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

2020-06-27许文萍

求知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提问初中化学有效性

摘 要: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开设化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化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对于学生而言,有很大的学习难度。作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启蒙者,化学教师需要寻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这一切都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一直是教师教书育人最主要的舞台和载体,因此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素质教育中,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课堂提问,所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实现化学素养教育的第一步。教师要想课堂提问更有效,就应提出有效的问题并且优化提问方式。基于此,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提问;有效性;体会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5-624X(2020)06-0051-02

引 言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与学生架起沟通桥梁的快捷方式。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更快地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对课程本身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1]。

一、化学课堂上提问的作用

有价值的提问不仅是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的催化剂,还能对学生有所启迪,长此以往,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我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聚焦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的第一步,教师要想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除了提醒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长久之道。好奇是人类进步的最大推动力,人大多都具有探究未知与新鲜事物的渴望心理,初中生也不例外,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奥妙,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好奇心,并主动探索化学知识。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还能促进学生了解与思考化学知识。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可以更快地进入课堂,这时教师再提出围绕课堂设计的问题,给学生指出具体的思考方向,实现教学目标无疑将事半功倍[2]。

2.启迪学生智慧,授之以渔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扮演学生引路人的角色,然而求知的路是没有尽头的,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如何找到路,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这条路上走得更远[3]。这种找路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课堂提问能让学生自己找到方向,了解自己的思维活动,总结经验,进而养成属于自己的思维习惯,这对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颇为有益。

二、提出有效问题的方法

1.运用科学的语言提出问题

学生在初次接触化学时,往往对一些基本的化学符号与专有名词缺乏整体认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对专业学科语言的使用,这也是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的一种方式。不仅如此,化学作为自然学科,理论体系带有很强的严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必须斟酌用词,避免学生对问题产生误解。教师如果不注意化学用词的使用,会使学生不能充分理解问题,从而让提问失去价值[4]。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就需要教师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并根据日常的观察划分学生的认知层次,然后根据学生的层次准备问题[5]。具体而言,教师可从三个角度出发:一是从内容出发,不同层次的问题要设计不同的着重点,分别是基础、进步、提升;二是从形式出发可分为小组回答和个人回答;三是从目标出发,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阶段划分,如知识点的切入、知识点的学习和知识点的巩固。在这三个角度中,教师应先确认形式,然后确定目标,最后根据内容分类进行提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思维不清晰和知识掌握不全面的问题。

3.针对实际情况提出问题

教师在日常备课过程中,在根据教学经验优先考虑、准备问题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做到实际目标与提出问题的一致性[6]。例如,在安排问题的顺序上,实际教学进度往往会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课堂进度超出预期,这时,教师如果还是按照准备问题的层次顺序来提问,就会使学生丧失好奇心,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问的基本模式

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千千万万,问题是人在思考时产生的。因此,教师着手研究问题首先要将其分类,这样可以减少研究量和确认着手点。从课堂主体来看,无非教师和学生,从现代素质教育互动性课堂出发,两种主体可以实现三种互动,即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这三种也是在实际教学中最容易实行的模式[7]。

1.教师对学生

从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课堂上最多的互动便是教师对学生发起的互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保持课堂秩序,完成教学进度。但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单一的互动方式无法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

2.学生对教师

学生也会在课下自学继而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大胆提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同时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学生对学生

学生对学生的提问模式类似现有教学模式中的组内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不同于组内学习模式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学生对学生的提问完全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做到了问题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解决,最后又会很好地反馈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无论提出多少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一对多的思想碰撞,而学生对学生的提问则很好地实现了思维的交汇,多个思维之间的融合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8]。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和掌握课程进度,教师在对学生放手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点拨,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四、课堂提问的形式与策略

教师在提问时要时刻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问题。例如,在教学“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课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中的关键词。为此,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我们所讲的物体与物品的概念和物质是一回事吗?物质的性质指什么?为什么物质会产生变化?物质具体又会产生哪些变化?物质产生变化后我们如何辨别它与原来的区别?从点到面,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有关物质变化的问题,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其结合自身实际和课本知识理解延展性的问题。

1.结合生活解决问题

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化学是为了解决问题、解释现象,因此与生活联系密切。例如,在教学“溶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问题让学生说出在平时生活中见到的溶液,之后根据学生列举的“溶液”找到学生对溶液概念的错误认知,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正确地理解溶液概念。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

2.启发性地进行提问

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人的好奇产生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列举两个化学中相互矛盾的现象,让学生产生疑惑,使学生的思维不再拘泥于一种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加深学生对两个知识点的记忆,在反复思考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刻。帮助学生学习是教师的责任,帮助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是对教师的要求。知识点是固定的,但是思维与自然是变化的,教师不能让学生以知识点的不变应对现实中的万变,而是要培养学生开阔的思维与眼界,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

结 语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不是借此为难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只依靠课后备课和教学经验是不够的,应在平时多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经验提出问题,如此才能发挥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高俊明.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表征及应用研究[D].長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王相宜.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水平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肖洪菊.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化学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伊宁:伊犁师范学院,2017.

杨建红.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有效提问”的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03):202.

邱辉常.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228+230.

孙赟.乐学始于善诱——对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究[J].辽宁教育,2018(17):15-17.

高俊明.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表征及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王付花.关于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讨[J].学周刊,2018(03):89-90.

作者简介:许文萍(1984.12—),女,安徽亳州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提问初中化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