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月亮》教学设计

2020-06-27禄琪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学唱母爱旋律

禄琪

教学年级:二年级

教材分析:《望月亮》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歌词简洁,比喻贴切,节奏平稳,旋律优美,起伏流畅,给人以无限遐想。歌词由月亮想到明灯,由明灯想到妈妈的笑脸,过渡自然,亲切感人,表达了少年儿童爱大自然、爱母亲,期盼快快长大的质朴情感。

教学目标:能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通过歌曲的学习,体会母爱的深厚情感;初步认识三角铁、串铃、碰铃、蛙鸣筒四个乐器,并用其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带着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体会两段歌曲的不同情绪,并用恰当的情绪在歌声中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开始之前,禄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每天陪伴你的妈妈,在你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温柔、大方、漂亮……师将话题引入到“无私母爱”的形象)如果用我们的妈妈来打个比喻的话,你会将妈妈比喻成什么?无论你将妈妈比喻成什么,总之都代表了你对妈妈的爱。那如果用一首歌曲来把我们对妈妈的爱表达出来,你们会给歌曲配上什么样的情绪呢?(优美、温柔、抒情……)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出“母爱”的主题,同时引出表达母爱最为恰当的情绪是优美、抒情、温柔、温暖……为歌曲学习做好情绪色彩上的铺垫。

二、歌曲初感受

师:有位小朋友,他叫小月亮,今天他用自己优美的歌声将他对妈妈的爱表达了出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在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他把妈妈比作了什么?

(一)初听歌曲

师范唱歌曲,生说歌词内容。(望月亮,月亮在天上,明灯,妈妈的笑脸……)

板书《望月亮》,生观察月亮的形状像什么。(香蕉、笑脸、小船……)

(二)复听歌曲

播放范唱,师生随乐律动,找出歌曲拍号。师:这首歌曲可真优美,今天我们就要坐上月亮船一起去银河里看一看。我们一起来跟着月亮船动一动,找找这首歌曲的强弱规律。四三拍节奏,强弱规律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两遍歌曲的聆听,了解歌曲内容与大意,以月亮船的形象带孩子随乐律动,感受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三、旋律学唱

师:小月亮说,你们听歌曲可真认真呀,他现在想邀请大家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你们想一起学吗?1.生自主唱旋律,解决难点。(圆滑线、连音线、三拍和六拍的长音)2.生完带优美的情绪整唱旋律。

设计意图:整个学唱旋律过程都划拍子,巩固三拍子的律动。通过对旋律的扎实学习,提高视唱旋律的技能,为歌词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四、歌词学唱

师:学会了旋律,我们加上歌词来唱一唱吧!

(一)第一段歌词学唱。a.生自主填词唱遇到难点,师及时带唱解决。b.生完整唱歌词 要求唱连贯。c.带情绪唱歌词 師引导生想象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在深蓝色的夜空,温柔的月光洒落在大地上,像一盏盏明灯,让黑夜变得亮堂堂。

(二)第二段歌词学唱。a.生自主填词唱解决难点。b.生完整唱歌,词唱连贯,巩固难点。c.带情绪唱歌词。师引导生想象,在这个宁静又有一丝清冷的夜晚,月亮虽然高挂暖、明亮,就好像妈妈无私的爱一样,不管离我们有多远,都好像时刻围绕在我们的身边,不离不弃。

(三)跟音乐伴奏完整演唱整首歌曲。师提示两段歌曲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简单创设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歌词的分段学习,牢固掌握歌词,深入体会两段歌曲所表现的不同画面和意境,同时也找到了优美旋律的第三个秘密。

五、拓展实践

师:小月亮说大家已经找到了一首优美的歌曲的秘密,它分别藏在了节奏、旋律和歌词中。今天为了奖励大家的不错的表现,他邀请来了他的几个小伙伴,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一)认识乐器。三角铁:是一根弯成三角形的细金属条,用金属棒敲打发声,音色明亮。串铃:串在一起的铃铛,音色清脆。碰铃:用黄铜制作成,形状类似小钟,两只互相碰击发出声音,清脆悦耳。蛙鸣筒:通过刮奏发出的声音很像青蛙。

(二)演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师出示节奏图谱,并示范演奏,选生尝试为歌曲伴奏,其余生为歌曲伴唱。

设计意图:在认识乐器的基础上,学会使用乐器,感受其音色,培养了学生对小型打击乐器音色的听辨能力。感受添加了乐器伴奏之后的歌曲的另一种声音效果,体会歌曲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课后反思:

本堂课基本完成了从歌曲中体会月夜美、母爱美;带感情演唱歌曲;用简单的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三个教学目标。学唱旋律的环节,我大胆尝试,让孩子们划着三拍子(三角形)自主视唱,为的是培养孩子的视唱能力。孩子们完成得不错。在第二遍唱旋律之前,我又带孩子们去寻找旋律中出现的音乐记号,通过音乐记号来规范自己的演唱。整个课程的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有几个地方让我觉得没有把握好。

1.在带学生感受两段歌词不同的美(第一段,月夜美;第二段,母爱的温暖柔美)时,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大部分演唱情绪及音乐画面都是由我直接给出,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若在这个环节能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来想象并说出:如果这个世界里没有月亮,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妈妈,没有母爱,会变成什么样?相信通过孩子自发地想象和表达更能加深他们对歌曲的理解,也能更深入地投入演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将课堂推进高潮。

2.课堂最后的拓展环节设计不够充分。在我的教学预设中,拓展环节只需预留5分钟时间进行。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孩子提早完成了教学内容,我将剩余的10分钟用来进行打击乐器的讲解和演奏。在实施过程中,因为没有提前预设这么长的时间,我也没有在现场及时地进行教学的思考和调整,只是让三组不同的孩子来演奏。三次演奏没有创新,显得结尾过于潦草而没有层次。

通过这堂课中折射出来的问题,我有了以下几点收获:

1.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必须投入自己的全部思绪和精力,教师一旦在课上分神,教学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2.提高自己对于学生的课堂生成的应对能力。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多方位思考,不能墨守教案,脱离学生的现场反馈。

3.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是课堂的第一主人”这个意识放在第一位。在备课中多钻研如何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师的正确引导,让孩子自己说、自己唱、自己演……

猜你喜欢

学唱母爱旋律
二十八,把面发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阅读母爱这本书
新闻
给你的信
探究高效“律动”,让孩子们快乐学唱
母爱的另一面
7月,盛夏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