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的人文关怀:情感参与和表达
2020-06-27杨罗丽
摘 要:传统的新闻客观性理念与情感对立,新闻拒绝情感参与。情感会危害新闻的客观、理性与公正曾是新闻界的普遍看法,受人文社会科学“情感转向”影响,新闻业进行情感反思,情感并不一定危害新闻客观性,有情感的新闻不一定是“坏新闻”。本文将结合深度报道案例,探究深度报道中的情感参与和表达。
关键词:深度报道;情感参与;新闻客观性
新闻业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情感与客观二者不可兼得,为了保持客观,新闻往往抛弃情感。随着社会发展与新闻业变革,深度报道中情感参与和表达越来越多,而情感参与也并不必然导致“坏新闻”产生。深度报道是新闻题材中最能够展现人文关怀的一种,其关键是其中情感存在感更高。
一、情感与理性的二元对立
新闻业理性与情感对立的认知基础源于柏拉图时代,之后笛卡尔的二元论更是影响深远。二元论完全否认情感在理性决策中的作用,将情感视为理性思考的巨大干扰。新闻业受笛卡尔二元论影响,有意规避情感表达。20世纪中期,“情感研究的新革命”几乎覆盖所有人文社会学科,“情感转向”概念诞生,旨在综合各路情感研究,凸显其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趋势1。新闻业自此开始正视情感。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新闻与情感的深入研究较少。究其原因,仍然是情感表达与新闻客观性相悖。客观性专业新闻的核心特征之一的观念不会改变,因此情感与理性二元对立仍将是主流思想,但实践证明,社会的急剧变动使情感介入新闻不可避免。
二、情感与深度报道的关系
深度报道呈现苦难,苦难背后往往潜藏情感。深度报道即使不直接表明态度,也始终暗含情感。深度报道是新闻业中特殊的存在,一度有人提出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最后的阵地”,它最能够展现媒体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绝不可能脱离情感存在。
情感与客观性的矛盾不是必然,经验丰富的英国记者David Loyn曾说,“客观性的路径并非不带情感的。它可以非常地情感化,需要情感的参与和人类的想象力。但这并不是关于我的情感,我的感受。观众或听众并不想知道我如何感受的,而是人们如何感受的。” 2
三、深度报道:情感为新闻服务
深度报道无法完全规避情感,新闻“情感”包括记者本人的情感体验、事件当事人、其他消息源的情感表达和唤起公众情感的新闻叙事方式。记者本人的情感体验一般被认为不能直接呈现在新闻报道中,因为它会损害报道的不偏不倚,但深度报道的叙事方式又常常蕴含着记者的情感3。既然深度报道实践无法避免情感参与,那就必须寻求恰当的表达方式。
(一)不偏不倚表达情感的途径
1、选题倾向
记者最早投注情感的行为是选题。媒体工作者在取舍前会预设受众对新闻的反应,换位思考的过程就是运用情感做选择的过程。“情感性的不偏不倚”并不是说媒体可以肆意释放情感,情感实践要遵从公共原则,不可有失偏颇,各方的情感都应该被尊重。选题可以有情感,但必须考虑偶有情感。选题过程媒体情感参与并不违背新闻客观性,但后续报道过程必须符合新闻客观性要求。
2、情感外包
记者本人的情感不应直接展现,但他们可以有新闻立场。例如聂树斌案的报道,新闻从业者的立场始终是“重新审查悬而未决的疑案”,而不是聂树斌一定无辜的伸冤论。根据新闻客观性的要求,新闻记者不能把自己的情感放入新闻叙事中。但如果是对消息来源的情感状态进行描写,则符合客观性的规范4。借用消息源表达情感是最典型的情感外包手法。
在聂树斌案的报道中,记者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情感外包。第一,图像往往比文字更有冲击力。聂母趴在坟头大哭、聂案宣判无罪聂父与姐姐嚎啕大哭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大哭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表达,承载情感的照片让受众心灵为之一颤。第二,借用消息源情绪。聂案深度报道相关文章数量庞大,《南方周末》发表报道与评论二十余篇,《新京报》高达五十余篇。记者通过相关人物和专家学者勾画人物形象,通过情绪来唤醒受众的情绪。第三,中心人物是情感投射对象。聂树斌案母亲是报道的中心人物,不懂法到对专业知识不甚了解背后的坚持和努力,易引发公众情感投射。
3、叙事策略
深度报道的情感劳动通常在幕后进行,叙事策略尤为重要。对比是常用的叙事策略之一。对比构建对立,对立关系冲撞情感的力量不容小觑。新京報《聂树斌的两个21年》构建结巴、老实、“一直没有问题”年轻人轻易被枪决和为无罪艰难抗争的对立;也有报道构建聂树斌和王书金人生经历的对立。对立让受众义愤填膺,蛰伏的情感被轻易唤出。
