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忽视、师生关系对初中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

2020-06-28张珊珊

关键词:总分师生关系初中生

张 野,张珊珊,苑 波

(1.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沈阳师范大学学生处,辽宁 沈阳 110034)

一 问题的提出

目前,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欺凌方式,已经普遍存在于青少年群体中,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就概念而言,网络欺凌是指个体或群体使用电子信息的交流方式时,重复性地伤害其他个体的攻击行为,这种欺凌方式会使被欺凌者很难进行自我保护,也是人们常说的网络暴力现象[1]。网络欺凌具体可以表现为实施欺凌者利用图片、视频、言语等手段在网络平台上对被欺凌者进行攻击。由于网络欺凌带有匿名性、跨时空性、隐蔽性等特点,它会毫无“留痕”地威胁或有碍青少年身心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于正处在自我同一性形成阶段的初中生来说,因其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此年龄段青少年是网络欺凌的高发群体[2]。近期,许多新闻报道中也提到初中生将被凌辱、被欺凌者遭暴打、辱骂的视频、图片发布到网络中,对受害者实施了二次欺凌伤害——网络欺凌。不仅如此,网络欺凌还与传统欺凌一样带有双边伤害性特点,它会同时引发欺凌者和受欺凌者的学业成绩、情绪、认知等方面的问题[3-4]。

有研究发现,心理忽视作为一种消极经历,是引发青少年问题行为产生一个重要因素[5]。心理忽视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和情感上的需要受到社会和家庭反复、持续漠视[6]。遭受心理忽视的个体因其在情感上缺乏关心与爱护,会导致他们采用消极方式(攻击、自杀、自伤等)来处理与解决生活中与他人的争端、分歧等。Sousa等人(2011)的研究发现,遭受心理忽视较严重者,其反社会行为也会增加[7]。而且也有研究指出,与其他人相比,有心理忽视经历者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暴力及欺凌行为[8]。网络欺凌作为一种新的欺凌形式,它可能与其他消极行为一样受着心理忽视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假设H1:心理忽视可以引发初中生的网络欺凌行为。

随着个体不断地成长,学校逐渐成为学生活动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因而教师作为学校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认知学习能力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来说,温暖、信任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对学校环境的适应并会有效地减少学生内外化问题的产生[9]。若师生关系紧张,它不但会干扰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而且还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进而出现了更多的攻击行为[10]。例如,黄彦等人以国内儿童为被试探讨了师生关系与问题行为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师生关系与儿童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而且对儿童问题行为发生有抑制作用[11]。因此,本研究假设H2:师生关系可能在心理忽视和网络欺凌之间起中介作用。另外,线下的传统欺凌与线上的网络欺凌之间也存在相关性,Subrahmanya等人就指出青少年的行为在网络和现实之间具有一定的连贯性[12]。黎亚军的研究已证实,网络受欺凌与传统受欺凌之间有共发性[13],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影响因素。同时,后续的研究也发现了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之间也有正相关关系[14],而且两者都受着心理忽视这一个心理变量的影响。这说明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之间可能存在预测作用。可见,心理忽视可以引发传统欺凌,进而导致网络欺凌的出现。据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H3:传统欺凌在心理忽视和网络欺凌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同时,由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抑制不良情境的个体问题行为的产生,而且前文提到的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之间的关系密切。因此,我们推测心理忽视与网络欺凌之间可能因为缺失教师的支持、爱护等维系关系而引发传统欺凌,进而加强了网络欺凌的发生。综述所述,本研究做出假设H4:心理忽视能够通过师生关系影响个体的传统欺凌,最终影响其网络欺凌的发生。

基于此,本研究将深入探究心理忽视对初中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机制,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以期为初中生网络欺凌行为的治理与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图1 本研究假设示意图

二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辽宁省4所初中的在校学生1000名为研究被试,以班级为单位统一进行施测,剔除只完成部分题目和规律作答等无效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877份,有效率为87.7%。其中初一学生466人(53.1%),初二学生411人(46.9%);男生438人(49.9%),女生439人(50.1%)。年龄范围在12至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3.61±0.81)岁。

