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020-06-28周琳
周琳
摘 要 随着高等院校不断加强建设、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资金的需求在逐年增加。预算绩效评价是对高校资源优化配置使用的效果检验。本文分析A高校预算执行现状、不足及原因,对所有指标的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搭建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校 预算执行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设计
一、A大学收支基本状况
A大学是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拥有90年的办学实践和历史积淀。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713名,其中,专任教师425名,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9%,硕博士研究生教师比例达到48%。学院现有三年制大专学生14000多人,设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商学院、五粮液技术学院与食品工程学院、新材料与化工能源学院、汽车轨道交通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文创与旅游学院、人文社会学院共11个学院,45个大专专业。
(一)预算收入结构概况
A高校的收入来源主要为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收入。表1可以看出,2017—2019年,财政拨款比重分别为70.5%、64.3%和69.3%,政府拨款仍旧是A大学收入最大来源。
(二)预算支出结构概况
由表2可知,2017—2019年基本支出占比例分别为92.67%、89.28%和72.58%。不难看出,基本支出在支出预算中所占比重较大。
二、A高校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问题分析
A高校预算执行过程中,“超支常态化,监督形式化”,前期重视预算编制,中期忽视预算执行,决算结果与预算出现较大差异。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未单独设置预算部门,预算管理缺乏独立性。A高校预算编制工作由财务处负责,缺失制衡理念。二级院校缺乏独立的财务人員,不懂经费运营管理,忽略经费的成本效益,没有发挥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优势。
第二,缺乏预算执行绩效管理意识。尽管学校高度重视预算绩效,但由于二级院校是预算执行部门,二级院校领导和经办人大部分不是财务人员,重申请、轻使用的观念尚未转变。
第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失。A大学预算管理制度尚在健全中,没有形成完整的预算评价体系,绩效评价体系流于形式。
三、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指标体系评价内容与原则
第一,收入预算评价。主要评价收入的合法性、偏差率,即每笔业务必须有合法凭据,收入预算收入资金要确保及时、全额到位,并对收入预算偏差进行成因分析。
第二,支出预算评价。重在评价支出的合规性、合理性与及时性,即支出预算的每一笔业务都要遵循A学院财务处规章制度,合理、及时支付,防止长期拖欠款。
第三,预算绩效评价。主要评价绩效预算是否实现了既定的绩效目标,是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适应A学院持续优化发展战略。
绩效预算评价内容要与绩效预算评价原则相关联。针对上述评价内容,绩效预算评价需要坚持3个维度原则:有效性、效率性和经济性,有效性侧重于关注成效,效率性关注投入产出比,经济性更关注成本因素。
(二)总体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为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旨在“以计划落实战略,以预算保障计划,以考核促进预算”,推动A高校事业可持续发展,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三)评价指标的内涵
1.共性指标的内涵
(1)及时性:考核二级学院报送预算草案是否及时,可以将预算编制反馈时间确定后,按照迟到一天扣2分进行考核。
(2)完整性:考核预算编制是否具体化、全面化,覆盖全部门全员。
(3)规范化:考核预算责任中心是否明确化。
(4)合理化:考核二级学院提交的预算是否符合学院整体情况,是否参照去年标准进行微调。
(5)预算收入完成率:考核收入完成情况,完成率越高,表明收入越高,核算全年收入实际数占本年预算收入的比例。
(6)预算执行率:表示二级院校按照计划支出落实越到位。
(7)预算调整率:除特殊情况外,预算执行中应尽量避免预算调整。预算调整率越小,表示各预算单位预测水平越高,管理能力越强。
(8)计划完成率:是否在规定的期间内落实完成预期计划。
(9)质量及效果:对预算完成效果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2.个性指标的内涵
高校作为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教学无疑是其核心。A大学目前在争创“全国骨干院校”“双高院校”,从而达到进位升本。所以十分重视师生配比、教学经营收入以及办学成果。
(1)师生比:说明A大学师资的配备情况,此指标在满足教学需求的情况内,越小越表明办学效益比较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越高。
(2)教育收入增长率:该指标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石。
(3)专升本增长率:当年专科考取本科的人数比例,目前A高校这一指标很低,反映出了师资力量不足,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4)教学成果:A高校可以建立教学成果考核实施细则,设计个人加权表(反映科研团队成员按名次排名分配占比重),获奖奖励分值表(国家一等分值、国家二等分值、省级一等、省级二等、校级),个人教育成果考核是分值*个人加权权数。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科研项目相关绩效管理政策文件精神,加强和防范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考核的管理,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提高科研经费的效率,A学院对二级学院设立科研项目绩效经费考核。考核的范围为学院已立项、实行间接费用管理模式的纵横向科研项目。A学院设计3个指标进行科研成果考核:教师人均科研经费、科研经费年增长率、教师人均科研数,这3个指标可以反映二级学院的科研成果。
要想培养出应用型的社会人才,A大学只有不断发展与壮大,才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固定资产增长率、总收入占学校收入比重这两个指标可以说明二级学院的筹资能力。
专项经费到位率、完成率、是否专项专用这3个指标反映了专项经费执行情况。
四、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的环境
A高校实施绩效预算评价成功的关键是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相关配套措施。
(一)校领导层面建立绩效评价的观念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双基础、双核算制度的推行,逐步将高校管理企业化。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落实需要领导层的强力支持,才能在各个部门中得以贯彻执行。
(二)建立专门的绩效预算管理机构
A大学应该设立专门的绩效预算管理机构,机构内由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参与绩效预算,实现专业化、专门化。绩效预算管理与传统的管理范畴不同,是一项综合高效的内部控制工作。
(三)预算绩效指标体系设立弹性机制
根据A高校的办学特点和管理需要,战略目标是“扩规、进位、升本”,创建国家“双高”职业院校。A高校在按照绩效预算管理原理的前提下,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成具有合理性和适应性的体系,开展阶段性的弹性调整,形成绩效评价体系,贯穿学校管理全过程。
(四)加强全院全员财务管理培训
预算管理是A大学的内控制度之一,全面推进预算管理的前提是对全院进行财务管理培训,实现人人参与的良性循环局面。
(作者单位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田景仁.高校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及其评审的指标体系构建[J].会计之友,2012(8):76-78.
[2] 夏雪.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05):38-39.
[3] 唐大鹏,吴佳美.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探究[J].财务与会计,2019(0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