-10月的夜游西塘、中秋赏月、11-12月的汉服文化周等。当地的传统生活习俗在这些旅游节庆活动中通过与游客互动和表演等形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展示。然而,在景区内商业化的节庆活动和表演日趋丰富后,生活习俗的原真性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在实地调查后发现,游客在参加景区内的传统节庆活动时,由于本身对西塘古镇习俗缺乏认识,导致他们无法感知生活习俗的传统、真实内涵。另外,民俗节庆的展演主体中当地居民的参与度较低,面临着异质化的危险。
2.民间文艺
民间文艺是传统古镇中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镇中的居民口口相传保留下来的乡土文艺样式和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着当地居民在生活中的审美追求和美好向往。从西塘古镇经济发展的角度说,民间文艺既是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也是宣传古镇的文化平台。西塘古镇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文艺当属田歌、社戏和越剧。对当地居民来说,演唱歌曲、表演戏剧不仅能陶冶情操,还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同时也是展现当地民间故事、农事活动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极具价值的文化遗产资源,西塘古镇秉持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田歌、越剧及民间文艺人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认定工作,且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将民间文艺向旅游资源的方向转换。然而,在实地调查后发现,游客普遍认为古镇中的舞台文艺演出特色不够突出,无法激起他们的观看兴趣,原真性的感知较差。为保留民间文艺的原真性,西塘古镇的“舞台化”表达应建立在深刻理解和正确解读当地传统的基础上,将古镇的民间文艺、生活方式进行艺术性展现,而非单调、乏味地表达。同时,还应考虑增加游客互动与体验环节,使其符合旅游者的文化原真性预期和旅游体验需求,以此打造旅游主体与文艺客体间的良好的“舞台化”共生关系,保护民间文艺的原真性。
3.传统工艺
传统工艺是村落古镇原始居民为满足衣食住行需要,设计制作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工艺,是当地居民文化知识、设计理念、制作技艺的集中体现。西塘古镇的民间传统工艺丰富,如传统纽扣制作技艺、编织扎制技艺和传统臭豆腐制作、黄酒酿造工艺等均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传统工艺的原真性保持需要工艺传承人的支持和参与,工艺传承人的培育是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从古镇保护角度看,西塘古镇在旅游发展的同时,为当地的手工艺人建立了切实可行的传承机制,鼓励和扶持传承人的制作、授艺等传承活动,并定期为居民开展培训、组织竞赛,通过以上方式实现古镇传统手工艺的常态化、程序化发展。从旅游者感知角度看,传统工艺的原真性感知需要借助一定的中介体来实现,最直接的便是旅游地的工艺商品。但是,西塘古镇中的传统工艺并没有在旅游市场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实地调查古镇中的纪念品售卖者后发现,古镇商铺中的挂饰物件、手工艺品等各式商品大多是从外地厂商进货进行销售,并非是西塘本土特有的传统工艺商品。这些同质化的外来商品占据了西塘古镇绝大部分的工艺品市场,大批量生产的毫无特色的商品淡化了当地传统手工艺品的唯一性与稀缺性,也使传统工艺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事实上,传统工艺的原真性保护应重视展示工艺制作的过程,而非单纯结果化地售卖纪念商品。
三、西塘古镇原真性保护及旅游发展建议
(一)满足各主体需求,建立共生机制
由于古镇的旅游开发受到多方利益主体的限制和驱使,当地传统物态、情态景观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通常困难重重。合理的旅游发展不仅要协调旅游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尽可能满足各方要求,还要在满足参与主体需求的同时保护传统景观和原生文化,寻求建立主体之间的“原真性”保护共生机制,共谋发展对策。
首先,古镇景区应建立诉求保护机制。在古镇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各利益主体基于自身不同的立场会对“原真性”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再加上各环节的沟通协调存在障碍,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诉求通常最容易被忽视,由此导致古镇景区朝着商业化、同质化方向发展,背离原真性保护的要求。然而,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接待者和最终评判者,存在对真实性和现代性需求的博弈。因此,建立诉求保护机制,允许居民和旅游者作为主体表达合理诉求,实现两者视角的整合,并与旅游开发商达成的共识,将对景区真实性维护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其次,古镇景区应建立收益兼顾机制。目前,古镇景区的收益由开发商大量占据,当地居民和相关从业者的收入微乎其微。然而,古镇中的建筑保护修缮及传统文化传承等相关工作的费用却需要他们大量承担。这种不公平的现状导致居民和从业者对古镇景观的保护及发展热情不高,使古镇逐渐丧失群众基础,失去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旅游体验活动开发的动力。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显然无法实现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共享,不利于古镇旅游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古镇景区要建立独立于开发主体的收益协调机制,努力做到兼顾各方利益、调节各方冲突,最终达到投入和收益分配的平衡。