(二)工具

1.儿童心理忽视量表(Children Psychological Abuse Scale,CPAS)[15]。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中的心理忽视分量表,用于评估心理忽视状况,共31个条目,包含情感忽视、教育忽视、身体监督忽视3个维度。采用0(无)至4(总是)5点计分,总分越高,说明学生儿童期遭遇心理忽视的程度越严重。在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3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65~0.70之间。

2.中学生传统欺凌行为问卷(Middle School Students Bullying Scale,MSSBS)[16]。用于评估传统欺凌状况,共13个条目,包含传统身体欺凌、传统语言欺凌和传统关系欺凌3个维度。采用1(从来没有)至5(总是)5点计分,得分越高,说明中学生实施传统欺凌程度越严重。在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bach ’sα系数为0.83,3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63 ~0.71之间。

3.中学生网络欺凌行为问卷(Middle School Students Cyberbullying Scale,MSSCS)[16]。用于评估网络欺凌状况,共11个条目,包含网络语言欺凌、网络关系欺凌、网络权益欺凌3个维度。采用1(从来没有)至5(总是)5点计分,总分越高,说明中学生实施网络欺凌程度越严重。在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bach ’sα系数为0.82,3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66 ~0.81之间。

4.初中生师生关系调查问卷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TSRQ)[17]。用于评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共26个条目,包含亲密性、回避性、理解性、期待性和冲突性5个维度。采用1(完全不符合)至5(完全符合)5点计分,总分越高,说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质量越好。在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5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6 ~0.84之间。

(三)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和AMO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性别、年级初中生在4个变量得分上的差异;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探讨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性。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进行链式中介效应的检验以及可信区间的估计。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 研究结果

(一)不同人口学特征初中生的各量表总分比较

不同性别初中生的心理忽视、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男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初中生的心理忽视、师生关系、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初一学生得分均低于初二学生,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中学生的各量表总分比较

注:CPA代表儿童心理忽视;TSRQ代表师生关系;MSSBS代表传统欺凌行为;MSSCS代表网络欺凌行为

*P<0.05,**P<0.01,***P<0.001,下各表同

(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心理忽视总分及各维度均与传统欺凌总分,网络欺凌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师生关系总分及亲密性、理解性、期待性、冲突性维度分别与传统欺凌总分、网络欺凌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见表2。

表2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与相关性(n=877)

(三)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在相关分析基础上,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心理忽视、师生关系和传统欺凌对网络欺凌的作用机制。通过AMOS21.0软件对变量关系进行模型构建,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良好:χ2/df=2.055,IFI=0.990,TLI=0.985,CFI=0.990,NFI=0.980,RMSEA=0.035,因此,该模型可接受。由图2可知,模型中所有路径系数均极其显著(P<0.001)。根据联合显著性检验:如果中介效应的每条路径系数都显著,则该中介效应显著。所以,师生关系、传统欺凌两个中介变量的各自的中介效应均显著(P<0.001),从心理忽视到网络欺凌路径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也显著(P<0.001)。

采用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比Bootstrap检验,重复取样5 000次,计算95%的置信区间。各路径对应的置信区间均未包含0,表明链式中介效应显著。结果表明:心理忽视直接影响网络欺凌,直接效应为0.12,效果量为34.29%;心理忽视通过师生关系间接影响网络欺凌,即师生关系在心理忽视与网络欺凌间起中介作用,中介路径效应值为0.036,效果量为10.29%;心理忽视还通过传统欺凌间接影响网络欺凌,即传统欺凌在心理忽视与网络欺凌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41,效果量为40.29%;心理忽视影响师生关系,进而引起初中生的传统欺凌,间接影响网络欺凌,即师生关系和传统欺凌在心理忽视与网络欺凌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3,效果量为15.14%。间接效应为三条中介路径的中介效应值之和为0.23,效果量为65.71%。总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即0.35,具体见表3。

图2 心理忽视与网络欺凌的链式中介作用模型

路径标准化的路径效应效果量95%的置信区间下限上限心理忽视→师生关系→网络欺凌(-0.36)×(-0.10)=0.03610.29%0.0310.075心理忽视→传统欺凌→网络欺凌0.22×0.64=0.14140.29%0.0830.155心理忽视→师生关系→传统欺凌→网络欺凌(-0.36)×(-0.23)×0.64=0.05315.14%0.1020.176间接效应0.2365.71%直接效应0.1234.29%

