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影视评论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功能
2020-06-27黄海玲邓嘉楠
黄海玲 邓嘉楠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同的技术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比如: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等,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现阶段,新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内进行渗透,促使各个领域内的环境发生改变,比如:影视评论;新媒体技术在传统影视评论的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创新,保留了传统影视评论的辩证性、客观性、批判性,创新了影评方式、渠道与价值观念,促使网络影视评论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影视评论体系中的主要构成。本文结合网络影视评论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分别从传播、功能、影响等方面入手,对本课题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网络;影视评论;传播机制;社会功能
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与推广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价值观念,刺激了网络社交领域,形成了网络影视评论等新兴社交形式。网络影视评论的出现与发展,对人们的日常休闲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要想进一步探寻网络影视评论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功能,就要先探寻其载体的形成与发展,分析网络影视评论的网络化进程与生成机制,了解其传播特性,从而发现网络影视评论对当今社会人们的多方面影响,推动网络影视评论的发展[1]。
一、网络影视评论的传播途径与传播平台
(一)日新月异的网络通讯与影视评论载体
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发现,影视具有鲜明的媒体属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影视传播形式与传播渠道逐渐发生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影视传播的主要媒体渠道之一,在不断快速发展的网络世界中,媒体的发展水平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网络影视评论是基于网络技术与传统影视评价发展而来的,其本身的传播效果与形态具有明显的网络特征,因此,关注网络影视评论的传播渠道与评论载体发展极为重要。在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中,网络影视评论主要依靠于网络通讯技术,且具有渠道、载体多元化的特征,比如:网络影视评论传播渠道的发展、网络影视评论传播渠道的应用技术、网络影视评论传播渠道的基本特征,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研究网络影视评论渠道与载体的主要方向[2]。
随着网络影视评论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可以发现,网络影视评论的传播渠道是网络影视评论生存的根本。自2000以來,开始出现了在网络环境中的影视评价内容,且传播渠道与载体主要集中在网络中的各大论坛,在论坛中,按照评论文章的标题顺序罗列,人们可以点击文章标题,进入主页,浏览评价内容。论坛管理人员还会根据人们的喜好与心理需求,调整标题结构与内容,吸引人们视线;人们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与需求,选择性的进行浏览、回复。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影视评论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与结构,成为现代社会影视评论中的重要形式之一[3]。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网络载体、网速与不同格式的限制,网络影视评论都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影视评论作者需要将自己的作品通过电子邮件或者是在线投稿的形式传递给杂志社或者网络平台管理方,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影视评论中陆续融入音乐、图片、视频等资料,进一步强化了网络影视评论的特征,形成了独特的网络影视评论体系。网络影视评论的发展激发了人们的自我表达意识,促使人们能够更加自主、自由的表达自己对某一影视作品的看法与意见,且通过小视频、微博、博客、论坛、APP等多方渠道发表到网络中,分化了网络影视评论与传统影视评论[4]。
(二)网络影视评论的网络化进程与生成机制
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网络影视评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直到20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影视传播逐渐实现了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的发展,这其中的每一次变化都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行为与思想意识。此后,社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社交的主要虚拟场所,网络影视评论逐渐出现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且形成了特定的评论、传播机制。
