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优化历史教学的几点做法
2020-06-27潘龙强
潘龙强
在历史教学中,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历史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挖掘其特有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重视课堂导入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课外历史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历史教学肩负着更沉重的历史重任,走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历史教学虽然在学校学科教学中往往会列为文科系列,但是使教育教学内容中的重要分支,是向学生传递历史文化知识,领进学生走向人类文明之门的特定学科。作为历史教师就要利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平台,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历史教学,要借助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历史学习方式,创新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充分整合,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让现代化的科技技术教育装备辅助历史教学,拓宽学生历史学习的途径,丰富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发展,以此来推进历史教学的改革进程,提高历史教学效益,大面积提高历史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改革历史教学,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重视课堂导入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合理巧妙的运用现代多媒体再现历史场景;创新课下巩固练习以及课后作业的设计内容和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外历史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1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这不仅应该反映在教育目标上,而且应该反映在教育过程上。过去传统的教育有效互动,积极沟通的很不够。要想改变传统教育的观念和方式,不想积极的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实,在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根本途径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结合历史事件进行具体的实践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教育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 重视课堂导入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做好如何事情的良好开端,课堂教学也是一样。课堂教学开始的导入是引导学生学习的第一步。这是引导学生学习高中历史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主要作用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快速的引导学生进入有效的学习环节。如何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是历史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种教育技能。
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导入的设计可以用有趣的故事,或者需要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游戏,或是运用多媒体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或者用学生喜欢的话题引入都是非常常用的,而且学生喜欢的形式。这些导入形式的设置要把握教材的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符合学生的特点。新课开始后,重要的是教师要熟悉学情,特别是对上课不愿发言说话的学生,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抓住机会给予必要指导,同样需要设置悬念点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 创设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学习是一种负担,严重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甚至导致学生对老师的反感和抵触。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唤醒我们以生为主,老师不仅是学习引导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思想解放了,思维开放了,手脑并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就好了。
4 合理巧妙的運用现代多媒体再现历史场景
在现代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高中历史教育不应局限于课本。教师需要利用电影、新媒体等其他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从课本中挖掘能用视频短片展示历史事件的内容展示给学生,有利于汲取历史知识,学习和理解历史教学内容。在多媒体展示视频片段的过程中,学生的所有感官都可以感受到历史教育的多样性和新颖性,他们接触来自于不同感官传达的形象生动信息很感兴趣,不仅印象深刻,而且便于记忆,更有助于情感的共鸣。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利用好现代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通过多媒体视频或微课小电影的形式再现历史场景,不仅还原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当时的场景,还可以有效地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思维与情感上的共鸣。
5 创新课下巩固练习以及课后作业的设计内容和形式
通过了解发现历史教师往往更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如问题的设置、导语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对课外的巩固练习以及作业的设计往往忽视。这样,课外的巩固练习以及课后作业,由于没有科学的研究,往往会导致家庭作业成为学生的课业负担,久而久之甚至会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此,历史教师在对课堂教学关注的同时,要重视课外的巩固练习的设计,一是在内容上精挑细选;二是形式上多种多样。在设计的时候强调创新性和开放性。例如,作业形式可以是多种形式,然后学生自选。如把今天学到的历史事件说给父母或朋友听;把今天学习历史的感受写下来;或者以所学的历史内容写一篇历史论文;或者在网上搜索相关的内容进行拓展学习,然后讲给自己的同学听,等等。
6 丰富学生的课外历史活动
把历史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历史素养是提高学生历史感的主要举措。历史课外活动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以及丰富学习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历史教师要结合历史课堂教育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各种历史课外活动。例如,组织收看历史影视剧;举办历史电影周;组织讲历史故事大赛;举办历史手抄小报的创作大赛;就近组织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址、古籍;组织开展历史知识抢答竞赛活动等。结合当地的历史遗址和历史人物开发历史校本课程,组织历史兴趣小组活动;结合历史纪念日组织开展历史知识讲座或召开历史纪念日大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来丰富历史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史明鉴的能力,满足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历史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重视课堂导入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合理巧妙的运用现代多媒体再现历史场景,有效地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思维与情感上的共鸣;要创新课下巩固练习以及课后作业的设计内容和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外历史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重庆市凤鸣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