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2020-06-27唐怡张旭霞
唐怡 张旭霞
【摘 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本研究通过实地走访观察以及深入访谈获得丰富详实的一手资料,并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梳理,确定内生动力和外部推力这两个核心范畴与8个围绕核心范畴的主范畴,分别为乡村振兴要求、村集体发展斗志、资源利用、人才资源、产业布局、社会资本、市场经营手段、政府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机制模型。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集体经济 动力机制 扎根理论
一、引言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也并非一蹴而就,在其发展背后必然蕴含着各种潜在的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同样存在着多种动力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机理,从而共同有机地构成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然而,部分学者发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目前正深陷困境。徐秀英(2018)以杭州市为例探索当前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经营性收入偏低、部分村集体收不抵支等困境。杨泽明(2019)指出,除了集体经济回本周期长,对投资者吸引力不足,社会资本进入意向不够以外,群众对于集体经济的认同感和关切度也不够,导致乡村人才特别是集体经济管理人才的匮乏。王耀清(2019)发现目前发展集体经济中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部分村之间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态势,缺少发展的整体合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不够,资源资产难以充分转化为集体经济效益。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总结,大多文献主要聚焦于内涵解析、经验总结以及成效肯定等方面,未进一步深入分析动力机制的形成逻辑。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可以牢牢抓住事物发展的共性,认识事物发展规律,以采取适当措施,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遏制其恶化,从而更好地为农村集体经济服务,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所采集的数据主要来自安吉县和萧山区的30个村,其中选取4村与该村村书记进行一对一访谈。本次参与访谈的镇政府领导(天子湖镇党委副书记)及村书记(五福村、高庄村、受荣村、群欢村)共6位,每次一对一访谈时间约为一个小时,总计获得5万余字的书面材料。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三、数据分析
本部分主要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顺着访谈思路对原始资料进行逐级编码,将大量复杂的文本材料进行不断缩编,并逐步归纳出各个范畴,进一步提炼出核心范畴来构建本研究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动力机制模型。
四、模型阐释
根据上述所挖掘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推力这两个核心范畴,确定了8个围绕核心范畴的主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动力机制模型。其中,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要求是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它推动村集体思考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在各行为主体促进作用下(政府给予各方面支持、工商企业投入资金、村集体发展斗志高昂),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引导产业布局,最终在优秀人才资源和市场经营手段的助力下集体经濟得以发展。
(一)内生动力层面。1.资源利用。资源是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从以下两条路径来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1)整合资金资源,破解资源不均的局面。在农村集体经济实际发展过程中,许多村都已经意识到单凭几个村的力量来发展是非常缓慢的,抱团发展才能整合资源优势与资金优势,将资源和资金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值。有资源的村以资源投资,没有资源的村则以资金直接投资,如此实现资源资金的整合,共同分享发展果实。否则,村集体的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最终集体经济也只是一盘散沙。(2)村集体掌握优势资源。村集体只有将优势资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才会得心应手,产业布局也能更为长远。否则,优势资源一旦落入个人手中,就容易出现贱卖资源的情况,村集体无法对集体经济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集体经济发展也无从谈起。2.村集体发展斗志。从内部需求来说,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村集体自身的发展斗志。村集体想要发展,不仅要摘掉贫困的“帽子”还要让全村都过上富裕日子。村集体调动村民发展热情,集全村之力去争取各个建设投资项目,大力宣传自身优势,使得中央以及外界能够认识并且寻找合适的项目投资机会。这样一来,村集体不仅宣传了自身,同时还给村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3.产业布局。村集体是否能依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村的实际情况来布局产业也将影响村集体经济的发展。(1)产业开发程度:一个村集体产业开发越早,周边配套设施越完善,投资者、开发商也就越容易被吸引,从而给村集体带来发展、增收的机会;反之,村集体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还没有配套的产业园区,社会资本进入的机会也就比较少。(2)产业规划眼光:村集体的产业规划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还应该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一个村的产业规划眼光放得越长远,产业规划越完善,在未来村集体能从产业中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多;反之,如果一个村集体发展只关注眼前利益,对资源的利用没有完整规划,对集体经济发展也不会有促进作用。4.市场经营手段。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要想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就要从“乡村建设”转变到“乡村经营”。村集体发展集体产业,将产业发展置于市场这个大环境下,并运用市场经营手段来管理产业,摆脱政府全权掌控的局面,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二)外部推力层面。1.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也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社会资本推动了农业农村资源与旅游、消费、文化等领域要素深度融合,激发了乡村休闲产业发展活力。同时,社会资本引导村民参与项目发展,共享项目发展的成果,从而依托社会效益的提升推动资本投资效益的增长,与村集体共同探讨互利共赢路径。2.政府支持。在环境层面,上级政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村集体的集体经济发展给予关注与支持来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1)领导支持:上级政府领导时刻关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快项目批示、实地走访调研等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2)政策支持:政府为尽快实现“乡村振兴”,从诸多方面都给村集体发展集体经济大开“绿灯”,上级政府甚至是中央政府下发的各种利于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如集体经营土地批准入市等政策)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银行资金支持:在“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农商银行提供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减小村集体的资金压力,为村集体提供金融支持,促进集体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4)绩效奖励:政府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村集体的发展情况与领导班子的绩效相挂钩,对于集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村给予适当的奖励支持,能够调动村集体的发展积极性,也有利于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3.人才资源。人才资源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劳动力、专业人才以及乡贤这三类人才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1)乡村劳动力:乡村产业的兴旺发展需要大量农村劳动力。同样,村集体产业开发比较成熟,提供的就业机会更多,村里的年轻劳动力也能够就近就业。(2)专业人才:目前某些村集体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专业人才来经营,同时专业研究团队入驻村庄,在技术上能有创新,在产业发展路径上也能提供更多新思路,从而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③乡贤:一部分在外发展的乡贤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等为家乡招商引资,大力宣传家乡的优势资源,吸引各地投资商前来寻找投资机会,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4.乡村振兴的要求。从外部需求来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始的。实施乡村振兴的原因还是消除农村与城市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政策更多的是牺牲农村来保障城市的利益。中央提出“乡村振兴”的要求,促使村集体将注意力集中到农村自身的发展上来,全方位思考实现农村增收的可行路径。
本研究先将之前预留的访谈记录重新编码整理,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检验之后可得知,模型中的范畴已经比较完善,对于已经归纳出主范畴均没有再发现新的重要范畴和内涵关系。由此可以判断,上述模型已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
五、结论
本研究着眼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抽样选取的村级干部进行一对一访谈,在对访谈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2个核心范畴(内生动力、外部推力),8个主范畴(乡村振兴要求、村集体发展斗志、政府支持、外部资本、市场经营手段、资源利用、人才资源、产业布局),剖析范畴之间的联结关系,并得出是从内生动力、外部推力这两个维度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综上所述,探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但还存在以下两点不足:①调研地区较单一:调研团队只选取了位于浙江地区的30个村开展调研,覆盖面不够广泛,影响调研的广度;②调研时间较短:调研团队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实地调研的时间不足,与村民的访谈时间相对较少,影响调研的深度。
【参考文献】
[1] 王耀清.深度贫困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临县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498.
[2] 徐秀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路径及对策建议——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财政科学,2018(03):145-152.
[3] 杨泽明.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究[J].智库时代,2019(28):43-44.
作者简介:唐怡(1996—),女,汉族,浙江金华人,硕士,单位: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企业;张旭霞(1996-),女,汉族,浙江湖州人,硕士,单位: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