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写作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0-06-27叶凤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0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写作能力作文教学

叶凤媛

【摘要】语文素养是语文基本素质的培养、积累和养成,是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语文素养的核心之一,语文能力亦称“外部言语能力”意为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写”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把语文知识归化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写作教学训练目标时,应凸显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所以,授课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融为一体。

【关键词】语文素养;写作能力;融为一体;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素养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文能力、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敏捷思维能力、深厚人文素养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能力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要注重语文素养的提升。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实践过程:

一、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基础中,提升语文素养

小学作文能力是由低阶的字成词、词语成句,句成段,再到高阶的段成文的创作过程。注重平时的词语、素材的积累和口语交际的表达,既打好作文基础,同时又提升了学生语文的基础素养。怎么培养学生在写作基础中,提升语文素养呢?

1.在阅读中积累

阅读是积累词语丰富素材的最佳途径。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朗读课文,掌握朗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不断地汲取文学营养,从而达到丰富词语与积累素材,储存于胸,到写作之时方可信手拈来。在阅读中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鉴赏作文的能力,在阅读中开拓学生视野的窗口。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他的所见所闻一定不多。如果打开门窗,到外面走一走,看看祖国的美好山河,体验一下人生常态,那见识就多了。写作也一样,需要借鉴别人的东西。借鉴的方法,就是多阅读。平时多阅读优秀作文,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借鉴别人的长处,启迪自己的智慧,提高自身写作的水平。

在教学中笔者结合班级的情况,建立了班级图书角。每个月由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陈列在图书角,并定时根据教学需要向学生推荐书籍,以此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在阅读中,同时要求学生把不认识的字、好词语、名句记录下来。笔者推荐的书籍中有中外名著,使学生在阅读中传承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人生观。如,让学生在阅读《三字经》中学会做人,在阅读《西游记》中感受作者的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祖国的繁荣发展使我们的嫦娥飞船实现了作者的飞天梦,蛟龙号实现了闯龙宫的梦想……因此,授课教师要适时对语文教材中的语文主题内容进行剖析和拓展。例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守株待兔》的过程中,向学生推荐寓言故事作品,如,《叶公好龙》《坐井观天》《狐假虎威》等,让学生在寓言的海洋里遨游,在寓言故事中辨别善恶。在教《骑鹅旅行记》《赤壁之战》《鲁滨逊漂流记》这几篇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原著《三国演义》《骑鹅旅行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古今中外的名著,让学生饱食书的精神大餐。古人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自然收集到好的词句,借鉴和积累写作知识、方法和经验,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自然养成了,在阅读中就积累写作所具备的基础。

2.在社会生活中积累

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搜索积累社会生活中素材是写作的资源。提倡个性化写作是创新改革的重要主题。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把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应用到写作中,并且在作文中要求加入自己的感受和看法,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从中得到的体悟。培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依据自己的爱好来写作,从而提高學生的写作欲望。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让学生多体验到绚丽多彩的生活中来。笔者会带领学生或以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深入到农村去感受劳动美;到社区去感受社会变革给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让学生采访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分享他们的思想感情,挖掘他们的人性美。课外布置学生开展专项调查访问,搜索身边的变化过程中的资料,让留守儿童利用假期去与外出工作的父母团聚,去感受父母工作环境,了解父母工作中的困难与分享父母劳动果实,增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懂得父母对家的奉献。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祖国繁荣发展,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开阔学生的视野,锤炼学生热爱祖国、感恩父母、好好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价值观的思想情感。

3.在口语表达上积累

口语交际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写作的基础是“说”,让学生去说的基础上去写,可见口语交际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条件。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和谐的口语交际情景与氛围。笔者常结合班级发生的一些事情作为命题,分正反两组进行辩论该事的对与错, 好与坏等等。如,在指导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中,列举身边事例运用口语交际训练“课间卫生谁来打扫,为何?”“作业中怎样合作?”“面对坏人我们怎么办?”“遇到倒地的老人扶还是不扶?”等口语情景来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印象特别深的一次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扮演销售员的身份,向你的顾客推销你最喜欢的一件学习用品。其中有一位学生向他的顾客推销了一支铅笔。笔者非常惊喜,毕竟高年级学生很少用铅笔,况且铅笔又非常普通。笔者问他是怎样做到的,他非常自豪地说:“首先我选择了作业马虎大王做顾客,拿出他的作业本,指出他的作业不整洁的原因,作业常出错,改正时用涂改液既不卫生,又不美观,而用改正纸时,就像在漂亮的衣服上贴烂布,有时还贴几块,恶心死了。如果你用了我的铅笔就大不一样,错了一擦,干干净净,改几次都能保证干净整洁,自然你也就不用常常挨老师的批评了。”顾客被说得心服口服,自然也就买了他的铅笔。你看小销售员能够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有条不紊地进行交际。通过长期的口语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技能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提升了。

二、在培養学生的写作能力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是作文的灵魂,只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1.利用语文教材抛砖引玉,挖掘教材的语文精神的示范作用

语文教材《课程标准》中指出:“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文内涵。例如,在教学《草原》课文时,我课前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草原的图片,通过配乐朗读和多媒体课件展播草原的宽阔无边,他们看着一望无垠的草原、弯弯曲曲的小河以及珍稀动物组成的奇异景观,感觉到自己犹如走进了美丽的草原之中。以此同时,笔者搜集了祖国大好河山的自然美景图片展现出来,让他们欣赏,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油然而生,从而激发学生的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用互联网搜集感人的正能量新闻素材,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与正确的审美观

《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提出: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达到这个目标,单纯地阅读教材里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阅读当地或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弘扬模范们的勤奋敬业,廉洁奉公、孝顺感恩的语文精神 ,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互联网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时时处处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我们应利用这一技术来拓宽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五一”劳动节让学生搜集劳动模范事迹,“学雷锋日”让学生搜集雷锋故事,搜集时事英雄。又如,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的先进材料,让学生了解南仁东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简称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被誉为“天眼之父”。FAST重大科学工程的顺利落成,实现了祖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的梦想。南仁东为科学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了精彩的科学人生,他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高尚情操,来激励学生,让学生从小树立爱国精神、科学精神的高尚情操。

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来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采取多种作文策略,带领学生进入到更为积极有效的学习境界中去,切实提升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方斐卿.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5).

[3]钟启泉,董陪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4]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8).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写作能力作文教学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