数字技术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促使信息能够转变成为各种精确的数据,然后再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分析与处理,最终整合成为全新的信息。这种信息转化模式的形成,为网络影视评论机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基础基础[5]。影视的发展本身就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的,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人们能够搜集大量的影视信息与相关评论,更加全面的认识到影视作品的艺术欣赏价值与文学价值,从而提出更加正确、科学、辩证、全面的观点,提高网络影视评论的整体水平,促使网络影视评论能够充分发挥其引导大众思想,宣扬正向价值观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的出现与普及对于人们而言不仅仅是通讯方式的改变,而是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交关系与思想网络已经被互联网所取代,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与技术手段,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元素之一;原本的互联网虚拟世界已经演变成为人们精神的第二世界,人们在其中完成商业交易、信息传播、思想表达、自主发声、社会集聚、社交、学习等多种行为;网络已经成为一项结构完成、层次丰富的社会形态。从影视评论生成机制角度分析,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促使影视评论空间得以扩张,人们能够通过更加灵活的方式参与到影视评论中,发表意见、观看评论,跟帖回复等等。这就是网络影视评论的网络化过程与生成机制[6]。
二、网络影视评论的媒介功能与传播特性
传统影视评论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国际性和人民性,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其起源于20世纪初期,是由戏剧评论发展而来,最初只发表在专业报刊上。粗分为学院派、实践派、先锋派,为史学家撰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影视评论逐渐登上各个日报、周报、电台、电视台,在新媒体兴起之后,网络影视评论应运而生,人们可以在很多网络媒体上看到影视作品的评论文章。毛泽东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普及与提高的命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互联网生态下产生的“网络影视评论”,也应该看作是一种“普及与提高”命题下的大众文化现象。自媒体网民的自我渲泄、水军的利益表达、大众的集体围观等,由于门坎低,良莠参差,是非不分,暴力丛生,当然也有正义的表达,专业批评家的参与,构成了网络评论群体。一方面是民意的体现,为影视创作者、管理者、经营者提供大数据参考,但多为社会伦理学的微论,碎片化的点评。虽会出现某些“现象”,但不足以构成社会思潮,影响意识形态。而一些专业水准较高、顺势转型并拥有公众号的大Ⅴ,才是网络影视评论的主将。这些现象会引导观众围观、主创动容、管理者重视。
(一)基于网络媒体的全方位的互动性
网络影视评论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这是基于网络媒体这一传播渠道的基本特性而形成的。在人们看来,影视作品与人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被观看”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二者之间并不是单向作用的,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影视作品中的情感内涵与思想价值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成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行为方式、命运特征、生活经历等均会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促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发生一定的改变,比如:在某些影视作品中,某句台词往往能够成为网络流行语,被人们频繁引用到各种生活场景中[7]。相较于传统影视评论,网络影视评论具有显著的网络特征,具有全方位的互动性,不仅能够实现影视作品与观众的互动,更能够实现影评本身与观众的互动与反馈。
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具有同等的自我表达权利,各种网络平台为人们提供了评价影视作品的机会与渠道,比如:小视频、博客、微信、微博等,人们可以独立完成影视评价,也可以在他人的影视评价下方跟帖、回复、交流,对影视作品做出反馈[8]。
(二)捧“新”追“热”:批评的即时性和时尚性
网络影视评论是传统影视评论与网络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其具有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一切特征,比如:传播速度快、信息发布便捷、信息传递及时、时效性较强等;这也促使网络影视评论具有一种捧“新”追“热”的特点,其评论的热点对象变化较快,经常会随着影视作品的更新、宣传而变换,因此,网络影视评论具有即时性与时尚性。在影视作品公开播放之前,为了第一时间抢占市场,都会提前播放一些拍摄花絮、宣传片等,让观众能够及时获取影视作品的播放信息,这也促使网络影视评论能够在影视作品播放的第一时间给予反馈,网络影视评论的出现会引导观众的观看需求与风向[9]。因此,网络影视评论的及时性与引导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影视作品的票房与点击率,也可以说,网络影视评论相较于传统影视评价更具价值,且其市场功能与社会价值能够得以实现。网络影视评论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即时性与时尚性,主要是由于网络影视评论的载体是网络平台,其本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播信息,打破了原有影视评论的时间、空间、地区限制。
(三)自由的时间与开放的空间
网络影视评论是建立在网络世界的基础上的,相较于其他文学形式,其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不需要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区域内发布,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时间与地点,合理安排,随时发表影视评论文章,由此大大提升了人们发表自主言论的机会。尤其是我国4G、5G网络得以发展之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成为人们参与网络社会生活的主要工具,进一步提高了网络影视评论的自由性、便捷性与随时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网络影视评论空间。现阶段,人们只需要依靠一台电脑、一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对影视作品的看法发布到网络平台上,不需要像传统媒体时期时将自己的稿件發给杂志社,受到规格、版面的约束。网络技术的独特性与先进性促使人们发表网络影视评论不再受到严格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发表言论、回看过去发布的影视评论帖子[10]。
