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阅读”背景下农村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2020-06-27顾靖楠

考试周刊 2020年41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初中生

摘 要:农村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其数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泰州市教育局实施“大阅读”活动的背景下,通过拓宽数学阅读实施途径,基于“问题连续体”理论设置问题,基于“学习循环圈”理论设计数学阅读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大阅读;初中生;数学阅读

2015年2月泰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在全市学校开展“泰州教育大阅读”活动的意见》,根据“大阅读”活动的实施意见,“大阅读”活动既重视语文、英语学科的阅读,也重视数学、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等学科的阅读,更重视学科间的互融互通,它是以“师生家长同参与,学科门类全覆盖”为切入点,引领广大师生及家长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阅读文化的魅力,提高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让泰州的学生学得好、考得好,将来发展得更好,对社会贡献大。

基于“大阅读”活动的实施意见,反思日常数学教学情况,发现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很多问题都与数学阅读有关,例如:学生审题不清,学生不能很好地组织数学语言,学生不能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学生不能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联系,学生的类比能力、举一反三能力不强等,另外,教师的阅读能力以及对数学阅读的重视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以“大阅读”活动为契机,对农村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

一、 “大阅读”背景下数学阅读的内涵

阅读是我们通过书面材料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阅读可以界定为:将书面材料,通过视觉将信息传输到大脑,大脑再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获得书面材料的信息,从而使阅读者获取信息,获得知识,获取经验等。

数学阅读有类似于一般阅读的地方,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之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但数学的符号化、逻辑性、严谨性、抽象性决定了数学阅读的方式不同于一般阅读,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如数学阅读由于学科特点,它离不开计算、画图、演算、推理。因此数学阅读的概念往往是借助阅读的概念,在结合数学阅读和数学语言自身的特点而定的。笔者认为数学阅读可界定为:学习者在从数学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的同时,不断进行假设、推理、演算、证明,从而获取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并将其纳入自我认知体系的过程。它是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

基于“大阅读”活动内涵,“大阅读”背景下的数学阅读就是要将数学阅读与提升师生数学文化素养相结合、与数学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与数学课堂教學相结合、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进而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数学阅读意识及能力。另外“大阅读”活动还推荐了一些书目供阅读者参考,如在初中数学阅读方面有《趣味科普读本·初中数学》《数学故事系列》《提高判断力的101个数学游戏》《帮你学数学》等,为广大师生开展数学课内外阅读提供了蓝本。因此“大阅读”背景为数学阅读提供了氛围,指明了方向,为学生增强数学阅读意识,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 “大阅读”背景下农村初中生数学阅读的实施途径

由于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农村初中生相比城区初中生,所接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作为农村初中学校以及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大阅读”活动来强化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基于数学教材,组织课内数学阅读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教材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读本。数学教材中除了有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需要掌握的知识,还提供了很多和相关数学知识有关联的数学阅读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背后所蕴藏的数学文化。

将预习纳入学生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置预习案方式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开展对教材内容的阅读。预习案可以包括阅读目标、阅读发现、阅读反思以及阅读运用等几个方面。课堂中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预习案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关注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重视对教材中涉及的阅读材料的使用。教材中涉及的阅读材料既区别于正文的内容,又与正文的内容紧密联系,数学教师应该将阅读材料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再创造、再组织,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4.3实数》这一节,教材就提供了一段具有非常价值的阅读材料《证明2是无理数》的阅读材料。这篇阅读材料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对于“2是无理数”建立一个粗浅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再次感受反证法的思想。

(二)基于数学课外读本,组织数学专题阅读

“大阅读”活动推荐了一些书目供阅读者参考,如在初中数学阅读方面有《初中数学趣味读本》《趣味科普读本·初中数学》《数学故事系列》《提高判断力的101个数学游戏》《帮你学数学》等,为广大师生开展数学课内外阅读提供了蓝本。数学课外读本为数学阅读提供了除教材以外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外读本组织开展数学专题阅读。如《初中数学趣味读本》这本书,它有对数学教材知识的背景挖掘与后续拓展,有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探究与补充,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强化,有数学知识、方法在现实中的运用与反映等等。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它,开设专门的数学阅读课,开展数学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师领读、合作交流、阅读后反思等学会阅读数学材料。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数学课外读本进行阅读,指导他们写读后感、召开数学阅读读书会等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三)基于数学阅读习题,组织针对性的训练

数学阅读习题是当前各地中考热点题目。这类习题一般要求学生对所给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理解,获得阅读材料的核心知识和方法,并利用它们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迁移能力、应用能力,但前提是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阅读掌握和理解阅读材料中所给的信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此类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 提升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针对阅读材料合理设计问题

数学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探究式学习,而探究式学习最显著的特征是以问题为核心开展学习。对于数学阅读,能够基于问题开展,对提升农村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为此,笔者以美国教育家梅克教授创建的“问题连续体”理论就数学阅读材料设计合理的问题。

“问题连续”是指根据问题解决的情境,设计封闭性、次封闭性、半开放性、开放性、全开放性等五种问题类型。“问题连续”所包含的五种问题类型能体现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事实水平、概念水平、概括化水平、理论水平等四种水平层次。“问题连续体”具有框架性、连续性、层次性等特征,它可以促进阅读教学目标由单一走向三维,促进阅读教学内容从书本走向生活、促进阅读教学过程从浅层走向深层。

“问题连续体”理论运用于数学阅读最重要的是针对数学阅读材料设计不同水平层次的问题,每一层次教学目标定位是什么?教学价值是什么?教学原则是什么?提问方式是什么?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可以将数学阅读设计的每一个问题循序渐进的设置以下水平的问题:事实水平、概括水平、理论水平、应用水平和创造水平。事实水平是基于数学事实而设计问题,如对于黄金分割的阅读材料,黄金分割比约为0.618,这就是一个事实性的知识,提问“黄金分割比是多少”即为事实水平的问题,它的教学目标定位即为了解事实,通过自主阅读即可初步建立感性认识,提问方式为“是什么”等。概括水平是对数学阅读材料中所涉及数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相似或是同类型数学知识进行归类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提问方式可以是“异同点是什么”等。理论水平是以發现规律为目标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将各类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抽象能力,提问方式可以是“为什么”等。应用水平是以迁移应用知识为主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达到培养应用能力的目的,提问方式可以是“怎样”等。创造水平是以创新应用为主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知识创新应用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问方式可以是“如果”等。

(二)合理构建数学阅读课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单纯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双向的作用来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数学阅读应该是基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通过顺应或同化,主动对新数学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数学的心理发展规律,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在数学阅读教学中,可以以“学习循环圈”理论为基础,确定教学模式。“学习循环圈”理论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博士伯尼斯麦卡锡在《自然学习设计》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核心是:任何学习都是由“为什么(Why)—是什么(What)—应怎样(How)—该是否(If)”组成的循环圈,依次对应着“把握学习价值(meaning)—透彻掌握概念(concepts)—积极操练技能(skills)—灵活自如运用(adaptation)”四种教学功能。将“学习循环圈”理论引入初中数学阅读教学,可以使数学阅读教学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更有助于实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课程总目标的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循环圈就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全过程,即从兴趣和新旧联系出发到基本技能的形成,从技能的操练到灵活运用的过程,完全符合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本质。它对提高数学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农村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实践意义。

“大阅读”为提高农村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我们只有不断拓宽数学阅读实施途径,以问题为核心,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的下才能更好地帮助农村初中生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

顾靖楠,江苏省靖江市,靖江市敦义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代数学习探究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山有路“读”为径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