四 讨 论

本研究发现,男生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初一学生得分均显著低于初二学生。在传统欺凌方面,男生喜好追跑打闹,易采取拳打脚踢的方式解决问题,相对肢体接触比较多,进而陷入欺凌事件中[18]。在网络欺凌方面,男生比女生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应用技术,喜欢沉迷于网络游戏与网络社交中,这给男生涉入网络欺凌事件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得分随着年龄增加均有上升趋势,而相关研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传统欺凌的方式逐渐向间接欺凌转变,欺凌发生的频率逐渐减少[19]。这可能是不同研究中研究者所选取的研究被试及测评工具的不同而出现了不一致的结果。针对本研究结果,其原因可能是初一学生还处于新的学习环境与人际关系的适应阶段,学校与教师对初一学生的管制也较多,他们不敢触碰学校与教师的权威性,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也会顾虑学校的规章制度。而初二学生基本建立并拥有了稳定的群体人际关系,在发生口角、矛盾时会以群体或个体打架、辱骂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初中生校园欺凌事件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初二学生是欺凌行为发生的高危群体,本研究也从实证角度证实了这一观点。此外,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了解的网络知识也越多,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熟练,同时在网络直播平台、网络游戏中的涉入群体也有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借助这些网络媒介,学生会行使如言语谩骂、侮辱性图片与视频发布等欺凌行为,这使得初二学生变得越来越频繁地行使网络欺凌行为[20]。在心理忽视方面,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且随年级增长而增加,进一步说明性别和年龄可能是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危险因素[21]。较之于男生,女生对父母的依赖心更强,受到更多的父母照顾,且家长在养育男孩时往往注重培养其坚强、独立的品质而忽视了子女的情感反应及身体上的变化[22-23]。同时,初一学生刚刚进入新环境,更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容易受到父母对其情绪情感和学习情况的关注[24]。这些结果都显示出初一学生情感体验与行为较多。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均与心理忽视呈正相关,与师生关系呈负相关。父母对子女情感变化的冷漠与忽视态度,加之初中生的独立与叛逆心理,很容易使问题行为倾向增强,进而增加潜在暴力攻击、犯罪行为发生的危险性[25],促使学生易成为欺凌者。此外,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的师生关系,势必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良好发展[10]。尤其是在相处过程中,对有攻击行为倾向的学生,教师会无意识地流露出各种消极的语言和情绪,导致这些学生也会将这种情绪情感和语言投射到教师身上,影响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关系,抑制师生之间积极情感的产生,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却可能对学生问题行为产生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可见,心理忽视是积极影响初中生欺凌行为发生的家庭因素,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消极影响初中生欺凌行为发生的学校因素。基于相关研究结果,本研究还发现,心理忽视与初中生网络欺凌间还存在一种链式的影响机制。这说明心理忽视不仅可以直接预测网络欺凌,还可以通过师生关系和传统欺凌对网络欺凌产生间接地影响。在早期教育环境中,个体长期处在心理忽视的环境中,易形成退缩、怀疑的性格,很难在校园内与教师形成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引发身体、言语等欺凌行为,很多传统欺凌中的被欺凌者和欺凌者,在网络欺凌中也扮演同样的角色[26]。反之,若个体早期的身心成长得到了良好的关注,能增强其对人际关系的信任和信心,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就会提高,从而较少地卷入到校园欺凌事件中。特别是传统欺凌的减少也会进一步遏制网络欺凌行为的产生。

所以,在治理初中生校园欺凌问题时,除了应从家庭角度考虑早期父母的教养方式外,还应重点加强对初中生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加强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达到减少攻击、欺凌等问题行为发生的目标。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心理忽视以师生关系和传统欺凌形成的三条中介途径对初中生网络欺凌行为产生影响作用。由于本研究采用的问卷调查进行的横向研究,因此,对心理忽视与师生关系如何对校园欺凌的影响的变化趋势还需要纵向的追踪研究加以证实,这也是课题未来研究继续探讨的关键点。

猜你喜欢

总分师生关系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