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场地有效开展小学足球教学策略初探

2020-06-27吴世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0期
关键词:小场地小学足球体育教学

吴世军

【摘要】当前很多小学校园操场空间较为狭小,学校方面片面地认为不适合开展足球教学活动。因此,需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小场地足球教学的有效开展研究。小场地足球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技战术水平获得提升,更有助于学生在足球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进行培养。开展小学校园小场地足球教学活动,可以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本文针对小学足球教学如何在小场地进行开展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研究方法措施。为促进小学阶段足球运动的开展,提升足球教学的水平,带来一定实践研究帮助。

【关键词】小学足球;小场地;体育教学

小学阶段的足球教学意义重大,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体质。另一个方面对于我国足球运动人才的培养有着基础保障作用,可以为国家足球运动培养更多的足球运动人才。因此,在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的努力和倡导下,很多小学的校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足球运动。但是足球运动多是在较大的场地进行开展,很多小学自身的操场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很多小学忽视了足球教学活动开展。针对这一情况,需要研究小场地如何开展小学足球教学,这对于我国小学足球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有实践意义和影响价值的。

一、小场地足球教学的必要性

小场地足球教学是在相对较小的场地内开展足球教学活动,特别适用于一些学校空间相对较小,不适宜开展大场地足球运动的情况。对于一些运动场地较为紧缺的学校,开展相应的小场地足球教学活动,一方面摆脱了当前足球对于场地过于依赖的特点,另一方面为小学足球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创新思路。

二、開展小场地足球教学的优势

(一)场地缩小,提升技术

小场地足球教学最为直接的外在体现就是场地的缩小。场地的缩小尺寸上并没有严格标准,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规划。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偏低,自身的力量相对较小,一些长距离的射门出现概率偏低。因此,缩小场地以后,学生会在较为狭小的场地内进行足球训练,符合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参与的学生触球机会还是提高,跑动的距离缩短,便于学生在足球比赛不用长距离奔跑就可以实现足球比赛。

(二)强调技战术、重视攻守转换

小场地的足球教学非常重视技战术,需要在技战术的教学上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场上的每个人之间的位置距离开始缩短,这就需要每个学生无论是足球训练还是足球比赛,要把技术提升当做首要前提,认真做好技术训练基础内容。在比赛中接触球的机会开始增多,避免了一些大场地,很多学生只是进行奔跑,很难获得足球机会的情况,在小场地中,学生往往跑动较短距离就会得到触球机会。加强足球运动的对抗性,比赛的攻防转换节奏提速,在短距离内就可以实现足球高效对抗,并在极高的频率下就可以实现整个的攻守转换,有助于学生自身的技战术水平强化。

(三)便于学生灵活参与

因为场地缩小,学生不需要较大的场地就能进行足球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灵活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在有限的场地内,学生就可以感受到足球运动的魅力,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双重保障作用。让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足球运动的时间增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开展。

(四)操场空间被充分利用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普遍认为足球的运动开展对于硬件设施的依赖较低,不像游泳运动需要具有优越的泳池、篮球运动需要有篮球架和篮球场等,只需要一个较大的场地,就可以实现足球运动的开展。可是当前很多小学自身的操场空间相对较小,有限的教学空间和开展足球运动需要较大场地的这一要求相违背。造成很多学校片面的认为,因为学校操场空间相对小,不适宜进行足球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一认知存在一定片面性。小学阶段的足球教育活动,更注重学生足球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是让学生可以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小场地的足球教学,可以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进行,避免了对操场的过多空间占用,也避免了因为场地过大,学生需要大力度射门以及频繁奔跑、难易触球的问题。

(五)提升学生球性及协调性

足球运动需要学生在自身的技术上进行强化,小场地的足球教学活动,是对学生的球性和身体协调性的双重提升。一方面,场地缩小,学生需要在脚下对球的处理上更为细致,有效地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追求实现高度的控制,锻炼了学生的球性。另一个方面,足球运动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场地的缩小,避免了大场地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对于跑动的要求,而是在身体协调性上进行提高,让技战术和防守、进攻的通过身体协调性得到发挥体现。