“非虚构写作”日益成为备受推崇的叙事策略。非虚构写作是新新闻主义的产物,“新新闻主义”盛行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指“利用感知和采访技巧获取对某一事件的内部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信息和提出老一套问题的手法。它还要求利用写小说的技巧,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写方面。”5非虚构写作在深度报道中越来越常见,例如《废物俱乐部》系列报道、白银杀人案报道、《少年杀母事件》等,都有浓厚的非虚构写作特色。受众主动投注情感到此类作品中,经历情绪跌宕起伏。面对非虚构写作,类似小说“虚构”的自我安慰不成立,受众被长久束缚在情感体验中,情感成为新闻力量。
(二)情感走近深度报道的合理性
Beckett和Deuze指出有三个因素驱动记者使用情感:首先是经济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情感有助于创造一种“卷入”新闻的体验;其次是技术的,情感有助于获得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延长他们的参与;第三是行为的,情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6新闻媒体加入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自力更生,情感在竞争中发挥力量。情感的吸引力在任何时代、环境都存在,情感共鸣带来更持久的人文关怀。新闻借助情感拉近与受众距离,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情感走近甚至走进新闻,能够增加深度报道的传播广度,延长深度报道的影响时间。情感很容易成为新闻记忆点,受众可能会忘记聂树斌案的细节,但会记得聂母十几年的坚持与付出;可能会忘记保姆纵火案的事发经过,但很难林生斌的悲痛欲绝由保姆一己私欲造成;可能会忘记永不抵达的列车具体死亡人数,但会记得女孩身上背负的亲情与未入耳的爱情。
行为有情感作支撑,就更容易被理解。《少年杀母事件》背后亲子关系缺失、寂寞无从排遣与长久的失望感成为杀死母亲的理由。情感为悲剧找到出口,虽然情感无法成为原谅张明明的理由,但受众从中汲取反思的力量。情感不仅没有妨碍新闻客观性,反而帮助社会公众客观理性看待事件。
四、结论
深度报道的情感有存在的必要性与价值,只要在不违背新闻客观性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情感外包和叙事策略表现情感,对深度报道而言有意且有利。情感的力量远比个体能想象的大得多,一旦情感泛滥,后果将不堪设想。深度报道作为一种严谨、高价值的新闻报道形态,决不能像哗众取宠的自媒体一般,为了流量与注意力不计后果,让情绪成为吞噬真相的猛兽,成为社会公众假意扬善的借口。
注释:
[1]陆扬.“情感转向”的理论资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01):30-38.
[2]Loyn,D. ( 2003) . Witnessing the Truth. Open Democracy,20 February. 转自 Wahl-Jorgensen,K. ( 2013) . The Strategic Ritual of Emotionality: A Case Study of Pulitzer Prize-winning Articles. Journalism. 14( 1) ,129 - 145.转自:袁光锋.情感何以亲近新闻业:情感与新闻客观性关系新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10):57-63+69.
[3]袁光锋.情感何以亲近新闻业:情感与新闻客观性关系新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10):57-63+69.
[4]白红义.“媒介化情感”的生成与表达:基于杭州保姆纵火事件报道的个案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47(05):139-149.
[5](美)邁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M],展江、殷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495、424
[6]Beckett C,Deuze M. On the role of emotion in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J]. Social Media + Society,July-September,2016: 1- 6,1-6,1-6.转引自:白红义.“媒介化情感”的生成与表达:基于杭州保姆纵火事件报道的个案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47(05):139-149.
作者简介:
杨罗丽(1995- ),女,汉族,浙江籍,硕士,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