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乐趣与美好的教育”
——记小班幼儿区域游戏“种子的秘密”
2020-06-28夏本美
文 夏本美
游戏就像火花,可以点燃幼儿探索求知的火花,让他们在快乐中获取知识,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以商量的方式引导幼儿,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区域游戏活动为教师真正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提供了条件。本文通过案例“种子的秘密”讲述如何在幼儿游戏中开展游戏化课程教学。
一、观察实录
(一)观察对象
昊昊:4 岁,是个机灵的小男孩,爱说话,喜欢动手操作,爱观察,爱提问。
小炜:4 岁,是个活泼的小男生,性格活泼,喜欢动手操作,愿意和其他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
涵涵:5 岁,是个能干又懂事的小女孩,做事情较认真。
小辉:5 岁,是个能说会道的小男孩,平时很有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能友好相处。
(二)观察环境
以“种子的秘密”为主题,在幼儿园小班科学区中设置了3 个小区域环境:“观察区”“各种各样的种子”“种子藏在哪里”。
(三)实录一:分种子
观察日期:2018 年10 月9 日
观察时间:10∶00 ~ 10∶30
近期,我们组织了集体教学活动“好玩的种子”,幼儿们从家里收集了很多种子。活动中,幼儿开展了多种关于种子的游戏。如有的幼儿用种子制作了种子粘贴画,当种子粘贴画做完后他们仍意犹未尽。昊昊说:“好好玩啊!我还想玩。”小炜说:“这么多的种子我还没有全部认识呢!”于是,我们便将这些种子都投放到科学区,让幼儿们能够在游戏中进行探索。
涵涵和小辉正在玩“分种子”的游戏,他们俩很熟练地将盘子中的各种豆子放入分类盒中。小辉一边放豆子一边说:“这是黑豆,这是红豆,这是什么豆(南瓜种子)啊?这么大。” 涵涵看了看说:“我也不知道,是白豆吧!”小炜说:“是白豆。”小辉听到了说:“那就是白豆吧!”说完把分好的豆子从分类盒里拿出来,重新开始分。而涵涵则继续认真地分豆子。昊昊也来到了科学区,她拿着恐龙和小石子玩了起来。一旁的小辉有点分心了,他也拿起一只恐龙玩偶,开始玩起了“给恐龙喂豆子”的游戏,边玩边说:“我喂个豆豆给恐龙吃。”小炜听到后停止了分豆子,看着涵涵喂恐龙,说道:“恐龙不喜欢你的豆子,它的嘴尖尖的,又特别能吃,应该喂它大豆子。”小辉喂了几次又开始玩起了恐龙,不再玩“分种子”的游戏了,和昊昊玩起了“恐龙娃娃家”的游戏。昊昊说:“恐龙要睡觉了,这是它的床。”他把恐龙放在床上。小辉也同意了昊昊的说法,把另一只恐龙拿过来让它睡觉。小炜继续分豆豆,偶尔看他们两个玩恐龙。
(四)实录二:种子发芽
观察日期:2018 年10 月23 日
观察时间:10∶00 ~ 10∶30
幼儿们种的种子都慢慢地发芽了,每天都有幼儿拿着放大镜进行观察,他们还相互讨论种子什么时候发芽、长大。只有小辉种的花生还没有发芽,他渐渐地有了负面情绪,也影响了其他幼儿。
我们对“小辉的种子为什么不发芽”这个问题展开了探索。为了帮助小辉,大家选了一个大花盆重新进行种植,并将其放在走廊上,这样,种子既可以淋到雨又可以晒到太阳,幼儿们还定期检查有没有害虫,然而新种下的种子还是没有发芽。于是,我们又展开了一次调查,让幼儿带着问题向家长请教。
小炜说:“我奶奶说种的时间不对,到了夏天,因为天气很热,花生的种子会烂在土里。”昊昊补充说:“可能是水浇得太多了。”
经过大家的讨论,小辉终于明白了,他说:“原来播种也是要看时间的。”
我总结道:“小朋友们,其实大家说得都对,下次再遇到问题的时候,请不要气馁,要努力寻找原因。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呢。”小辉也开心地笑了。
二、案例分析
开展课程游戏化,观察幼儿是第一步。观察能力也是幼儿园教师的必备能力,是教师进行指导的前提。只有通过细心观察才能了解幼儿的动机、兴趣和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还幼儿自由、自主、愉悦的游戏体验,不断提升教师课实施程游戏化的能力。
(一)游戏材料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生活
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他们往往对有趣的、能直接动手操作的活动更感兴趣。因此,在培养幼儿的兴趣时,我们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常见的内容开展活动。如案例一中的“分种子”,该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们的各种感官,通过看一看、分一分、问一问来了解种子的特征,提升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是可以传授给幼儿的,但独立、专注、自信等品质和素养,是很难直接教给幼儿的,更多的要靠幼儿的自我学习,而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自我学习环境。
(二)教师应充当观察者和支持者
在案例一中,教师几乎没有直接干预和介入幼儿的游戏,而是退到幼儿身后,密切关注幼儿的游戏进展,及时给予必要的支持。
观察不是无目的、无准备的看,更不是零散的看,观察要“观”,更重要的是“察”。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小辉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不同种子的特征了,并将其正确分类,也能掌握一些常见的种子的名称,只是对那些不常见的种子(如南瓜种子)还比较陌生。但正是由于他认为自己已经学会区分种子了,所以后面显得有点漫不经心,甚至到后来直接放弃玩“分种子”游戏,与昊昊玩起了恐龙。而涵涵则一直在完成她的“分种子”任务,虽然偶尔会开会儿小差,但是整个游戏却没有中断过。游戏结束时,我问涵涵:“这些种子你都认识吗?”涵涵摇摇头。根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我们要依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投放材料,如对小辉这类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们可以在他分完种子后给他提供各类种子用途的图片,让他进行自我探索,帮助小辉保持对游戏的热情,也能让他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利用游戏内容调动幼儿积极性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能使孩子快乐的刺激,更容易印在孩子的脑筋里。”因此,在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时,需要让幼儿动手去操作、观察、比较和思考,让他们从操作中得到收获经验。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操作比较简单且效果明显的试验让幼儿操作,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科学活动保持持久的兴趣。
案例二“种子发芽”中,对于“花生为什么没有发芽”这个问题,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让幼儿通过询问家长来了解、寻找答案。幼儿之间开放性和富有挑战性的提问,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愿望,让幼儿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并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告诉我们要学会放手,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自由成长。教师要做的是给“真游戏”提供经验支持,给幼儿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幼儿的自主游戏良性发展。教师在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后,应采用一些恰当的游戏方式去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模仿、体验、学习,推动游戏的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