(四)感受的个人性与思想的民间性
结合上述文章,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影视评论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行业,也不再是某一类人的专利,而是大众都可以参与的一项影视作品信息反馈与互动活动。相较于传统影视评论,网络影视评论具有短小精悍、主题集中的特色,且能够在评论文章中直接体现评论人的思想价值与情感趋向,具有极为鲜明的个人性特征。具体分析,就是由原本的集体观念逐渐转变为个人观念,网络影视评论不再像传统影视评论一样是对影视作品的专业的、权威的解读,而是不同人群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对影视作品的看法,体现出评论人自己的个人感受与民间思想,进一步丰富了影视评论体系[11]。网络影视评论感受的个人性与思想的民间性,主要可以分别从两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网络影视评论的内容具有个人性特征,其对影视作品的评价方式较多,批评立场鲜明,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能够直接反映出评价人的喜好与憎恶,能够充分表达评论人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网络影视评论不再像传统影视评论一样,将文章格式、内容、表达方式局限在某种特定的格式中,而是不同的人群根据自己的评论习惯,灵活、松弛、自由的表达自我的观点,具有通俗易懂、语言朴素的特点,这也进一步扩大了影视评论传播的影响力。
三、网络影视评论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一)蝴蝶效应:对观众的引导功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影视评论愈发完善,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健全的评价体系。结合现存的网络影视评论内容及其跟帖情况可以发现,网络影视评论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观看者的感受与思想情感,促使观看者看待事物的角度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改变,就是我们所说的“蝴蝶效应”。对于影视作品的观众而言,在观看影视作品之前浏览网络影视评论,能够提前了解影视作品的整体脉络与情感内涵,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自身价值取向,是否“值得观看”,可以说,网络影视评论对于观众具有引导功能。这种引导功能既包含正向的、又包括负面的,要想进一步推动网络影视评论的发展,就要关注网络影视评论对于观众的引导功能,促使影视评论能够朝向健康、正确的道路方向发展;观众浏览网络影视评论,能够更多的感受到其中宣扬的正向价值,了解作品的情感走向,而不是看到了对作品中某位演员或者角色的过度抨击[12]。
(二)作品的修正功能
网络影视评论对于影视作品具有较强的修整与调整功能,能够直接影响到影视作品的后期发展、社会舆论思想、修正方向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影视评论的传播逐渐向广泛性与普遍性的方向发展,人们能够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中浏览到不同角度与观点的影视作品评价,看到影视作品中存在的错误、漏洞及偏差,为影视作品的进一步完善与调整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举例分析,在曾经一度大热的清宫剧播出时期,很多专业人员及观众就是通过浏览、观看网络影视评论,发现剧中对于道具、布景、人物台词、动作等方面的不足与错误,以此对清宫剧进行修正,进一步促进了清宫剧的发展,促使历史能够被更加真实的还原于影视作品中。此外,还有一些影视作品在拍摄的时候存在管理漏洞,在后期播放时被人们发现存在“穿帮镜头”,此时人们通过网络影视评论提出,能够帮助影视作品的制作人员修正错误,促进影视作品的完善与发展。
综上所述,网络影视评论的出现,既保留了传统影视评论的基本特征,又实现了形式上的突破,实现了互动性的网络影视评论功能。此外,网络影视评论还具有一定的即时性、自由性、开放性、个人性。网络影视评论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定的指引与提示,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念,影响人们思想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我们要正确看待网络影视评论,充分发挥其对于影视作品的修正功能,促使网络影视评论得到人们的认可,以此实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猛.试论新时代下影视评论的现状与建构[J].大众文艺,2019(20):169-170.
[2]张遥.疯长的网络影视评论与失衡的情绪化批评[J].文艺争鸣,2019(07):46-50.
[3]刘逸飞.浅议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J].才智,2019(21):211.
[4]屠志芬,郑雅文.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的影视评论传播机制以及社会功能[J].戏剧之家,2019(01):110.
[5]纪传洁,王安垣.以网络影视解说短片为例看自媒体兴起下影视评论的新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10):115-116.
[6]周祥东.网络影视批评相关问题的再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7(02):113-116.
[7]浦晓亮.网络影视评论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功能[J].戏剧之家,2018(10):95.
[8]戴清.媒介融合对影视评论的多重影响[J].中国文艺评论,2017(10):28-33.
[9]时冰.论新时代下影视评论的现状与建构[J].戏剧之家,2015(18):121.
[10]王俊秋,张遥.网络影视评论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功能[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68(05):119-124.
[11]张遥.当代网络影评的生成机制与传播特征[J].扬子江评论,2014(01):92-96.
[12]丁亚平.如何构建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J].艺术评论,2013(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