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衔接问题探讨

2020-06-27孙小刚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9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城市规划

孙小刚

摘    要:众所周知,土地资源配置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且二者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为有效协调二者的关系,必然针对其展开深入分析与系统解读,以指导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供给理论,构成两个相得益彰的调和局面。本文对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衔接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衔接

1  引言

我国地大物博,有着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规划工作的逐步开展,科学有效地运用土地资源显得尤为关键。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可避免会受到土地规划的影响。

2  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内涵

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城市规划概念最新在传媒领域开始出现,并逐步延伸到城镇化建设中来。严格来说,目前学术界与实务界并没有就城市规划的概念作出统一定义,但基于目前建设的现状及研究文献的概括,对规划城市的基本概念内涵进行解读,进而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内涵进行阐述。

3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属于行政区域规划范畴,在城市规划中,要规划乡镇,确认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针,进而充分确保合理利用城市用地。在具体针对土地利用予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行政区范围内的所有土地予以统一规划,要点施行“三边四区”,确认土地规划方针,合理规划土地。从这一层面上而言,城市规划是土地使用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区分城市土地资源的功能分区是十分必要的。在土地用地规划过程中,需有效操控城市建造用地规划。

4  规划思路

土地规划的思路更加倾向于农业,其中包括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新增建设用地等指标,在实际实施当中对供给加以利用,实现对需求的制约和引导,并强调刚性控制。而相比于土地规划来说,城市规划则更加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在实际工作当中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社会、经济、人文、地理、历史、资源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城市规划当中,则需要以市場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实现对于城市发展的规模和目标的精确制定,而对于农业方面则鲜有涉及。所以对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进行比对,可以从中发现,土地规划具有明显的控制性,而城市规划则没有,为了能够切实提高城市的发展动力和空间,多数政府则会对城市规模进行扩大。

5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问题分析

5.1  规划侧重点有差异性

在我国,城市规划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起步较早,其目的在于恢复国民经济,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发展,使城市资源得到合理科学规划。但土地利用规划则起步较晚,大概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将土地作为重点和一项系统工程项目,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从两者之间的规划侧重点来看,存在明显差异,城市规划以各项建设及管理作为参考依据,然后制定统筹计划安排。土地利用规划则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目标,使人和环境、资源之间实现有效协调。

5.2  土地保护工作不到位

为制定出更科学有效的土地使用规划方案,就必须要优化规划,例如在项目建设中保护犁地资源,防止此类资源浪费。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城市实现平稳健康持续的发展。因此,在逐步开展城市规划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土地需求予以深入研究与解读,努力提升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在具体实施土地资源规划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存在不同的问题,例如城市人口的增加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产生影响。城市建设需要使用土地资源,而土地使用规划的方针是保护土地资源,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较大,影响了土地资源的保护。

6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效衔接应对措施分析

6.1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实现协调规划

为了促进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需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即基于土地开发利用过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效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确保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社会、经济、生态三者能够得到合理、协调发展,使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得到有效提升。此外,为了保证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性,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也需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提倡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

6.2  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及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

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过程中涉及城市建设用地,与土地利用规划过程涉及的农业用地存在矛盾性。所以,需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工作,合理分配城镇建设用地及农业用地,加强两者之间的平衡,保证可以使城镇经济发展得到有效满足,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城市规划期间,倘若土地资源有限,为了不侵占农田,需以合理、科学的规划方案为依据,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解决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结合其工作流程可知,加强城乡统筹规划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相关部门是相互独立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因此,需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有效合作,统一制定两个规划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城市规划工作处于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框架范围内,避免发生城市规划在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外的状况。保证城市规划满足土地利用规划原则及要求,促进两个规划工作的协调性及合理性。

6.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科学法律法规的束缚机制有利于土地规划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展。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完成土地利用规划,能够确保在规划系统下城市规划的顺畅施行。但现行法律法规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顺畅施行。因此,有必要加强土地管理法和城市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增强规划的权威性,为施行和具体操作提供依据,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束缚力和监督效果。

6.4  提高规划能力

随着我国党与政府对于土地资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现代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确保合理性和有效性,才能极大程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城市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所以基于这种需求下,则需要规划工作团队具备过硬的综合实力。现代土地开发工作需要以创新意识和理念作为基础,通过科学技术进行落实,所以在打造具有高水平的规划团队时,应当注重人才的综合实力,除却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当能够具备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在实际工作当中,不断对工作模式和方案进行优化完善,提高规划工作的可行性,所以有关单位可以在日常工作当中加入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为人才能力的提高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并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规划工作开展当中,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加强把控,综合考量土地本身性质、环境因素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内容,切实提高规划方案与土地之间的匹配性,并制定多个规划方案,从中进行实践后进行选择,提高规划工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7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城市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小城市的转型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在城市规划的理念下,现代城市的建设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落地于制度化建设,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现代城市的规划能不忘初衷、科学发展、动态优化、智慧治理,真正提升城市资源匹配与应用效能,最终更好的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浩然.浅析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J].中外企业家,2019(36):214.

[2] 王海君,夏斯雨.城镇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及应用[J],2019(33):77~80.

[3] 赵蕾.雨洪管理视角下寒地城市水系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4] 李红娟.基于紧凑城市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城市规划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在土地利用、能源与碳排放研究的应用
西咸新区国土资源“一张图”平台建设初探
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景颇族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特征探析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那些“搞城市规划的人”到底是谁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