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准则下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思考

2020-06-28杨张翼

经营者 2020年9期
关键词:管理建议新会计准则事业单位

杨张翼

摘 要 政府会计制度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本文首先分析固定资产在新制度下会计核算的主要变化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办公设备升级换代,呈现出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部门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分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管理建议,希望能够提升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水平,进而优化固定资产配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新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核算 管理建议

为了规范管理固定资产及核算,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编制质量,财政部先后颁布了两个文件,分别是《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显然,新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管理固定资产及其核算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针对这些变化,事业单位应改变原先固有的核算和管理方式,尽快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一、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的主要变化及应对

(一)会计核算方式变化及应对

固定资产核算在政府会计制度下采用的是平行记账模式,也就是说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同时核算,与之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双分录”核算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在之前的双分录核算模式下,事业单位购入了固定资产,是借记在“事业支出”的科目,并贷记在“银行存款”等科目下;与此同时,借记在“固定资产”的科目,且贷记在“固定基金”科目下。而在平行记账模式下,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预算会计核算过程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所以,在涉及通过货币资金开展业务的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就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当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时,其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就需要借记“固定资产”且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其预算会计核算的内容就要借记“事业支出”科目且贷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等科目。新政府会计制度使固定资产的核算内容增多,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增加事业单位在职财务人员的财务培训,尽快从收付实现制中转变,熟悉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核算方式。

(二)计提折旧方式发生变化及应对

在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发生的最大变化是固定资产要进行计提折旧,并计入当期的费用中,这显然是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的最明显变化。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折旧期限和范围规定不明确,大多数事业单位并未能真正地开展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或者不提折旧,或者虚提折旧。新政府会计制度就明确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与类别,且明确了通常需要采用工作量法或年限平均法进行计提折旧。在新准则下,还规定了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提的时点,就是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在当月就开始计提折旧;而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在当月就不再计提折旧。值得注意的是,这与我们熟悉的同样是权责发生制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所选择的时点是有所不同的。企业会计制度下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需要下月才开始计提折旧;而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需要当月开始计提折旧。显然,对于同一时间购入的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制度会比企业会计制度早计提一个月折旧。

在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过程中,事业单位没有计提固定资产折舊的,需要根据新制度进行补充计提折旧;事业单位根据原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需要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新旧衔接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的通知》(财会〔2018〕34号)中规定的开展账务处理。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较弱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管理意识不强的情况,也不具有必要的管理理念。因为事业单位购置的固定资产所需资金大多来自财政拨款,需要在经费支出中进行一次性列支,而不计提折旧。所以,一些事业单位在购买、核算、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存在松懈的现象,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加之固定资产管理往往不属于事业单位领导业绩考核的内容,领导不够重视。

(二)固定资产合理配置程度较低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率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固定资产本身使用的频率较低,每年仅需使用一两次;二是资产超量配置,配置大于需求;三是资产超功能配置,购置了具有多项功能的资产,但仅使用其中一两项功能,产生“杀鸡用牛刀”的现象。造成使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在采购固定资产时,不注意预算管理,对实际需求考虑不全面,超量购买固定资产,造成资产闲置,时间久了,有些资产由于更新换代问题无法满足当前的使用要求,如电子产品;二是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比较松懈,没有及时掌控资产的使用状态,缺少部门或者单位之间的流动和调配。此外有一些特殊原因,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单位的职能、组成部门和办公地点发生变化会导致原有部分固定资产无法继续使用,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合并,往往造成大量重复性固定资产闲置。事业单位缺乏对已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维护的管理,会大大缩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继而降低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三)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

从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来看,由于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在事业单位中没有得到完善,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能得到有效的体系支持,使事业单位规范性的固定资产管理更难以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程序和岗位责任划分不够明确,经常出现推诿责任的情况;或者制度中已作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不能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使制度流于形式。同时,事业单位不具有完善的分析体系,固定资产得不到高效的管理。

三、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这是对固定资产进行高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固定资产采用统一归口管理,需要明确管理的责任部门;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合理地设置事业单位内控关键岗位,并明确地划分相应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由此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严格购置、处置固定资产的审批流程;加强预算控制,建立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健全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素质。

(二)加快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要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也应进行信息化管理。一些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如高校、医院等,涉及固定资产的类别较多、数量庞大,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量大,必须依靠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准度。事业单位在管理工作中,要将网络信息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系统得到优化和升级。

(三)加强固定资产统筹配置

事业单位以信息化系统为依托,对固定资产实行动态化管理,实时监控更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此信息化系统可进一步提升,增加资产闲置信息模块,此模块在各单位之间实现信息互通,成为一个类似二手商品置换的平台。各单位闲置的资产情况在此平台展示,其他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查看,若有意向,可以通过平台与资产闲置方联系,在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进行固定资产调配。这种平台为各单位之间互相调拨资产提供了便利,提升了固定资产的流动性,从而提高了固定资产统筹配置的合理性。

四、结语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事业单位应当树立改革意识,尽快调整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以适应新制度的要求。同时,希望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能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事业单位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加合理配置等方式,在固定资产管理上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从而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加可靠、合理和完善。

(作者单位为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麦家宝.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30):158+160.

[2] 王茜.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分析[J].纳税,2019,13(05):89+91.

[3] 陶芸.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5):63-64.

猜你喜欢

管理建议新会计准则事业单位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与建议
优化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建议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谈博物馆固定资产的管理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