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学科教研“三问”
2020-06-27盛刚
盛刚
摘要:中学历史学科教研始终应以理念、方法、潮流为切入点。现今的学科教研较多地存在以“生为本”的理念否定教师主导地位、以“新方法”取代传统做法和一切基于“核心素养”等乱象,亟待厘清。
关键词:历史学科 教研 生本意识 传统方法 素养热
现今的中学历史学科教研存在以“生为本”的理念否定教师主导地位、以“新方法”取代传统做法和一切基于“核心素养”等乱象,亟待厘清。现以日常教学观察与课堂教学实践为例说明,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批评指正。
一、理念之问:“生为本”是否意味着“师为末”?
生本意识是新课改极力推崇的教育理念,意在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综观该观念盛行的十余年,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悄然发生诸多变化,从“满堂灌”到“满堂问”、从“教教材”到“教史料”、从“师为本”到“生为本”等,这些变化令人喜忧参半。一“灌”到底固然不合适,但“满堂问”中的“问”究竟“谁来问”“问什么”“问多少”“问多深”等,也尚待进一步明确;“教材”本应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优质资源库,是一座丰富的矿藏,关键是秉承什么观念、运用什么方式来“教”,而事关“史料”的几个元问题,即“什么是史料”“史料有哪些基本类型”“以何种方式呈现”“呈现多少”“如何就史料设问”等也尚未真正厘清;而“生为本”的课堂是否意味着教师的“失语”“隐退”“放手”呢?我以为,中学历史教学中,无论课堂是“灌”还是“问”,无论媒介是“教材”还是“史料”,教师的主导作用均不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亦不可漠视。只有科学、合理地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师生的评”有效植入课堂教学并延伸至课前和课后的教学行为,才是真正有效的历史教学。
笔者曾在一次探究活动中“遭遇”授课班级近30%的学生用“孟姜女哭长城”来佐证秦始皇的暴政。随即,展开了以“孟姜女哭长城”为检索词的主题阅读活动,积极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其中,初步形成了“师生阅读共同体”。相信,深入、持续的阅读定会加深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问题化解中形成的经验也会让他们受益终身。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指导和帮助,更需要教师的精心筹划与合理安排。这既考量着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也历练并提升着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理想教学状态。
二、方法之问:“新时代”是否需坚守“旧方法”?
“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新变化。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教师这样一个以“阅读”为生命的群体而言,传统阅读正悄然发生着一场场深刻的“革命”,如今电子阅读正取代纸质阅读,纸媒困境重重即为明证。我曾遭遇热心同行的“关切”,他们认为将文献打印成纸质文本展开精读,既“浪费资源”,又“耗费精力”。尤其是我将“微信公众号”中的优质资源打印出来并分享给同行时,他们大多在深表感谢后将其束之高阁。再如,我有做阅读札记的习惯,做“纸质版”是第一步,精选后再制作成“电子版”。我在逐字逐句地将文献摘编并键入电脑的过程中,总有令人欣喜的“意外”发现,我想:这也是读者与作者间深度“对话”的一种!
叶楚炎指出,在《孟姜女故事研究》一文的历史系统中,顾颉刚以时间顺序排列史料,并标上数字,从“(一)”至“(二十三)”,一共23条,整个历史系统便是由这23条史料及其评介组成的……单看每一条,似乎都是顾颉刚的读书笔记,而合起来恰恰又是对顾颉刚所说的“索取文稿,即于此中求之,取其已有什五把握者施以陶熔,且更集新材连缀为长篇文字”的绝好印证。顾先生的读书笔记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慰藉,坚定了我继续做阅读札记的想法与做法。新方法虽有诸多便捷之处,但传统方法自有其奥妙。“新时代”我们是否需坚守“旧方法”,祈求同行思量。
三、潮流之间:“素养热”下可否理性“冷思考”?
任鹏杰曾心怀疑虑:“时下‘核心素养正热,但有一种倾向似不能不警惕,那就是言必‘基于核心素养,,唯独忘了‘基于教育。”从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率先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起,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日本、新加坡等15个国际组织和国家纷纷建立了基于自身價值取向和服务目的的素养、核心素养、核心技能等框架体系。2016年以来,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基础教育界已然出现了“无素养不教育”的境况。对此,我同样深感疑虑但又心存窃喜,犹如肇始于1989年的材料解析题,标志着历史科高考命题思路的重大变化,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三十年后的今天,无论是高考命题,还是日常教学,“史料”都已成为一种必须,这为“素养”时代实现“教”“学”“考”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契机。
我们如何理性“冷思考”?新课标颁行之初,我便展开了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为主题词的文献阅读,目前已初步完成了“精读”的基本任务,即将进一步“链读”。如“唯物史观”的教学,绝非直接“告诉”学生几条原理这般“简单粗暴”。我们仍以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教学价值为例说明。刘铁梁忧虑地叹道:“我们今天已经失去了很多,但最糟糕的可能还不是很多文献的失去,而是在民众生活中传承的活的文化特别容易失去。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孟姜女传说之类的民间文学,是唤醒人们村落历史记忆的核心符号,代表了乡村从历史到现在的某种人文传统。”顾颉刚关于孟姜女故事的研究,不仅有首创之功,而且至今仍具有方法论意义。其中诸如众人参与公开讨论的姿态、“不立一真,唯穷其变”的原则、对下层民众与士大夫分别关注的眼光以及纵横两方面的排列叙述等,都对今天的传说故事研究颇有启迪。当然,我们对“素养”的理解,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应更多地聚焦于实践层面,即让“素养”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