(二)动态化保护,层次化发展
传统的古镇通常具有一定的规模,若对古镇中的不同区域采取同样力度的保护和发展手段,对人力、物力消耗较大且不切实际。古镇可考虑结合不同区域内资源的丰富程度与保护价值以及旅游发展的需要,将古镇的资源保护由静态维持向动态整合过渡,由按点改造向分层规划转变,最终实现“动态化保护,层次化发展”。
第一,动态化保护,要求各方利益主体转变被动保护思路,主动承担发展责任。政府部门应简化各项措施的报批流程,打通各产业联通渠道,以发展促保护,以活化促传承。旅游开发商和当地居民则需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将古镇中的传统资源与音乐影视、信息科技等其他专业领域结合,使其在更广阔的平台得到广泛應用。
第二,层次化开发,旨在对古镇进行分区分块,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开发策略。这不仅有利于古镇原真性的保护,也有利于集中打造旅游产品,形成旅游特色。古镇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核心旅游区、边缘旅游区、社会生活区等区域,不同区域采取不同对策。核心旅游区应成为古镇景区的主体游览区域,这也是原真性保护的首要区块。此区域中的物态布局和情态景观需做到最大限度地保存和保护,并承担着向旅游者全方位展示当地文化内涵和特色的任务,力求做到“视、听、嗅、味、触”五感俱全的开发应用。边缘旅游区应承担起古镇景区疏散人流和交通干道的作用,可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对路面、建筑进行合理延伸及扩建,并进一步考虑在此区域内添置馆藏馆、演唱戏院、餐厅茶馆等场所,满足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传统品鉴、文化教育的需要。社会生活区则是当地居民的生活聚集区,应全方位保持原始原貌和风俗习惯,禁止一切旅游性质的开发和改造。
(三)创新旅游产品内涵,使无形文化有形化、体验化
古镇中的街道、建筑物等物质遗产是客观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居民和旅游者对其原真性的感知直接明了,而传统习俗、工艺和文艺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则以一种无形的状态存在,在古镇的旅游开发中,只有通过节庆活动、舞台表演、宣传解说等旅游中介的转换表达,才能构建起旅游者和客体资源之间的联系桥梁。因此,古镇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需做到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有形化、体验化,从而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便于旅游者的体验感知,促进古镇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另外,文化资源有形化、体验化的转变伴随着古镇旅游项目的拓展丰富及旅游产品层次品味的深化,能够起到拉长古镇旅游的产业链条、提高旅游综合收益的效果。长久以往,还可以增强居民及周边游客对古镇文化资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当地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文化资源的有形化,古镇可利用与生活习俗、工艺文艺相关的建筑、道具、物件、艺术符号等载体,对其相应的文化内涵进行嫁接、转移和组合,以此来固化某些文化特征。同时,辅以解说讲解、场景营造等表现形式,将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物化元素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设定具有吸引力的主题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中。通过相应的主题串联单一的有形化载体,形成一系列整体一致且主题凸显的综合旅游产品,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最终实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无形资源优化配置与旅游产品创新发展。
文化资源的体验化是基于旅游活动向游客参与化转变的发展趋势,将古镇的传统文化进行体验化展示。舞台化表演是文化资源走向体验化的开端,但远远不够,古镇需要进一步打造新型的迎合旅游者的文化创意产品,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对于传统工艺和文艺的体验展示,可考虑在古镇中设立手工作坊、唱戏擂台等景观节点,让游客亲身参与到工艺品的制作流程与歌曲戏剧的表演体验中,使游客对当地文化留下深刻印象。除此之外,还可应用新兴的体感项目,利用触控感应来代替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或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基于三维建模、仿真渲染的真实效果,使游客漫游于曾经的原始古镇,身临其境地感受原住居民的生活习惯与风俗文化。显然,利用现代科技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能够为旅游者带来沉浸式的深度体验感受,还能够帮助古镇文化产品开发突破客观时间、空间条件、居民生活、传承人流失等多方面的限制与困境,为文化保护传承提供新的可能,成为今后古镇旅游产品创新的重点方向。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