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体验·探究·践行
2020-06-27沈卫娟
摘 要:因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老师长时间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难以充分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不利于初中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通过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主题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主题历史活动、体验历史氛围、探究历史知识和践行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真正达到打造高效初中历史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主体探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型教育模式也被逐步运用到了各学科教学之中,如主题教学便是其中之一。所谓的主题探究教学,即教学过程主要围绕某一主题所展开探究的教学模式。基于主题教学过程通常是围绕某一鲜明主题,采取针对性探究,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知识点,为初中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要想切实促进学生培养三维目标的顺利达成,则主体教学于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除了需基于教师的悉心讲授与指导外。若学生还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则势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就我国的教学结构而言,每一堂课的教学时间为45分钟,故为保证教学的全面性,则需将主题活动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而要切实达成以上目标,关键则是要确保主题切入口的小且精。
如针对“灿烂宋元文化”的教学过程,该章节最主要的主体便是讲解古代的“活字印刷术”。对此,教师亦可基于此教学重点来设计主题活动,而该活动则以“模拟古代活字印刷術”为主要内容,具体的活动过程则是利用学生身边容易搜集的材料来进行篆刻,诸如橡皮泥、木块、萝卜、肥皂等。待篆刻完成后将之便沾上墨汁并在白纸上印下篆刻的内容。当然,篆刻的内容,教师亦可作出一定的要求。诸如将班级学生以4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组,继而要求4人篆刻的印章需组成一个成语。如此一来,学生势必将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且当其完成制作后,其对古代印刷的感受亦将更加直观,继而可在帮助学生理解初中历史的相关知识同时深化学生记忆。
再入,在进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又可设置主体活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微型展”,而此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则是要求学生分别针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阶段设计三个展厅,每一个展厅中均陈列能可代表阶段发展的工业新产品,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从中了解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表征、表现及原因,且因过程需学生自主搜集大量资料并在后续进行介绍,故其综合素质与能力均将得到有效发展。
二、 强化学生深入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一)整体感知
要想确保主题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则必然要基于对教材内容深入研读的基础,以此方能让个单元的主体思想与核心内容变得更加明确,以此确保教学方案的具体设计能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契合。就以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为例。针对该课程的整体感知,教师需务必对以下几方面工作给予足够重视;一是通过浏览本单元目录来对其主题及内容予以明确;其次是要针对不同段落设置适合的导语,以此方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提供有效帮助,继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能变得更加深入。在此则是要基于“导语”来进行简单的讲解,若部分内容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多媒体影像资料,则教师亦当尽可能将之引进课堂,以此不仅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直观,且能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则是为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则教师可实现围绕相关主题设置诸多问题,而问题则由学生通过自主搜集学习资料来进行解答。如此一来,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势必将变得极具针对性,进而可确保理想的学习效力。
(二)分步学习体验
基于整体的认知,教师再将之细化到各单元的学习之中,将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系统且具体。当然,学习的自主学生过程亦不用遵守教材内容次序,而是能基于自身的认知规律,并以重组、补充、适量引入的方式来获取相关知识,以此达到破解学习重难点的目的。
如在进行“北方民族交融”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将北纬孝文帝的政治主张作为突破口,并提出乡音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对民族融合政策的理解,诸如“为何要促进民族融合”、“孝文帝在促进民族融合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民族融合有何意义”等。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历史的理解势必将更加全面且深刻。
(三)总体感悟体验
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总体感悟也便是其对单位学习主体的反思。至于反思的目的则是要增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样以“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为例,在经历了上述步骤后,将能帮助学生清除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至此,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自查或以小组互查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查漏补缺,这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受与积累亦将更加深入。
三、 引导学生探究,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创新的目的当是提高教学效果及效率。因此,针对主题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方法于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教师亦当设法确保主体教学法应用优势的充分发挥。而基于主题教学法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凸显教学的重难点,以此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具针对性。对此,为充分彰显主体教学法的优势特征,并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意识,则具体教学过程教师除了要积极致力于良好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外,尚需对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主题的设置给予高度关注,以此方能设计出与教材内容相贴合的探究性活动,继而且还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亦是的良好成长。
如在进行“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设置探究活动,即要求学生探讨从“三国鼎立”至“西晋统一”这段时间的民族“分立”及“交融”特色。紧接着,教师可再组织学生通过科技、文化的传播,以领先的技术、精彩纷呈的艺术成就来融合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小主题,深化对本节主题的认识。
又如,针对“秦朝疆域图”的相关内容教学,虽教材中提及秦王扫并六合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但教材中并未明确给出秦朝疆域东西南北的具体所在。对此,教师便可鼓励学生基于现有知识并采取各种手段来获取资料,继而以手绘的方式来画出秦朝疆域图。基于实践体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且能增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全面认知。不仅如此,亦主题教学法还能贯穿我国古代知识,故能促使初中历史原本的“课本教学”逐步往“学生文本”方向转变。如基于对部分历史现象的分析去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故,之后再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找寻来加深对历史的整体认知,掌握如此历史学习方法,将能确保理想的学习成效。如在开展以“繁荣与开放时代”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时,教师版可要求学生分别站在“繁荣”和“开发”的角度去阐述隋唐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由此促使他们深入了解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并逐步获知该时期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理解。
四、 践行历史知识,提升历史教学水平
主题教学法的合理运用需在确立学习主题后需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主题讨论。而就以往的历史教学而言,教师通常是以集体教学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雖此教学方式能可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继而也将不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而主题教学又不局限于集体教学这一单一的教学形式,故为确保预期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则有关主题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教师更应充分彰显学生于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继而积极将主题教学于其他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联系到一起,如合作学习等。以此将能在促进学生交流同时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效。
再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这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向学生播放熟悉的《三国演义》,让学生通过《三国演义》去了解诸葛亮、曹操等人物与书中所描写的不同之处。其中,老师可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问题,如:“历史上草船借箭真的是诸葛亮吗?曹操在历史上真的很奸诈吗?诸葛亮真的把周瑜气死了吗?”通过创设具有探究性的教学问题,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性欲望,并引导学生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去了解答案。这样不但能够充分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对真实的历史事件所形成的错误认知得到纠正,逐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史料实证精神,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历史核心素养。
总之,学习历史绝非单一的背诵或记忆,而是要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整理与学习来促使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现象,以此方能为学生各方面能力及素质的健康形成提供保障。因此,主题教学于初中历史课堂的合理运用,因能对传统学科本身的教学观念予以颠覆,故能在增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此,教师亦当对主题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设置学生认知规律相契合的活动主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此方能促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继而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俊祥.新课标下中学历史多媒饰教学中的主体探究[J].科教文汇,2008(19):148.
[2]王兰兰,谭奇明.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教改主体探究[J].武夷学院学报,2000(4):38-41.
[3]滕萍萍.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18).
[4]崔光林.课程改革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究[J].华夏教师,2016(5):69.
[5]喻照安,覃剑.对话关键点通透七十年——初中历史“新中国外交”主题教学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23).
[6]余秋萍,杜玲.基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20).
[7]刘廷义.初中历史微课的开发与运用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
[8]胥生翠.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历史复习中的作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
[9]李琴.在初中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
[10]周乃福.微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2).
作者简介:
沈卫娟,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南通启东市开发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