三、小学足球教学在小场地开展的方法措施

(一)鼓励多进行小规模对抗比赛

传统的大场地足球,需要在较大的范围内有较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攻守之间的频率较慢,往往一个进攻所需要的时间较长,频繁长距离跑动,难以得到触球足球机会,从而对足球运动产生了消极心理。学生片面认为足球和跑步类似。小场地的足球比赛,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安排3V3、5V5、7V7的小规模比赛对抗。一方面解决了大场地足球比赛过于长距离奔跑的问题。避免了往往组织一场足球比赛,需要较大的空置场地、也需要较多的人参与问题。实现了在较小的场地不需要较多人,就可以进行比赛。另一个方面学生之间的位置缩短,比赛中依赖身体协调性和球性的能力开始提高,把传统的足球教学从体能培养向着技战术和体能共同培养的方向,提升了学生对足球的趣味性。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多次触球机会,感受到了足球运动的独有魅力。

(二)重视研究小场地足球教学教案

小场地的足球教学需要准备专门的教学教案。针对小场地的足球运动开展特点,在教学教案上进行认真编写。也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向学生进行足球技能的讲解,通过游戏化的足球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拨球、踏球、后拉球、传球、铲球,一步一运球、勾球、传切球、左跨拨球、右跨拨球、射门等技术。并通过教师的具体动作示范,让学生对每一个具体技术动作要点进行领会并学习。在小场地内,学生就可以迅速地对这些技术动作进行一定的学习和实践体验,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足球水平。

(三)提高小场地的硬件整体质量

小场地的足球教学活动,虽然对场地的占用影响程度较少,但是需要在硬件设施标准上进行提高。学校需要进行小场地足球运动的资金投入,对场地的建设进行有效的研究。不能用简单的塑胶篮球场或者是水泥场地进行足球训练的开展。要细致规划出,场地面积虽小,但是硬件设施较为完备的场地。在四周拦网、足球草坪、球门设置、足球练习专用障碍等进行一定的教具设置。

(四)强化学生技战术方法培养

需要对学生的技术方法进行认真的培养。因为场地面积缩小,在具体的比赛中,每一个队伍的射门机会开始增加,射门的有效区域开始缩小。因此,进攻的一方需要攻到和对方球门位置较近的范围内进行射门。容易造成很多学生过于集中在一个区域内,身体容易发生碰撞、出现安全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技战术层面方面进行研究。强调战术运用的概念,提高队员之间的互相配合默契程度。学生在足球比赛中,就能得到良好的足球技战术能力培养,这对于我国小学阶段足球人才的培养有着直接重要价值和意义。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场地开展小学足球教学具有较多优势,特别适用于一些学校,场地空间相对较小,运动场地较为紧缺的学校。在开展小场地足球教学的优势上,具有场地缩小提升技术且强调技战术、重视攻守转换、便于学生灵活参与,操场空间被充分利用、提升学生求性及协调性这五个方面优势。在小学足球教学小场地开展的方法措施上,提出了:鼓励多进行小规模对抗比赛、重视研究小场地足球教学教案、提高小场地的硬件整体质量、强化学生技战术方法培养。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为小学足球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湛海波.校园足球背景驱动下小学娱乐足球运动推广模式研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9):161-163.

[2]王柯,黄学惠,刘其龙等.百色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9):91-93.

[3]王菁,邓智超,王兵等.望城区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运动精品,2019,38(4):15-16.

猜你喜欢

小场地小学足球体育教学
如何开展老城区小学在小场地的大课间活动
中学小场地体育活动开展模式研究
学校开展校园定向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小场地组织体育活动方法初探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足球课教学的研究
小学足球守门教学中可借鉴世界名宿应用的研究
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